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农业在种植和生产中也开始进行技术上的革新,机械化设备的不断投入和应用促进农业生产产量的提高,对我国农业的健康长久发展具有重大贡献。与此同时,不难看到的是在农业进行自动化建设的过程中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影响农业的高效化高质化发展。因此,在当前阶段,加强农业机械化以及自动化的应用,并对其进行设备维修技术上的升级和改造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我国农业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才能够实现我国在农业布局上的调整和优化。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自动化应用;设备维修;技术探讨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agriculture has also begun to carry ou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planting and production, and the continuous input and application of mechanized equipment has promoted the improve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us making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healthy and long -term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our country. But at the same time, it is not difficult to see tha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automation construction, which formally affect the efficient and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t the current stage, therefore,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application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and automation, and upgrade and transform its equipment maintenance technology.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adjust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agricultural layout in our country.
Keywords: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automation application; equipment maintenance; technical discussion
高新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其在农业上的应用,但是由 于农业耕种中面临的环境比较复杂,这就对其机械化以 及自动化的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且一般在利用自 动化设备进行农业耕种的时候,耕地面积往往较大,长 期使用设备进行作业容易使其发生磨损或者是出现故 障,这就需要在日常活动中加强对自动化设备的保养和 维修,从而促进它的稳定运行。从农业机械化以及自动 化的实际发展状况来看,还未能完全满足农业建设的相 关需求,这就需要研究人员加强对技术的研发,进一步 推动机械化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和发展。
1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应用中的设备维修技术分析
1.1 重视日常维护和保养
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设备在进行日常使用的过程 中,也需要做好维护和保养工作。机械化和自动化技术 的应用为农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前景,农业生产结构在 这一过程中实现了科学合理的调整,农业产量提高的同 时,农村整体经济也应该得到提高。因此,可以看到的是 这一技术在实际的应用中利大于弊。需要在日常的设备 应用中对其进行定时保养,任何设备在刚开始的使用中 总是比较高效的,这一时期同类设备之间还看不出明显 的差异,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设备在农田建设中的 广泛使用,平时经常保养的机械设备和未经保养的机械 设备在性能上就会出现明显的不同。经过保养的机械设 备即使不能恢复到最初的工作速度,但是也在最大程度 上延缓了机械设备的衰老,从而使机械设备能够在最大 范围内发挥它们的价值,这也为农民在农业上的投资节 约了一定的成本,对于农民耕种积极性的提高具有推动 作用。由此可见,在日常的农业劳作中必须将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作为工作重点,对于存在问题的地方能够及时 发现,并且在机械维修人员的帮助下实现机械设备的正 常运行,在之后的应用中能够继续发挥它的价值。
1.2 断电维修
农业机械在运转过程中遇到问题,进行维修时,断 电维修是最基础的操作。但是一些技术人员在维修的过 程中没有进行断电操作,从而导致安全隐患的发生。一 部分工作人员在进行维修的时候过于粗心,导致农业检 修中的电力系统始终处于运行的状态,这样不仅面临触 电的危险,还可能在维修的过程中,机械设备突然转动, 造成人员受伤。因此,这就需要机械检修人员在进行正 确的维修处理之前,首先应该在思想上重视起来,能够 意识到机械维修的危险性,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在设备 断电的情况下进行相关操作,这样才能保证自己工作环 境的安全,才能够使生命安全得到保障。工作人员只有 具备了一定的维修技能,并且要有较高的责任意识和安 全意识,在实际的操作中才能够把握每一个细节,才能 够实现对设备的精准处理。
2 农业机械设备诊断与检测
在对农业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之前,首先需要对机械 设备进行系统化的评价和诊断,农业设备的构成元件比 较繁杂,当发生故障的时候很难在短时间内对问题进行 精准定位,这就需要维修人员根据设备的实际损坏情况 先划定一定的检查范围,随着检查范围的缩小逐渐通过 排查获知问题出现的原因。在找到故障发生的具体原因 之后再结合实际进行设备的维修和更换,只有这样才能 实现检测与维修的高效发展。在对农业机械设备进行诊 断的时候一般有两种方法,分别是农业机械故障客观诊 断法以及农业机械设备主观诊断法,以下将对这两种方 法具体阐述。
2.1 农业机械设备的客观诊断方法
客观诊断法是农业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中最为直接 的一种方式,它主要是利用各种检测仪器对农业设备进 行整体性和全局性的检测,检测完成后将会生成一系列 具体的数据,通过对这些详细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使机 械设备中可能存在的障碍跃然纸上。在农业机械设备故 障的实时检测中,通常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农业与测 量工具检验,这种方法在应用中主要是通过测量应用的 设备仪器对农业机械设备的各个部件尺寸以及位置等 情况进行全盘测量,每测量一项之后将测量得出的具体 数据记录在文件上,全部测量完成之后,通过实际得出 数据和设备中相应的技术标准进行详细比对,判断其是 否在误差允许的范围之内,从而依靠数据上的对比来判 断具体的部件是否在之后能够正常使用[1]。第二种就是 仪器测试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对仪器仪表的具体分 析,从而实现对于设备故障位置的精准定位,为之后进 一步解决问题提供方案上的支撑。最后一种是物理实验 方法,它在实际的应用中主要是借助于电等物理量实现 对机械设备故障的实时检测。
2.2 农业机械设备的主观诊断方法
除了客观诊断方法之外,在进行农业机械设备故障 的诊断中,还可以采取与之相对的主观诊断方法,而且 这种方法在现实中的应用是十分常见的。主观诊断法通 常利用视觉和听觉配合进行[2]。视觉感官检查一般情况 下指的是维修工作人员根据对农业机械设备的出油以 及发动机等的观察实现对设备的检查,判断机械设备中 是否有哪个部位存在异常,而且为了能够使视觉感官检 查的结果更加准确,同时提高检查速度,一般维修工作 人员也会给自己配备专门的放大镜,借助这样的辅助设 备实现对农业机械设备的综合检查,第一时间发现设备 中存在的异样情况,也方便及时了解设备的磨损状况 等,进一步判断其是否能够在之后的工作中保持正常稳 定的工作状态。听力感官检查指的是维修工作人员借助 于机械发出的噪声对其故障的部位作出准确的判断,不 过在利用听力进行检查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外部环境对 机械设备声音的影响,比如温度和载荷等,在进行分析 和评价的时候需要尽可能客观,从而保证评价的科学性 和准确性。
3 农业机械设备维修的注意要点
3.1 判断设备是否有维修需要
在对农业机械设备进行正式的维修之前,需要对设 备内部的损耗等进行综合评估,只有当机械设备还具有 维修的价值时,通过花费部分资金对它进行修缮才能真 正发挥作用。如果当评估发现机械设备内部损耗相当严 重,而且使用时间已经过长时,就需要放弃对设备的修 理,从而购买全新的机械化设备,保证设备能够正常工 作[3]。而且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当一种设备的使用 时间已经接近或者是达到其寿命值时,加上内部零件损 耗上的难以恢复,这时如果仍然坚持对其进行维修不但 会导致维修费用的增加,而且当再次投入使用后,很有可能没过多久就出现新的问题和故障,同时这种设备在 实际的应用中也会对农业生产的质量产生不良的影响, 导致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下降,对于农业生产的整体发 展是不利的。随着设备耗能的不断增加,在维修中所需 要花费的资金也会变多,这就违背了使用机械化设备的 初衷,不但不能起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效果,还有可 能为农业生产产生大量不必要的资金支出。大型农业机 械化和自动化设备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率较高,而且其 在农业中的使用范围相对比较广泛,在平时必须对其进 行定期的维修和检查,这是确保它能够正常工作的关 键。对于那些在工作中由于特殊原因导致设备上出现少 量损耗的设备,在对其维修后可以正常地投入农业生产 之中,这样就能够有效减少在重置设备上的支出[4]。但需 要注意的是,农业机械设备在进行维修的时候由于其部 件的昂贵,导致往往需要花费较多的资金,这就要求设 备维修人员在实际中能够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作出科 学和合理的判断,避免出现设备维修费用大于购置新设 备的费用。因此,在对机械化设备精心维修判断的时候, 需要工作人员能够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 可以维修的设备需要制定详细的维修方案,从而为维修 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方案上的支撑,进一步提升农业机 械化和自动化设备的使用效率。
3.2 提高设备维修技术水平
农业机械化就代表着机器设备逐渐代替人们的劳 动力,机器工作有利有弊。总的来说当然是利大于弊。其 中最大的弊端之一就是机械设备容易出现故障。在农业 耕种中,当发现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设备出现问题和故 障的时候,需要立即停止使用。如果在设备已经出现危 险的时候仍然继续使用,就有可能造成设备的损耗加 大,在对农业机械化以及自动化设备进行更新和修理的 时候,对于设备维修人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设备维修 人员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随着自动化技术和机械 化技术的不断更新,学习有关的维修知识和维修方法, 及时更新自己头脑中的知识储备,从而在面对复杂多样 的农业机械化设备的维修问题时能够做到对症下药、药 到病除。维修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还应该对碰到的 各种设备故障进行原因分析和总结,将其按照原因的类 别以及设备故障的位置等进行细致整理,从而方便在日 后维修中碰到同样的问题时能够及时解决和处理。只有 当维修工作人员真正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 合,才能够使其在维修设备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这样 设备维修的技术水平就能够实现进一步的提高[5]。
4 结束语
以往人们更加注重农业产品的数量,但现代社会随 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农产品的品质 等问题,这就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和变革提出了新的要 求,必须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将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 技术引入农业的生产耕种中去,不仅在农业种植的过程 中,尤其是在进行大面积建设时,需要利用机械设备对 农产品进行均匀播种和灌溉,更是需要在农产品成熟之 后利用自动化设备实现对其质量的高效检测。对于农业 进行机械化和自动化建设已经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必 须积极落实和贯彻,同时也要注意到农业机械化设备的 维修处理,在日常生活中对设备进行定时的保养和维 护,比起在出现故障时再解决问题更加重要,在问题发 生前通过必要的措施规避问题,从而延长设备的寿命, 促进设备的高效运转,设备上的更新和完善将会作用于 农业的现代化建设,不但可以实现农业的集成化生产, 还能够保证农作物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谢生前,王志强.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应用与设备维修技术 探讨[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0(5):60.
[2]赵亚宁.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应用与设备维修技术探讨[J].农 家致富顾问,2019(20):157.
[3]郭雪莲.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应用与设备维修技术探讨[J].农 村实用技术,2019(6):67-68.
[4]牛振宇.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应用与设备维修技术探讨[J].百 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23):230.
[5]刘福林.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应用与设备维修技术探讨[J].农 民致富之友,2019(14):130.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应用与设备维修技术探讨》来源于《智慧农业导刊》2022年第12期,作者:张菩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