质谱学报中国科学院主办刊物
期刊级别:核心期刊
期刊周期:双月刊
国内统一刊号:11-2979/TH
国际标准刊号: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北京科学仪器研制中心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质谱学报》简介
《质谱学报》Journal of Chinese Mass Spectrometry Society(双月刊)于1980年9月出版了我国第一个质谱学期刊《质谱》,为中国质谱学会的成立准备了必要的条件。她作为中国质谱学会的学术性刊物,进行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学术交流,为促进我国质谱学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自创刊以来,在中国科协、中国物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和主办单位北京中科科仪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原为“中科院科学仪器厂”)的关怀下,在理事会的直接领导下,得到了全国广大质谱学工作者的大力支持,以及编委会和编辑部努力工作,同心协力,本刊经《质谱》—《质谱学杂志》—《质谱学报》,不断健康成长。《质谱学报》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北京科学仪器研制中心,国内统一刊号:11-2979/TH,国际标准刊号:1004-2997,邮发代号:82-349
《质谱学报》随质谱学会的改选几经更换办刊地点,伴随着学会的发展壮大而成长。现在《质谱学报》是经国家科委批准,中国质谱学会、北京中科科仪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共同主办,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承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中国科学院《核心期刊》之一。发展至今,共出版了26卷。稿源逐年增加,文章和编排水平不断提高。在经费困难、人力不足的情况下,学报工作人员尽心尽力,坚持办好刊物,为广大会员及质谱界同行提供了学术交流园地。刊登物理、化学、生物化学、材料学、核科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等基础学科中质谱法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及其在各领域的应用研究成果,同时介绍质谱学及其相关技术在上述前沿课题研究中的最新进展。反映质谱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石油、地质、药物、化工、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原子能、同位素分析、环境监测、食品质控、材料分析、公安司法、军事部门等国民经济多领域的研究成果。
《质谱学报》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文摘杂志、化学文摘(网络版)、皇家化学学会系统列文摘收录
《质谱学报》影响因子:
截止2014年万方:影响因子:0.738;总被引频次:587
截止2014年知网:复合影响因子:0.861;综合影响因子:0.598
《质谱学报》栏目设置
研究报告、研究简报、综述、讲座、技术交流、新仪器新产品介绍、实用信息等。
《质谱学报》投稿须知
1、文稿务求论点明确,文字简练,数据可靠。
2、文题简明(20个汉字以内);中英文摘要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城市名、省名和邮政编码,并写成叙述性文摘(含有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关键词为3~5个。
3、文稿应采用阿拉伯数字进行分级编号,最多可用4级。引言不编号,也不写“引言”字样。
4、基金项目名称及项目编号、作者简介(第1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省略)、籍贯、职称、学位、从事专业)需在首页以页下注形式写明。
5、文稿中外文字母、符号须分清大、小写;上下角的字母、数码和符号等位置的高低应区别明显;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符号在第1次出现时用铅笔注明文种。
6、文稿中的数据不能同时以表和图表述,只能选择其一;采用法定计量单位,物理量用法定量符号表示;在图和表中用量与单位的比值表示数值,即量与单位之间用除号“/”相隔,如t/min;正文中插图下要写明中英文图号、图题和图注。
7、参考文献须按《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著录。请将参考文献原文的电子版以压缩文件的格式作为附件在投稿的同时上传。
2016 年《质谱学报》05期投稿论文目录:
5,6,7,4′-四羟基黄酮和5,6,7,4′-四甲氧基黄酮高分辨电喷雾串联质谱裂解规律对比研究 王燕;李晓波;李俊杰;熊海燕;彭崇胜;
高分辨质谱直接分析食用油中脂肪酸甘油酯 罗志刚;何菁菁;贺玖明;白进发;再帕尔·阿不力孜;
人唾液蛋白质组的纳升液相色谱-高分辨串联质谱鉴定及高丰度蛋白质分析 石锴;孔祥怡;杜建时;徐金玲;李水明;王勇;赵晴;
高分辨二次离子质谱超高真空样品台的研制 杨之青;刘敦一;房建国;S.W.Clement;单勤;
烟气苦味成分的感官导向鉴定和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分析 王丁众;张启东;刘俊辉;柴国璧;张文娟;霍现宽;孙世豪;宗永立;张建勋;朱琦;孙姝军;
UHPLC/LTQ Orbitrap MS法解析一种未知西地那非衍生物 周建良;周哲;陈碧莲;马临科
收录论文:高分辨质谱直接分析食用油中脂肪酸甘油酯
【摘要】:食用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的含量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针对其建立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可直接分析食用油中脂肪酸甘油酯的方法,采用大气压化学电离-高分辨质谱技术(APCI-HRMS)对食用油中脂肪酸甘油三酯及脂肪酸甘油二酯分子直接进样分析,在指纹区高分辨质谱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分解系数和平均不饱和度(DBE)对不同油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食用油与餐厨回收油及动物油具有明显差别,当分解系数大于10时,或DBE小于3时,可判断样品为餐厨回收油或动物油,利用这两个特征参数可成功地区分食用油与餐厨回收油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