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文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综合职称论文

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应用与优化研究

来源:职称论文咨询网时间:所属栏目:综合职称论文

  

摘 要:农业是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背景下,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推动现代农业高速发展,是确保农业产业不断朝现代化方向发展的基础。笔者概述了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价值,分析了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针对性很强的优化策略,以助推农业机械化的健康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现代农业;农机管理

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应用与优化研究

农业机械化是指利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设备, 有效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技术 水平,实现农业产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作业方 式。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支撑条件,也 是现代农业发展目标实现的基本路径。在现代农业 发展体系运行中,必须要强化对农业机械化应用的 认识,明确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优化具体应用形 式,确保将农业机械化的应用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为 农业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  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价值

1.1 农业机械化作业的优势

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主要是以人力劳动为主。 虽然也有使用部分手工工具,但是生产效率依然较为 低下,尤其是在工业技术不断发展变革的背景下,传 统农业生产方式下的农业与工业生产力水平的差异 更加显著,使得农业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支撑作 用无法充分体现出来。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强化农业 机械化推广应用,一是能够有效改变传统农业生产作 业模式,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在尽量减少农业劳动力 投入的基础上,推动农业生产方式逐步变革,提升农 业生产力水平;二是能够有效缩短农业生产管理时间 投入,降低农业生产经济成本,提升农业生产经济效 益水平,为农民增产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1-2];三是能 够实现农业经济与工业和服务业运行体系的有效对 接,实现农业经济的基础支撑和部分带动作用,实现 农业与工业的耦合发展,为完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起 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2 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价值

基于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要求,在现代农 业发展体系中,农业机械化推广的应用价值可以体现 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为产业兴旺奠定坚实基础。现 代农业产业发展,需要充分发挥资本和人才聚集优 势,强化科学规范管理,使生产成本得以有效控制, 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当前农业机械技术已经广泛 覆盖至农业生产耕作、播种、病虫害防治和农作物收 获等各个环节,通过科学应用新型农业机械,能够有 效提升农业产值水平,为农业产业综合效益提升奠定 良好基础。二是为生态宜居提供条件支撑。传统农 业管理模式中,农药残留现象对农产品安全和农田质 量产生重要影响,利用农业机械深耕技术、精细化施 药技术及水肥一体化技术,能够有效改善农业生产环 境,有效提升农业污染治理水平。三是为乡风文明 建设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在农业机械化推广应用过 程中,能够培养一批农业生产领军人才、售后服务人 才,能够通过安全生产知识和新型农业知识培训,引 导农民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为农村精神 文明建设、乡风文明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四是 为治理有效提供实现路径。乡村治理工作的有效开 展,必须纳入农业机械化的有效推广、农业机械化售 后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农机手的有效管理。这些管理 体系的建设和融入,能够推动农业生产朝规模化、科 学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为搭建现代农业发展体系 奠定坚实基础,并为开展基层治理工作提供依据 [3]。 五是为生活富裕提供有效保障。农业机械化的推广 应用,能够逐步提升农业产业生产效益,确保农户获 取更高收益,有效解决当前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等问 题,为现代农业运行体系的构建奠定坚实基础。

2  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

虽然农业机械化推广应用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具 有多方面的优势和价值,但是整体而言,在我国农业 生产体系中,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依然较为低下。首 先,分散式的农业生产模式使得某些大型农业机械无 法有效推广,只能够采用小型农业机械进行生产,限 制了农业机械化效能的发挥。其次,我国农业机械研 发生产技术水平依然较为低下,部分自动化设备只能 在规模化作业的农业企业中生产应用。智能化农业 设备更是处于起步阶段,推广应用水平与机械化效能 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使得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发展 中的应用价值无法充分体现出来。此外,农业机械化 推广服务工作依然较为滞后,尤其是如西部等农业产 业较为落后的地区,基层农业部门人才队伍建设、资 金投入和推广体系构建都较为滞后,这对农业机械化 推广服务创新发展产生明显的阻碍。

2.2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亟须规范

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基于 农业产业发展实际,结合地方农业机械化推广要求制 定的政策体系,是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 分。当前我国多数地区农机补贴政策体系构建较为完 善,旨在为农户购置农业机械提供更好的资金支持。但 是在实际执行中,部分地区农机管理部门对补贴政策 的宣传推广重视不足,政策落实中存在多方面问题[4]。 尤其是部分农机管理部门受到个人私利驱动,还存在 降低补贴比例、扣发补贴资金、延缓发放补贴资金等 问题。这不仅导致农业机械补贴政策无法有效落实, 甚至对农户和农机生产企业的利益造成侵害,使得农 业机械化推广工作受到影响,对现代农业发展产生不 利影响。

2.3 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农业机械化推广应用水平的提升,需要以健全 的服务体系为基本支撑,需要社会层面的广泛关注。 但是在当前农业机械化推广服务工作中,整体工作水 平还较为落后,这对农业机械化体系发展产生负面影 响。在新型农业机械生产作业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 机械设备故障或运行效率低下等方面问题,农户受自 身素质的限制,无法在现场解决这些问题,无法进行 正常作业。我国多数农机服务部门集中在县城一级, 乡镇级别的农机维修服务网点建设不够完善,农机维 修人员专业技能水平有限,无法有效解决新型农业机 械运行中的问题。由此不仅使得农机维修成本增加, 还对正常作业产生影响,造成经济损失。

2.4 农业机械化发展外部成本增加

当前,我国农业机械设备多是以柴油机为驱动 的,在生产作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排放大量污染物。 同时某些新型设备运行时,也会产生药品流失、重金 属污染等问题。但是在农业生产管理体系中,对农业 机械化运行外部成本控制重视不足,缺乏相应的监控 和评价体系。尤其是在农业机械运行方式不断精细 化背景下,部分农民出身的农机手对操作要求不够熟 悉,没有进行规范化作业,由此造成农业机械在运行 中能源消耗比例不断提升,环境污染和碳排放现象更 加严重。由此导致在农业机械化推广应用过程中,部 分地区农业环境逐渐恶化,治理工作开展投入成本不 断增加[5]。

2.5 农业机械化推广队伍建设滞后

农业机械化推广队伍建设是影响现代农业发展 水平的关键性因素,同时对现代农业运行体系构建具 有重要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政府层面在农业 机械化推广队伍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人才 队伍建设取得良好成效。但是相对于农业现代化目 标实现要求而言,人才队伍建设水平依然较为滞后。 首先,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人员专业水平有待提升, 部分技术应用不够深入,使得机械化作用无法充分体 现出来。其次,农机推广人才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工 作人员积极性不高,工作创新水平有待提升。最后, 农机推广工作条件相对艰苦,中青年工作队伍建设滞 后,使得人才队伍建设出现断层现象。

3  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优化策略

3.1 提升农业机械化研究和生产创新水平

基于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和农业机械化效能 发挥要求,要确保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 用充分体现出来,就必须强化机械设备的研究和生产 创新。首先,政府层面应当以政策引领方式,构建农 户、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协同运行的研究体系,准 确把握现代农业发展对农业机械化实现要求,有针对 性地进行研发创新。其次,要强化生产体系的构建, 农业机械生产企业应肩负起机械化设备生产创新的 重任,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力度,研制生产更多适应当 前农业生产要求的新型机械,切实将农业机械化在现 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体现出来[6]。再次,要强化农业 机械化推广服务工作,依据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特征,选择合适的机械类型,加大基层推广工作力度,确保 机械化运行实效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3.2 完善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体系

在农业机械化推广服务工作体系中,进一步完 善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体系,完善补贴资金管理办 法,构建完善的直补工作体系,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的重要保障。在补贴政策体系中,要坚持以区域农业 生产特征为基本导向,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目标 要求,将原有的农民差价购机模式转变为农民全价购 机、补贴直补到户的形式。直补政策的实施,一方面 能够改变原有政策运行模式中存在的寻租空间,减少 农业机械管理部门在农机补贴中的寻租现象;另一方 面能够将补贴资金直接发放至农户,使农户直接感受 到补贴政策的优惠。在补贴政策实施过程中,应借助 媒体平台加大补贴政策宣传力度,使农户能够更加直 接深入地了解补贴政策,提升政策运行透明度,确保 补贴政策对农业机械化推广的促进作用能够充分发 挥出来。

3.3 健全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

结合不同地区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运行要求, 准确分析服务体系运行现状,构建完善的社会化服务 体系,强化区域服务中心建设,是确保农业机械化运 行水平有效提升的重要保障。首先,农业机械管理部 门应进一步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强化与政府预算管理 部门的对接,争取地方政府的资金支持,确保服务工 作能够有序开展。其次,要基于现代服务理念,明确 农机管理部门在农机服务体系构建中的基本支撑作 用,结合实际情况制订完善的服务体系运行计划,确 保服务体系建设和运行水平不断提升 [7-8]。再次,要 充分发挥部分具有技术基础的农户和农机维修企业 的主体作用,优化区域范围内农业机械化服务网点布 局,以更加优化的形式降低农机维修服务成本,实现 农机服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3.4 提升农业机械化绿色节能水平

现代农业发展是以绿色农业为主要实现形式的, 绿色农业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农业机械化绿色节能目 标的实现。要强化对农业机械化生产绿色节能的监 测,准确分析机械化生产作业对农业生态循环体系运 行的影响,严格依照农业机械规范要求进行操作,定 期做好机械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工作,在确保机械设备 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减少机械作业对生态环境的影 响。在条件具备的情形下,生产企业应加大在电力驱 动、氢能源驱动等类型农机设备研发方面的投入力 度,通过新能源的高效利用,尽量减少农机设备运行 产生的污染,为农业机械化绿色节能目标的实现奠定 良好基础。

3.5 加强农业机械化推广队伍建设

加大农业机械化推广队伍建设力度,全面提升 农业机械推广服务工作水平,是确保农业机械化在现 代农业发展体系中发挥效能的重要基础[9-10]。这方面 工作开展需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一是强化推广工作 人员专业技能培养,要求各个岗位工作人员能熟练掌 握新型机械设备运行特性和操作规范要求,确保机械 设备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二是强化推广工作人员职 业素养培养,使其能够适应农机推广环境条件,更加 积极地投入到推广服务工作中来;三是构建完善的绩 效考核体系,提升推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为现代农 业发展起到更加积极的推动作用。

4  结束语

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农业机械化发展还有 较大提升空间。对于农机部门而言,必须要转变传统 工作理念,强化对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的重视程度, 优化具体工作方式,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效能的实现提 供有力支撑,为创新发展现代农业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任海珍. 农业机械化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探讨 [J]. 南方农业, 2022,16(4):195-197+207.

[2] 邹海英 . 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推广与应用 [J]. 南 方农机,2020,51(10):31.

[3] 杨梦颖,肜新春 . 农业机械化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研 究 [J]. 农业经济,2022(2):3-5.

[4] 郑旭燕 . 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推广与应用 [J]. 现 代农机,2022(1):16-17.

[5] 马晓玲 . 农业机械化与能源消费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探究 [J]. 山西农经,2022(1):158-160.

[6] 郭酉 . 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价值 [J]. 现代农机, 2021(6):44-45.

[7] 山玲莉 . 区域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 [J]. 河北农机,2021(12):43-44.

[8] 王惠菊 . 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推广与应用 [J]. 南 方农机,2017,48(2):49+144.

[9] 姚宝刚 . 现代农业与农业机械化发展 [J]. 农业机械学报, 2006(1):79-82+74.

[10] 李西臣 . 农业机械化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支撑作用及推广策 略 [J]. 农业工程技术,2017,37(17):43.

《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应用与优化研究》来源于《南方农机》2022,53(12),作者:臧霞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