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文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学术期刊>>金融理论与实践杂志金融师投稿地址

金融理论与实践杂志金融师投稿地址

金融理论与实践杂志金融师投稿地址

期刊级别:核心期刊

期刊周期:月刊

国内统一刊号:41-1078/F

国际标准刊号: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河南省金融学会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

  《金融理论与实践》简介

  《金融理论与实践》曾用刊名:(河南金融研究),1979年创刊,是专业性学术期刊,本刊立足金融,面向社会,融各类金融理论与实务为一体。该刊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其紧紧扣住金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宗旨办刊,从而在全国金融理论与金融业务领域里具有重大影响,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有较高的学术地位、文化品位和专业水准;并有准确的市场定位,读者反映良好,市场占有量不断扩大,发行量居全国同类金融期刊前列。《金融理论与实践》主管单位: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主办单位: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河南省金融学会,国内统一刊号:41-1078/F,国际标准刊号:1003-4625

  期刊性质:省一级的金融综合期刊,力求涵盖金融研究领域里的重大课题,反映金融科学的研究前沿和研究热点,探讨金融运行中的实际问题,为金融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办刊宗旨:探索金融理论,服务金融改革,拓展金融业务,反映金融运行,展示金融成果,培养金融人才。

  读者对象:金融理论工作者和实务工作者,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租赁、典当、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管理者、职工,经济金融研究部门的科研人员,财经类大专院校的师生,政府有关部门管理人员,企事业单位财会人员等。

  特色:坚持金融理论与金融实践的紧密结合,既突出理论研究、注重学术价值,又重视实践探索、关注业务拓展,适应金融改革的发展形势。

  《金融理论与实践》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收录

  《金融理论与实践》影响因子:

  截止2014年万方:影响因子:0.688;总被引频次:1333

  截止2014年知网:复合影响因子:0.983;综合影响因子:0.410

  《金融理论与实践》栏目设置

  理论探索、金融改革、金融观察、行长论坛、问题探讨、农村金融、保险世界、证券之窗、调查报告、参考与借鉴等,非常设栏目有专论、特稿、政策性金融、国际金融、金融与法、银行与企业、金融述评等。

  《金融理论与实践》投稿须知

  一、欢迎短稿。来稿最好不超过6000字,重要的文章不超过8000字。在稿件质量相当的情况下,篇幅短的文稿优先采用。

  二、凡字数在3000字以上的来稿文后要附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一般格式:[阿拉伯数字序号] 作者姓名、文章标题[文献类型标识]、出版社、出版年月日。根据GB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其中专著[M]要注明出版社所在地;报纸文章[N]要注明参考文章在第几版;期刊[J]要注明参考文章所在起止页码。例如:

  [1]作者.文章标题[N].金融日报,1997-12-13(5).

  [2]作者1,作者2.文章标题[M].北京:经济出版社,1993.

  [3]作者1,作者2.文章标题[J].财经研究,1996,(4):22-27.

  三、来稿请附一个200字以内的中文摘要;写好关键词;同一稿件,无论几位作者,均要写出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单位、职务、职称、最高学历、主要著述及研究专长或方向。

  四、来稿请附中英文文章题目、作者姓名、文章摘要及关键词。

  五、来稿请写清作者的详细地址、工作单位名称、邮编、联系电话号码,以便必要时迅速取得联系。

  六、凡投寄本刊的稿件,请勿同时投寄其他报刊;来稿请注明"专投"字样。作者投寄本刊稿件两个月内未收到采用通知,请再另投他刊。

  七、由于经费和人力所限,凡投寄本刊稿件,不论刊用与否,本刊概不退稿,务请自留底稿。

  八、来稿一律寄编辑部收,不要寄给个人,以免丢失。

  九、书评来稿务请随稿附寄所评著作一本。

  2016 年06期《金融理论与实践》杂志投稿论文:

  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地区间比较研究——基于DEA与Logit模型的分析 …………………………………………陈洪斌;

  我国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机制——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 杨洋;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证券化障碍与解决途径 ……………………………………乌拉尔?沙尔赛开;苏志强;

  “汇改”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的非线性机制——基于平滑转移自回归模型的实证研究…………………………………… 王正新;陈雁南;

  基于最优资本监管模型的中国影子银行监管分析…………………………………… 张微微;

  影响中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因素的实证研究 ……………………………………周毓萍;杨开凤;

  影子银行规模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王阳;钱晓英;

  中国P2P网络借贷中的制度信任研究…………………………………… 高霂晗;王大洲;

  小微企业两种信贷定价模式比较研究:引入信用系数β的博弈分析…………………………………… 王坤;王京安;

  对存款准备金平均法考核意义及存在问题的思考 ……………………………………张姊媛;

  基于Klette模型的我国商业银行垄断性分析…………………………………… 姜德波;颜秉政;

  多地资本市场对企业海外社会责任事件的反应研究——基于中铝秘鲁特罗莫克铜矿环境事件的研究…………………………………… 王昶;敬章洲;

  商业银行参与PPP项目融资法律风险防控研究 ……………………………………侍苏盼;

  大股东掠夺还是债权人治理?——基于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视角…………………………………… 池睿;陈震;

  询价下机构投资者行为对IPO超募影响研究 ……………………………………张小成;关晓林;黄少安;

  风格投资与收益协同性能够预测股票收益吗?——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 黄顺武;管鹏飞;

  林农保险支付意愿的实证分析及补贴水平研究——基于山东省的调查分析 ……………………………………赵新华;徐永青;

  发表论文:影子银行规模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摘要】: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创新型的金融产品不断涌现,影子银行相关问题成为学者们关注研究的焦点。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影子银行也不例外。一方面其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信贷路径,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监督故而造成其附带的风险比较大,成为影响正统银行的不稳定因素。那么,应该如何定位并引导影子银行的发展成为文章论述的重点。通过搜集整理1992—2013年有关数据,构建了VEC模型,探讨了影子银行规模对银行稳定性的动态影响,同时根据实证结果,针对我国具体国情提出了相关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影子银行 银行稳定性 VEC模型

期刊咨询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