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好。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人们的心理需求也随之增加。在乡村和都市,广场舞都有着众多的爱好者,并逐渐形成了一种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一种文化形态。广场舞的发展和人民的文化生活息息相关,需要在全民健身运动中大力开展。它的舞种和表演比较生动,又带有一种浪漫的气息,因此被广大民众所广泛地接纳,并逐步发展为新时期乡村社会的主流文化。要充分发挥广场舞在乡村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增强乡村文化的活力,促进乡村社会尽快达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目的。
关键词:广场舞;乡村文化建设;作用
0 引言
伴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人民的休闲和娱乐活动 日益多样化。广场舞是乡村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形式, 它既能满足大众休闲的需要,又能推动社会的精神文明 发展。广场舞作为一项乡村文艺节目,它是人们文化活 动的延伸,它一诞生就得到了人们的拥护和热爱。随着 我国广场舞的不断发展,它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乡村社 会的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1 广场舞的基本含义与具体的表现形式
广场舞是指以团体舞为主体,在公众的环境中,以 健身为基本目的而进行的一种表演形式。在广场舞中, 它将表演和娱乐两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不管是表演的 方式或表演的内容,都充满了激情和欢乐。一般来说, 参加广场舞的都是一些中老年人,他们的舞蹈节奏很 快,舞蹈也很容易掌握,而且没有固定的时限,他们的 表现方式也非常的灵活,可以说是一种很好的享受,而 且随着人们对身体的要求越来越高,广场舞也渐渐的被 大众所认可,并且渐渐的,这也是一种中老年的日常生 活[1]。
2 广场舞的艺术特点与乡村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广场舞蹈也随之出现,人们大多是 以娱乐为主的自发团体;以运动为主要目标,而广场舞 的节奏和动作较为轻盈、有节奏、有活力,动作多变, 不需花很大功夫就能掌握。在广场跳舞的人群主要是一 些业余的文艺团体。舞蹈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有欢快 的扭秧歌、筷子舞、太极舞、扇舞等,种类繁多。跳广 场舞是很自由的,不受时间和人力的约束,只要在广场 上演奏一曲就能跳舞。其演出方式也是灵活多变的,不 拘泥于传统的形式,其表达手法极其多样,让人眼前一 亮,并充分发挥出广场舞在乡村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广场舞是一种很普通的大众休闲方式,它的发展方 式多种多样,有广播体操,有跳舞,也有其他的,从节 目的内容上来说,大部分的广场舞都是选择了一些热门 的或者是古典的乐曲,他们的表演方式多种多样,有单 人跳舞,也有双人舞,也有多人共同参与的舞蹈,在这 个舞台上,可以表达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的观点,表 达自己的思想,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这也是一种乡村 的一种文化。广场舞的普及,让更多的人加入到了广场 舞的行列之中,因为广场舞的特殊性,一般民众都能参 加,并且广场舞也不用什么设备,只要有广场、有音乐 的场所就能跳,在农村,广场舞早已是司空见惯的一种 形式,体现了我们国家的文明正在走向普及的潮流,也 是我们的社会文化和城市文明建设的根本方式[2]。
3 广场舞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及影响
广场舞是目前我国乡村最为流行的一种乡村文化活 动。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在加强乡村文 化建设,大众意识到了广场舞对人们身体和精神的巨大 好处,从而使广场舞变成了乡村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广场舞作为乡村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优点在于: 第一,它的活动费用非常低廉。广场舞在进行和运营 过程中,并没有花费太多的人力物力,只要花费一些时 间,就可以获得一种身心愉悦的效果。第二,是大众的 需要。现代的人们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少,而广场 舞是一种群体的社会活动,它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 舞台,丰富了人们的社会和心理,为乡村文化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此可以看出,作为乡村文化的重要 推动力,它对构建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无可取 代的重要作用[3]。
而在大众文化的发展进程中,广场舞蹈的基本功能 是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我国由于老年化越来越严 重,而且缺少有效的健身方式,造成现在人们缺乏运 动,容易得病。而广场舞出现就不会造成这样的情况, 因为跳广场舞容易掌握,门槛低,每个人都能参加,能 有效地把工作之外的时间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对身体和 心理的发展都是有益的。广场舞因其种类繁多、形态多 样、参加人数众多、各年龄段、各阶层人士广泛参加, 从而使我们的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更加充实和繁荣。在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要求日益提 高,对身心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因为人们快速的生活步 调,一大批的问题如工作、家庭和健康问题也开始显现 出来。肥胖、糖尿病、失眠、精神疾病、心脑血管疾病 等都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广场舞在国内流行,并 且呈现出年轻人的倾向,就在于它的特殊的优点和效 果。广场舞既可以健身,也可以作为一种独特的舞蹈形 式,一种文化的消遣。跳舞可以让你的体能和体质得到 改善。其次,广场舞是一种具有愉悦心情、陶冶情操、 培养审美情感的独特舞蹈形态。
4 广场舞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4.1 促进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发展
广场舞是一种结合了体育和心理的健身方法,它包 含了很多的舞蹈曲目,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 身体的健康,让人的精神状态变得更好,从而让人的身 心得到充分的改善,同时也可以降低疲劳,提高体力。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年纪的增加而降低,在跳广场舞的时 候,要不断的记住不同的舞蹈和舞步,这样才能起到 刺激大脑的效果,对身体产生的正面影响也有很好的效 果。在跳舞的时候,人们会根据音乐的节奏进行一些肢 体上的运动,促进人体和大脑的功能得到调整,从而促 进人体的健康。
4.2 提高人民素养,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推进乡村文化生活,是乡村社区的一个主要目标。 而广场舞本身的传播方式、表现出的感情表达方式,对 于建设和谐的社会是非常有益的。通过欢乐的节拍、优 美的音乐以及身体的有力的摇摆,营造出一个融洽、 友好的交流氛围。广场舞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倾 听、互助、团结合作的精神,使人的综合素养得到提 高。通过方阵的交流,可以增强人们的凝聚力,增强人 们的集体力量,增强人民对美好的认识,从而形成一个 和谐的社会。以舞会友的方式,提升大众的竞技精神, 加强团体的团结,为广大参加广场舞的大众创造一个更 为广泛的舞台,使广大民众积极参加。在此基础上,构 建具有民族特色的歌舞艺术,进一步提升乡村文化的建 设和发展。
4.3 丰富农村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
乡村因条件等原因,可供其进行的休闲娱乐活动, 寥寥无几,造成了乡村文化的发展滞后。而随着广场舞 的兴起和流行,乡村人们的闲暇时间也随之增加。因为 舞蹈的旋律和舞蹈都是通俗易懂的,所以才会受到大众 的关注,并且和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比如以甘 肃省酒泉市玉门市文化馆举办的舞蹈比赛,用《张灯结 彩》之类的方阵舞蹈,以朴素的语言和旋律来调动人的 正面情感,表现出一种正面的心态。它的兴起使乡村劳 动群众的精神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它的简约、时 尚、自娱自得的特色成为了它最大的“诱惑力”。为了让 更多的民众加入进来,地方上的政府可以组织一些大型 的舞蹈大赛,让民众更加的活跃,更加的融入社会,从 而更好的发展自己的文明。
4.4 加强联系与凝聚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乡村
广场舞是我国乡村的一种文化现象,它对建设和谐 社会和文化活动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一个 很好的交流和交流的舞台,也是促进城乡女性的“助推 器”,是解决乡村矛盾的“润滑剂”。锻炼广场舞可以增 强人的表达和交流的技巧。例如,在甘肃省酒泉市玉门 市文化馆组织的一支舞蹈队伍中,30%的人表示,他们在 此过程中变得更加有信心,并且结识了很多人。20%的 受访者觉得,他们在与陌生人交流时,会觉得很轻松。 5%的人觉得,跳舞能让自己更好地适应工作和生活。 其次,广场舞为广大农村人民营造了一个紧密的纽带, 增进了村民之间的凝聚力,使村民的道德修养得到了提 升,在解决各类纠纷、协调村民之间的关系中起到了一 定的作用。例如,在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文化中心进行 的一次调研中,80%的村民认为,该村跳舞的大多是理 智、时尚、注重外表、性格比较开朗、容易与人交流的 妇女,其中50%的妇女在村子里有良好的人缘和声望; 20%的妇女热衷于公益,具有很高的吸引力。结果显示, 54%的居民对社区纠纷、家庭矛盾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
4.5 推进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体现乡村的时代内涵
对于广大的农村居民和观众而言,都具有很好的推 广和教育效果。首先,广场舞能够充分的满足人们的心 理和文化需要,激发出热情,同时也促进了她们的团队 的发展。其次,在乡村地区,民众自发的组建了一支广场舞队,还自掏腰包,购置了相应的音响,这一切都证 明了,广场舞的兴起,为乡村的乡村文化事业的发展提 供了有利的环境和动力。 广场舞是一种休闲活动,慢慢的融入到了人民的日 常生活之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我们国家经济 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在物质上获得了全方位的保 证,人的思想境界才能更好地实现。它的发展折射出了 广大农村群众精神诉求。要使农村居民的幸福指数得到 进一步提高,除了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生态,还要加 强民众的参与性,以保证乡村文化的全面发展。目前, 广场舞受到了广大的农村人民的欢迎和认同,它可以为 人民的日常生活带来更多的乐趣。在乡村文化的构建 上,广场舞发挥着无可取代的推动功能,而其中又融入 了现代的歌舞和艺术,使得它在乡村社会的地位更加突 出。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它会继续朝着多样化发展和 发展,以保证它的时代内涵,并为乡村文化的整体发展 奠定坚实的基石。
4.6 开启老年文化生活的新时代
广场舞的兴起,开启了乡村老人的新时代。通常情 况下,做一到两个钟头的广场舞运动会使身体脂肪大量 流失。还能改善人体的血液,加速新陈代谢,降低病 情。与此同时,广场舞具有较为平稳的运动强度和韵 律,能有效地避免单纯的健美操所带来的枯燥感觉,这 对于改善我国农民的身体素质很有实际的作用。广场舞 的舞者体型很可能比不上专业的舞蹈者,所选择的歌曲 可能不优雅时尚,舞蹈也不复杂,但广场舞的节奏感比 较强,而且吸引力强。因此,作为一种文化艺术的存 在,长期的熏陶,使人们的审美情趣也会得到提升。刚 开始的时候,广场舞的总数比较少,阵型比较松散,不 规范。就连舞者的姿势也不标准不规范,服装也没有独 特的规定。但广场舞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就会明显看 出舞者的审美情趣得到了培养和提高。随着舞者的技术 熟练,更容易保持姿势和阵型,服装也尽量统一。有些 舞者在跳舞时化妆,舞者会在广场上跳舞。在这个过程 中,对自己体型的规定,最后慢慢改变了他们面对日常 生活的方式,这些都表明舞者是对美的追求完美的体 现,这也是一种文明创造。
5 乡村文化建设中发展广场舞的主要途径
广场舞是一种具有娱乐活动,具有很高的适应性, 而政府的参与程度则接近于零,虽然广场舞是一种很好 的发展态势,但由于缺少管理,也会出问题,成为累 赘。实际上,诸如广场舞占用体育场所,广场舞的音乐 变成噪声,引发公众愤怒等问题时有发生。要搞好广场 舞,必须从根本上思考问题,并通过切实的办法来克服 这些问题,使之在乡村文化中起到应有的应有的效果。 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有关部门要强化对跳舞的安全监管,与人民 保持密切的接触,并制定相关的控制办法,以保证跳舞 活动的安全。有关部门要给予广场舞表演的空间,要确 保在公园或广场上的演出场地宽阔,占地面积大,而且 将表演场地与其他场地分隔开来。让这两项活动的行为 彼此都不会造成影响。
第二,要建设高素质的队伍,光靠对广场舞的激情 是远远不够的。要加强他们的舞蹈素养,不但要培养他 们的艺术素养,更要培养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同时还 要保证不在影响到其他人的日常生活和不妨碍周边人们 日常出行的情况下进行舞蹈。
第三,是要有鲜明的特点。要做到多元化、独具特 色,既要在形式上,又要在要素组成或其它各环节上, 保证舞蹈动作不能松懈,要勇于创新,保持精神和文化 的根基。使广场舞对乡村文化活动建设有着实际意义。 为此,可以通过一些艺术专家重新编写和训练,使其适 应新的民俗舞蹈。总之,跳广场舞一定要有特点。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在乡村地区,广场舞业已形成一定 规模,并积极引导人们外出参与到室外锻炼中去。老年 群体是体育健身运动的主要群体。这些体育项目的兴 起,不仅为乡村老人提供了丰富的休闲活动,也为改善 了当地居民的素质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在当前的发展阶 段,必须大力发展乡村舞蹈的基本功,以促进乡村的乡 村文化建设,使乡村的乡村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并充 分利用乡村休闲活动,让农村的娱乐生活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新影.广场舞在农村群众中推广的意义和途径[J].大众文 艺,2019(12):5-6.
[2] 刘红丽.如何抓好农村广场舞的推广工作[J].办公室业务, 2018(18):39.
[3] 杨秀春.广场舞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传媒 论坛,2018,1(12):176.
作者:王 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