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是一篇地质论文范文参考,文章以贵州省务川汞矿矿山为例,从汞矿矿山的地质状况进行详细介绍,指出汞矿矿山地质存在的危险,然后针对这种危险,提出了相应的安全保证手段,以供业内人士参考借鉴。
【关键词】务川汞矿矿山,地质论文范文参考,分析
务川汞矿矿区位于务川县东北,属大坪镇丹砂村。距务川县城直线距离约11km, 距三坑寺直线距离约7km,有矿山简易公路和县乡公路与务川县城相通,里程约15km。由务川北至渝怀铁路彭水站166km,南抵川黔铁路遵义站212km,交通较方。
一、汞矿矿山地质概况
1.地层构造形态
汞矿矿山的地层共分为五层,从新到老依次是第四系、寒武系中上统娄山关群、寒武系中统高台组、寒武系下统清虚洞组、寒武系下统金顶山组来组成。寒武系中统高台组主要是由厚度340米的角砾状白云岩、泥质白云岩、灰色薄层至中厚层白云角砾状白云岩岩以及粉砂质白云岩,并且夹带着少量的泥岩以及燧石结核来组成。这种岩层主要分布在木油厂背斜轴部以及两翼的位置,矿区大面积裸露出本层。寒武系下统金顶山组的厚度不见底,最薄的是30米,中夹薄层~中厚层鲕粒灰岩组成,页理清晰、节理发育。
2.地层岩性
矿区的北端为F1断层上盘,这是区内最大的断层,位于汞矿矿区北端的西面。汞矿矿区的地质构造极其复杂,呈现褶皱、断裂发育现象,其褶皱与断裂的方向与汞矿矿区的构造线一致,主要呈现北北东向平行排列其中,含矿节理倾向南西的方向含矿脉石容积率最高。
3.水文地质条件
汞矿矿区内的构造复杂,张裂隙发育遍布,主要分布在彭岩、岭旗山以及白羊面的矿床,这种开放型的矿床对于大气降水具有较好的渗透作用。而矿区内的水幅以及三家田矿床的矿体之上被覆岩系阻隔,构造封闭以至于大气降水不易向下渗透,因此这种封闭型的矿床通常较为缺水。
大气降水是汞矿矿区内地下水补给的主要来源,因此带有很强的季节性变化。矿区内各层的含水性以及所处的地形及埋深条件不同,造成了矿区内各层补给、径流以及排泄条件的不同。汞矿矿区呈现断裂发育状态,地形起伏变化大,不利于储蓄地下水,因此有利于矿田地下水的排泄。从总体上来看,汞矿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较差。
二、地质灾害
1.采空塌陷区
汞矿矿区富含硐矿,经过连年的开采,采空区的面积已经达到1.5平方千米。将来继续对汞矿矿区进行开采,采空区面积将会扩大,甚至产生塌陷,严重破坏地质环境。
2.二郎沟泥石流区
该泥石流沟长约3.5km,汇水面积大,自身有完整的补给区、流通区和堆积区,二郎沟以上为矿渣固体物源补给区,二郎沟沟口~三家田一带为狭窄的沟谷流通区,流通区沟床沟岸明显见及运移破坏痕迹,沟内堆积相对较少,在三家田附近冲沟相对宽缓地带形成堆积,略见不完整堆积扇,堆积厚度1~3m。尾矿库内矿渣堆积体很多,已高出坝顶5m左右,尾矿库大坝有渗水现象,前涵洞底板及两侧受水体强烈冲刷,局部坝基出露,大坝稳定性差,库容负荷增加将造成翻坝或溃坝,一旦大坝壅水溃坝,将危及尾矿库自身安全及下游新耕坝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3.老虎沟尾矿库及堆渣场
汞矿矿区内的老虎沟尾矿库内在大气降水的时候,库内的有毒物质会随着降水的流动而扩大对矿区的污染面积,并且降水渗透,其中的有毒物质会对水环境以及土壤造成污染,并且在坝体出现渗漏的情况下,如果库容负荷加大,极有可能翻坝或者溃坝。除此之外,矿区内的木鱼厂固体废渣堆积,在出现降雨的情况下,将会进一步扩大固体污染物的面积,甚至可能导致泥石流的产生。
三、安全治理措施
在如此复杂的地质条件下,对采空区,泥石流和尾矿库采取不同的措施,保护矿区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
1.对于采空区,采取超前勘探,数据分析的方法,针对不同地质状况,制定不同施工方案,采用先进技术保证采空区的安全生产。
2.在二郎沟泥石流区,该企业于2007年对已有泥石流灾害采取了一定的防治工程措施,并加强植被覆盖,减少泥石流发生的概率。
3.尾矿库有毒物质的处理,建立污水处理池,通过过滤,沉淀,化学处理等方法,减少有毒物质的排放。
在这些初见成效的措施基础上,为了防止次生灾害的产生,矿山生产企业又通过不同手段来保证生产的安全高效,这些手段包括组织管理、技术保证、资金使用管理等
组织管理措施:首先是建立矿山环境保护的行政领导机构,组织行政管理能力强的人对矿山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管理。建立健全矿山保护的条条例,并组织相关管理人员学习矿山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确保矿山的环境保护工作有序,合理的进行。除此之外,还要加强职能部门的管理,将各部门的职责进行明确。
技术保证措施:矿业开发院需引进专业对口的矿山治理技术人员、环境监测技术人员和植被恢复技术人员,为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提供技术人才保证。
要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如矿山测量设备、矿山环境监测设备等,为矿山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技术上的设备保证。注重技术手段在决策过程中的运用。在矿山建设任务考评工作中采取量化的指标。
资金使用管理:治理工程经费由务川县人民政府设立专门账户管理,县国土资源局对工程投资进行控制管理,治理工程实行全面监理,根据施工进度、监理报告支付工程进度款,对项目费用实行全面审计监管。
参考文献:
[1]白中科,王文英,李晋川.矿区生态重建挤出理论与方法研究[J].煤矿环境保护,1999.
[2]刘燕,钟显亮.矿山环境特征及基本保护战略探讨[J].煤矿环境保护,1994.
《西北地质》(季刊)创刊于1964年,由中国地质学会、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主办。主要报道西北地区地质大调查中造山带地质、资源地质、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数字地质方面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反映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北地区地调项目管理、工作动态及地调最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