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能源的巨大消耗和城市污染的日益加剧,在建筑工程中引入低碳、节能的施工技术已经受到全国乃至世界的高度关注,本文是一篇副高级职称评定,讨论节能减排环境下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
【摘 要】由于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我国的建筑施工技术距离绿色、环保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我们应积极对建筑施工中的各种技术进行改进。本文将对建筑节能技术的重要性进行探讨,并对其技术重点和应用进行探索。
【关键词】节能减排,施工技术,应用,副高级职称评定
一、建筑节能技术的重要作用
1.有效改善空间环境
在我国建筑的采暖取暖中,大多采用煤炭进行能源供应,每年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而节能技术的应用能有效降低空气中污染物的排放量,改善大气环境,使建筑中的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将至最低,有效提升建筑物的节能效果。
2.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节能技术不仅能够对大气环境有所改善,同时,也能够有效降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能源与资源消耗,有效降低施工过程中的成本,为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带来积极的影响。我国虽然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但是由于我国建筑工程数量逐年增长,使得土地、煤炭、石油等资源消耗量持续增大,如果能够有效节约资源,就能够使各种资源的使用量得到有效控制,间接改进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提升国民经济。
二、建筑节能施工技术要点
1.保护地下设施及文物
在施工过程中,应对施工方位的地下设施做好保护计划,确保施工过程中能够有效避开各种管道、电线、建筑物等,防止对周围的居民区、植物进行损害。尤其是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文物,要立刻停止施工,保护好施工现场并及时通知文物部门,做好配合和协助的工作。
2.保护土壤,节约用地
施工单位应对施工中使用的人员临时住房、临时围墙、施工便道及硬地坪的占有面积、规模等进行合理的控制和安排,以节约用地为基本原则,高效地使用土地,提高建筑空间的使用效率。同时,应注重对土壤的保护,设置稳定斜坡、地表排水系统等来稳定土壤,并加强施工地区的植被覆盖,防止出现土壤流失的现象。
3.节约水源,防止水污染
建筑工程施工对水的需求比较大,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地下水环境和水资源的保护和节约,采用隔水性能比较好的材料加入到边坡支护的技术中。在一些缺水地区和地下水位持续降低的地区,尽可能减少对地下水的抽取。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少排放具有污染性质的物质,防止有毒物质对地下水产生污染。
4.加强对噪音、尘土的控制
施工过程中,为了防止对周围的环境产生污染,我们应在施工现场采用洒水、地面硬化、围档、密闭等方式,防止扬尘现象的产生。我们应尽可能采用噪音较小、震动较小的机械设备,并且多采用防震、隔音的措施,避免施工中产生过大的施工噪音。
三、节能环保施工技术的应用
1.外墙保温技术
在当前的外墙保温技术主要有聚氨酯泡沫塑料、玻璃棉毡、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等,但是当前常用的主要为高分子保湿浆料。除此之外,外墙保温材料的发展新趋势是复合保温隔热面板,进一步实现了保温层与饰面层的工厂一体化生产。这种复合保温隔热墙面板的突出优势是施工速度快且便捷、定位准确、不易松动等,可以有效降低墙体本身对保温效果的影响,并实现材料的生产工厂化、产品结构化、质量标准化等,是我国建筑绿色节能技术中外墙保温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极大的简化了外墙保温施工程序。
2.断桥隔热技术
断桥隔热主要是通过阻断热传递的途径达到隔热的效果。建筑中有热桥(冷桥),即相对于普通维护结构更容易散热的部分,如窗户的窗框、圈梁、柱子等等,通过对热桥(冷桥)的处理,加以特殊的保温围合,减少热量的传递,以达到冬季减少热量散失或夏季减少热量进入室内的目的。断桥隔热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关闭严密,气密、水密性能特佳、保温性能优越、防水、排水畅通、防结露、结霜、窗净明亮、防蚊虫纱窗,使用中稳固又安全、金属材料不会燃烧。通过对断桥隔热技术的使用,能使工民建筑更好滴实现节能、减排的效果。
3.节能门窗构造技术
为了增大采光通风面积或表现现代建筑的性格特征,建筑物的门窗面积越来越大更有全玻璃的幕墙建筑,以至门窗的热损失占建筑的总热损失的40%以上,门窗节能是建筑节能的关键。门窗既是能源得失的敏感部位,又关系到采光、通风、隔声、立面造型,这就对门窗的节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节能处理主要是改善材料的保温隔热性能和提高门窗的密闭性能。
4.太阳能建筑技术
太阳能一直以来都是建筑行业中最洁净、最丰富的能源,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的施工技术中,为建筑施工技术带来了创新与革命。对于太阳能技术的应用,我们主要根据不同地域的气候特点来进行发挥,尽可能在施工中引进由太阳能进行驱动的设备,以节约电力、煤炭等资源。在施工材料选择上,尽可能选择能够吸收太阳能进行保温的材料,使太阳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挥,从而减少建筑物的能源消耗,使建筑物达到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效果,也有效降低了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浪费与设备损耗。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变迁,为了能够使施工过程更加环保、绿色、节能、低碳,为我国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我们应加强在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保护措施,并在其中加入高新技术,以降低施工过程中的能源与资源消耗,创造更加绿色的施工环境。
参考文献:
[1]杨志广.绿色节能环境下建筑施工技术的改良与发展[J].门窗,2012,04:61.
[2]程义明.试论基于环保的建筑施工技术[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5:129-130.
《施工技术》多年来,及时追踪报道建设领域的最新技术,以其实用性强、内容丰富的特色,深受工程技术人员的欢迎和好评,发行量在国内建筑领域遥遥领先。办刊宗旨:面向全国工程建设领域,及时报道国家和建设部有关施工技术政策,传播和交流国内外先进施工技术和经验,推动全行业的技术进步,使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使本刊成为反映我国施工学术和施工技术水平,促进建筑业改革,推动和加强施工技术交流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园地,为繁荣建设事业做出贡献。办刊坚持 “实用与新颖为主、导向与交流并重、普及与提高结合”的方针,主要介绍国内工程建设施工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技术法规,重大施工技术成就,传播建筑领域采用的新体系、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机具、新设备和施工管理经验,以及国内外先进施工技术及其发展动态。获奖情况: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建設部优秀科技期刊、全国自然科学建筑类核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