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宫腹腔镜联合诊治宫角妊娠的效果。方法 对36例宫角妊娠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诊治, 分析诊治效果。结果 36例患者均在宫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 无中转开腹, 无持续妊娠。平均手术时间(50±15)min, 术中出血50~100 ml。每周复查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 术后15~28 d 内均降至正常, 术后3个月行碘油造影, 宫腔形态正常, 双侧输卵管通畅。结论 宫腹腔镜联合诊治宫角妊娠安全有效,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宫腔镜;腹腔镜;宫角妊娠 医学核心期刊
宫角妊娠是指孕卵附着在输卵管口近宫腔侧或在输卵管间质部, 但向宫腔侧发育而不在间质部[1], 是异位妊娠的一种特殊类型, 一旦发生破裂, 病情凶险, 引起严重出血, 造成失血性休克, 甚至危及生命。早诊断、早治疗对宫角妊娠尤为重要。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本院采用宫腹腔镜联合诊治宫角妊娠36例, 效果良好, 安全、有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宫角妊娠患者, 年龄20~37岁, 平均年龄26.3岁。经产妇9例, 未产妇27例, 停经41~72 d, 平均停经时间50.6 d。包块2.3~3.7 cm, 平均3.1 cm。血β-HCG 5126~13264 IU/L, 平均6132 IU/L。宫角妊娠的诊断标准, 参考Jansen等[2]提出的原则, 符合如下任何一项即可考虑为宫角妊娠:①腹痛, 阴道出血伴子宫不对称增大;②直视下发现子宫角一侧扩大, 伴有圆韧带向外侧移位;③胎盘滞留在子宫角部。所有病例均行阴道B超检查和血β-HCG测定。宫角妊娠典型声像图特征为子宫不对称性增大, 妊娠侧子宫角外突, 内见偏心孕囊光环, 周围围绕完整肌层。血β-HCG均增高。依据上述标准, 考虑为宫角妊娠者, 行宫腹腔镜联合检查和治疗。
1. 2 方法 在宫腹腔镜联合下手术, 采用喉罩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先进入腹腔镜检查, 了解子宫大小、形态、宫角及附件区有无包块。再用宫腔镜探查宫腔, 膨宫压力120~150 mm Hg (1 mm Hg=0.133 kPa) , 检查宫颈管、宫腔形态, 可见双侧输卵管开口不对称, 患侧宫角明显抬高、变深、膨大。内可见半透明白色或紫蓝色的半球形隆起物。诊断明确后, 视宫角情况采用不同处理方式, 如宫角妊娠物新鲜, 宫角肌层有一定的厚度, 包块不大, 可在腹腔镜监护下行吸宫术, 术后可见宫角明显缩小, 宫腔镜检查残留情况, 如有少量残留, 在宫腔镜下取出, 术毕, 宫体注射缩宫素20 U。如宫角包块过大或宫角肌壁菲薄, 有破裂或穿孔风险, 则在腹腔镜下切开取胚, 可吸收线“8”字缝合宫角;如宫角残腔过大, 出血较多, 可在残端底部“U”字缝合加固止血, 闭合残腔。
2 结果
36例患者均在宫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 无中转开腹, 无持续妊娠。平均手术时间(50±15)min, 术中出血50~100 ml。每周复查血β-HCG, 术后 15~28 d 内均降至正常, 术后3个月行碘油造影, 宫腔形态正常, 双侧输卵管通畅。
3 讨论
宫角妊娠虽然少见, 但由于其血供丰富, 一旦破裂, 危及生命。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宫角妊娠的诊断有Jansen等[2]的标准作为参考。目前, B 超已成为常规诊断手段, 但仍有一定的局限性。文献报道, B 超诊断宫角妊娠的准确率仅为58%[3], 而腹腔镜下根据圆韧带位于突出包块的外侧可明确诊断, 确诊率100%, 与 B 超检查相比有独特的优越性[4]。宫角妊娠可以应用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后血β-HCG下降过程中或药物治疗失败者均有发生子宫破裂的风险;因此, 选择药物保守治疗必须慎重[5]。另外一般不建议采用期待疗法, 因为在等待过程中患者可能发生宫角破裂、致命性大出血, 危及生命[6]。近年来有报道在 B 超指引下行吸刮术成功率大大提高。但在 B 超指引下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和风险, B超诊断有一定的误诊率。对于宫角包块过大, 肌壁菲薄, 另外对宫角肌壁发紫及极度前后倾的子宫吸刮术时操作困难, 容易造成子宫穿孔和大出血, 伴需开腹手术的风险。
宫腹腔镜联合诊治, 可以在直视下观察宫腔形态, 明确诊断, 明确妊娠组织部位、大小、形态, 宫角扩张程度及宫角部肌层有无浸润等情况, 输卵管开口抬高和扩大程度, 从而对确诊宫角妊娠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7];可以综合判断治疗方案的选择, 达到更加微创、安全、有效的效果。宫腔镜辅助定位吸宫, 腹腔镜辅助宫角妊娠切开取胚术等, 最大限度避免或减少了不必要的反复宫腔内操作[8, 9], 保留子宫正常形态及输卵管, 减少对生育功能的影响, 尤其适用于要求保留生育能力的年轻患者。本组36例病例, 均在宫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 无中转开腹, 术后复查血β-HCG均降至正常, 无持续妊娠, 术后行输卵管造影均通畅, 对生育功能影响较小。
总之,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宫角妊娠尤为重要, 手术为主要的治疗方法, 宫腹腔镜联合诊治宫角妊娠微创、安全、有效,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1336.
[2] Jansen RP,Elliott PM. Angular intrauterine pregnancy. Obstet Gynecol , 1981, 58(2):167-175.
[3] 赵梅,王军梅. 38 例子宫角部妊娠超声检查分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0, 16(4):235-236.
[4] 叶丽,赵湘婉. 腹腔镜监视下经阴道吸引术治疗宫角妊娠17例分析.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09(1):43-44.
[5] 韩肖燕,冯凤芝,万希润, 等.腹腔镜手术保守治疗宫角妊娠临床分析.生殖医学杂志, 2009, 18(1):13.
[6] Grobman WA, Milad MP. Conservative laparoscopic management of a large cornual ectopic pregnancy. Hum Reprod, 1998, 13(7):2002-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