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积极推进现代化农村建设和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目前,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农业生产方式发生变化,已经从传统的人力操作改为现代化的机械操作,越来越多的机械设备应用到农业发展中,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有利于实现现代农业生产的目标。基于此,笔者主要分析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解决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问题,实现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发展;农业机械化
1 乡村振兴战略
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及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主要有关我国的“三农”问题,要 正确处理好我国农业、农民和农村的关系,首先,要 将乡村振兴作为我国工作的重点,加强科学技术和 人才投入,逐步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建设现代化的农 村经济,满足我国社会群众的实际需求,为农民增收 致富提供途径。其次,我国农耕文明历史悠久,人们 的吃穿住行以及工业服务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农业生 产,并且要想解决我国目前的社会主要矛盾,也必须 加强发展农业,要充分实现现代化农业的建设目标, 实现乡村振兴。此外,目前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条件 和生活水平还具有较大的差距,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 善,而乡村的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有待新建,许多农 村经济较为落后,生活水平较低,因此必须加快乡村 振兴战略的推进,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注重并解 决我国目前的民生问题,发展现代农业,消除城乡的 差距,逐步提高农村生活的水平,促进我国农业的发 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奠定基础[1-2]。
1.2 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模式
在新形势下,我国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深入发 展,互联网深入到千家万户,改变了传统的乡村发展 模式,许多农民开始进行网上购物,进行电子商务, 在网上销售农产品,有效地拓宽了农民销售农产品 的渠道。据调查统计,我国目前电子商务发展十分 迅速,每五个人中就有三个人在网络上购买过商品, 线上购物已经成为我国许多群众常使用的购物方式。 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展“互联 网 + 农业”,将农产品在网络购物平台中进行售卖, 并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等进行产品推广,构建符合农 产品实际特征的销售模式,有利于扩大农产品销售的 渠道,扩大农产品传播的范围,更好地增加农民的经 济收入,为我国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机械化的作用及制约 因素
2.1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机械化的作用
乡村振兴战略是在新形势下推进我国现代化农 村建设,推动农村机械化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我国 助力乡村振兴的主要手段。首先,推动农业机械化, 能够有效改变我国传统的农业结构,促进我国农业产 业化、规模化发展。我国城乡发展差距较大,许多农 村的青壮年劳动力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前往城 市寻找工作,导致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越来越少,如 果仍然采取传统的一家一户的种植模式,将难以满足 社会对农村发展的需求。因此在新形势下,在乡村振 兴战略的指导下,我国农村农民合作社、农业生产合 作社等不断发展,农村经济不断向规模化和产业化方 向发展,出现了多种产业化的组织,推动土地的集约 化和规模化,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 需求,能够改变传统分散的经营模式,改善农村的产 业结构,促进农村产业的兴旺发达,提高农民的经济 收入。其次,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有利于保证农产 品的质量,推动绿色农业的建设,能够不仅仅依靠传 统的生产方式,而是利用现代化的机械设备,保证农 村农产品种植和农产品加工各个环节的有序进行,从 而保障农产品加工的质量,使其更加绿色环保。还能 够通过在农产品的种植过程中使用农业机械设备,进 行高标准高效率的施肥,开展精细作业、精细加工,从而更好地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推动农业机械 的智能化发展,更好地保障农产品的需求,提高农产 品的质量。
2.2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1)近年,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逐渐加快,许 多农机设备制造产业正在不断转型和升级,设计的农 机装备也更加多元化,农机设备也具有越来越多的功 能,能够更好地满足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但在实际 运行过程中,农业机械还需要加大人才和资金的投入 力度,加大农业技术的研发,并促进农业机械向智能 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比如,在高山地区或丘陵地 区,推行农业机械化的成本较高,产品的研发和产品 使用难度较大,并且在高山地区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 并不完善,知名的农机品牌以及农机设备并不多,同 时还会受人才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农机设备无法使 用。农民不会操作农机设备,导致农机设备只能当作 摆设,而没有用于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以至于部分地 区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缓慢。此外,由于大部分农村 的青壮年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会去大中城市寻 找就业机会,导致农村的劳动力数量较少,对农机设 备的操作以及使用流程并不理解,对专业知识的掌握 程度不高,大多数农业机械的操作人员没有经过专业 的培训,不能够独自操作农业机械。并且,我国科学 技术和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我国的农业机械设备也在 不断优化和升级,许多农业机械设备向智能化方向发 展,甚至出现了无人驾驶技术,如果没有经过严格的 培训,没有经过专业的指导,农民将很难使用现代化 的农业机械设备,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农业机械的 发展。
2)乡村振兴背景下,虽然我国积极倡导农业机 械化发展,在农业生产时大多使用现代化的机械设 备。但我国国土面积较大,种植区域分布较广,许多 地区种植的农作物产品以及天气气候条件也存在较 大的差距,并且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一致,而 农业机械设备大多需要较高的资金投入,部分农业机 械设备性能以及功能并不一致,对部分农作物的适用 性较差,不能够满足农作物的实际需求。同时,部分 农业机械设备虽然能够在使用过程中收获许多种类 的农作物,但是容易出现浪费农作物和破坏土地的情 况,造成较大的财产损失和土地破坏,影响后期的农 作物种植,从而影响后期经济效益,阻碍乡村振兴进 程。此外,部分机械设备系统运转较慢,不能够满足 全天候的农业生产需求,需要不断提高相应的技术水 平,不断更新机械设备的性能,提高机械设备的灵敏 性,更好地满足我国社会群众对农业机械设备的需 求,促进乡村振兴实现。
3)我国农业机械管理方面的人才较为缺乏。目 前我国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大多选择管理、计算 机、金融等方面的专业进行学习,而较少有专门学习 农业知识和农业管理的学生。在大学生毕业后,回归 乡村、投入现代农村事业的专业人才较少,导致我国 在进行农业管理以及农业机械化工作时缺乏相应的 专业人才,不能够有效地开展农业机械化工作。我国 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科技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各行各 业都在加强创新和研发,都在不断提升科学技术,但 我国农业方面的人才相对缺乏,在进行农业机械化创 新时,专业人才匹配不足,不能够有效地根据实际的 农业生产需要进行农业机械设备的优化和创新,导致 我国农业机械化工作进度缓慢。同时,农民在使用农 业机械设备时由于操作方法较为复杂,也需要有专业 的人员进行指导,能够帮助农民熟悉农业机械的具体 操作方法,而人才的缺乏导致培训工作不能够顺利开 展,不能够针对性地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导致我国 农业发展较为缓慢,影响了我国农业的长期可持续发 展以及乡村振兴[3]。
3 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对策
3.1 加大培训力度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要结合当地农业发展的 实际情况,开展定岗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重视发展 农村经济,重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实现我国乡村振 兴战略的目标。农民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也是 农业机械化工作的主要执行者,只有不断提高农民的 知识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才能够有效推进我国农业 机械化工作。要加强农业机械设备的研发和使用,从 而提高现代农业的生产效率,更好地满足我国社会群 众的需求。而在实际的社会中,我国许多农民知识文 化水平较低,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先进的农业管理知 识,没有了解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也 不熟悉农业机械的具体操作方法。因此,相关工作部 门必须加强对农民的培训,让农民看到农业机械化的 优势,将农业机械化渗透到每一个农民的脑海中,让 每一个农民都能够积极主动地使用现代的机械设备,从事农业生产。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我国的政策向农村经济发 展倾斜,政府部门要不断加强资金和人才的投入,定 期组织农民培训工作,让专业的技术人员为农民传授 使用现代化机械设备的知识,让农民更加了解机械 设备的性能,从而更好地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现代化的 农业机械设备,实现农业机械化工作的目标。比如, 安徽地区可以根据农民的实际发展需求开展农业机 械化知识大讲堂,向农民传授使用现代机械设备的 好处,逐步提高农民对机械化设备的了解,改变传统 农民对机械化设备的认知。并以具体的机械设备为 例,详细介绍机械设备的每一个功能和机械设备的性 能,明确机械设备的具体使用步骤和操作方法,提出 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做好记录发放给 农民,让农民在遇到困难时可以根据课堂记录进行分 析和解决,让农民能够更加熟练地应用现代机械设 备,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工作的推进。在课堂中专业 技术人员还可以向农民传授一些农作物的理论知识, 明确农作物出现病虫害时的症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 法。此外,还可以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开展全 程机械化示范县的带动作用,树立榜样,大力开展农 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促进土地流转,贯彻实施我国 的农村发展政策,建设现代农业,实现乡村振兴的战 略目标。
3.2 加强校企合作
首先,要培养专业人才,提高大学毕业生的素质 和能力。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要加强校企深度 合作,要与高等职业院校特别是农业类的高校进行合 作,培养更多符合社会和时代发展要求的应用型人 才,让大学毕业生能够具有设计农机、制造农机和维 修农机的专业技能,促进农业机械的高质量发展。其 次,政府部门要加强对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当 地政府可以引进专业的技术人才,一对一地对农民进 行指导和帮助,让农民能够熟练地掌握机械设备的实 际操作方法,了解每一台机械设备的性能,从而更好 地发挥机械设备的优势和作用,推动农业机械化的 进程。
3.3 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
首先,政府部门会制定相应的优化措施,还可以 加大资金和人才的投入,如果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时 购买了机械设备,政府可以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让 农民提供购买凭证领取补贴资金,或者可以在农民购 买机器设备时给予农民优惠价格,从而有效提高农业 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再次,政府在使用补贴政策 时,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发展状况以及不同农民 的实际需要开展普及工作,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为 稳定、生产规模较大的地区,可以增大政府的补贴力 度,同时也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每一个农民都能够使 用现代化机械设备进行农业生产,逐步提高我国农业 的生产力 [4-7]。此外,相关政府部门要提高专业人才 的薪资待遇,要用待遇留人,用情感留人,解决我国 目前农业发展人才匮乏的问题。同时,政府部门要加 强建立考核制度和审查制度,明确相关工作人员的工 作情况,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对于专业技术人 员要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和财产补贴,并制定相应的 退休金政策,吸引专业人才回归农村,促进农村的全 面发展,不断提高农村人才队伍的素质和水平,推动 我国现代农业机械化工作的持续进行,实现我国农业 机械化发展的目标[8-10]。
4 小结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我 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并逐渐应用到农业生产领 域。为了更好地满足我国社会的实际需求,保证我 国的粮食安全,我国要积极开展现代农业建设工作, 要重视农业生产,将先进的机械设备引入到农业生 产中,不断扩大农业种植的面积,提高农业生产的效 率,解放农村生产力,更好地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实现人民共同 富裕。
参考文献:
[1] 朱娟芬,谢志勇.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对 策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1(23):242-243.
[2] 覃诗哲.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 题及对策[J].乡村科技,2021,12(22):34-36.
[3] 李保坤.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机械化发展对策研究[J]. 南方农机,2021,52(10):70-71.
[4] 刘芸,李丽红,卢琦,等.山西省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及空间 分异[J].中国农机化学报,2022,43(1):203-210.
[5] 李雪. 农业机械化对农业产业影响的研究 [J]. 山西农经, 2021(19):158-159+162.
[6] 黄晓彬. 我国农业机械化研究文献综述 [J]. 农业与技术, 2022,42(4):164-167.
[7] 刘玲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思考 [J].河北农机,2021(2):35-36.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机械化发展分析 》来源于《南方农机》. 2022,53(11),作者:陈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