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文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综合职称论文

畜牧养殖中饲料安全问题的探讨

来源:职称论文咨询网时间:所属栏目:综合职称论文

  

摘 要: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畜牧养殖一直是经济发展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提高当地经济收入、满足供应畜牧业生产需求、提供绿色健康畜牧产品的根本。与此同时,畜牧养殖中的饲料安全问题始终让人堪忧,饲料不安全,畜牧养殖的动物就会存在健康隐患,随后便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养殖问题。

关键词:畜牧养殖;饲料安全;措施;养殖技术

Abstract: For a large agricultural country like China, animal husbandry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par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which is the foundation of improving local economic income, meeting the production demand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providing green and healthy animal husbandry products.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blems of feed safety in animal husbandry have always been worrying people. When feed is not safe, livestock breeding animals will have health risks, and then there will be a variety of breeding problems.

Keywords: animal husbandry; feed safety; measures; breeding technology

畜牧养殖中饲料安全问题的探讨

本文首先强调了饲料安全的重要性,然后结合当前情况,分析出目前的饲料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养殖人员卫生常识不足、饲料生产者和畜牧养殖者职业素质有待加强、管理者的理念不符合饲料安全要求、经营管理模式还不够完善以及自然因素的相关影响几个主要方面。通过对问题的深入探查,提出了想要解决畜牧养殖中的饲料安全问题就要提高养殖工作人员的卫生安全意识,提升生产者和养殖者的职业道德素质,管理者应该转变经营管理理念和完善管理模式,以及要想让饲料安全有健康全面的发展,还需要积极推广饲料新技术等可行性对策。

1饲料安全的重要性

现代畜牧养殖过程中,饲料是必不可缺的一部分,所养殖的动物以饲料为食,人又以所养殖的动物为食,这也就意味着饲料安全间接影响了人们的食品安全,只有喂食安全的饲料,人们才能吃到健康安全的畜牧产品。纵观历史,人类和动物许多疾病的来源都是“吃出来”的,例如广为人知的禽流感、疯牛病、非洲猪瘟等,都是因为饲料不安全所引发的问题。不仅是我国,全球范围内所有的畜牧养殖业都对饲料安全问题十分重视,畜牧业为人们提供的诸多动物、水产等畜牧产品,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每年的养殖产量也在不断增加,与此同时饲料的年产量需求也越来越大。在这个过程中,几乎所有的畜牧养殖管理人员都想要采用品质上乘、安全可靠的饲料产品,但一些饲料生产者一味追求利益,在生产饲料时不注重产品安全和产品质量,将劣质且存在安全隐患的饲料出售给养殖者,导致养殖者的产量降低,畜牧产品的质量下降,畜牧产品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多[1]。无论是从饲料本身的质量,还是畜牧产品的品质,亦或是人们的生活品质和食品安全角度来看,解决饲料安全问题还要从饲料的来源、加工处理和饲喂等多个环节入手,把好饲料喂养的每一关,才能保证整个过程中的饲料安全性,食品安全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而只有在每个环节和关口都严审不怠,环境绿色安全、畜牧产品安全质量和人身的健康才会有所保障。

2畜牧养殖中饲料安全存在的问题

2.1卫生常识不足

在保障畜牧养殖饲料安全的过程中,各个环节参与人员的卫生常识不足,都有可能会影响到饲料的品质和安全,其问题的根源在于,参与生产、运输、储存和饲喂的工作人员的饲料安全意识薄弱,在工作过程中没有认识到保障饲料安全的重要性[2]。例如在生产环节使用劣质材料,在相关工艺环节不注重场地消毒和保持卫生等;在运输环节没有严格按照运输要求来,将饲料当做是普通货物来运输,导致途中饲料被污染,滋生出细菌等;在饲料的流通过程中,畜牧养殖者一味追求高效率和高利益,将畜牧产品的品质抛诸脑后,在明知道饲料质量有问题的情况下还进行使用,或是在使用过程中不按照使用要求来保存和管理,导致饲料中出现大肠杆菌和沙门氏杆菌等。动物或水产吃下这些饲料,其健康问题必然会出现问题,即便是一些隐藏的问题,畜牧产品也只是一具不健康的生命体。这样的产品一旦出现在市场中,危害可大可小,后果也可想而知。

2.2生产者生产制造存在问题

在畜牧养殖饲料生产企业中,不乏一些投机取巧、职业素质低下的企业和生厂商。当前的饲料生产过程基本已经实现了机械自动化,一些投机取巧者会使用四环素、青霉素等抗生素类的药物防治动物传染疾病,动物在吃掉含有抗生素类药物的饲料后,抗生素会残留在体内,而人体在吃掉这些畜牧产品后也会吸收一部分的毒性;有的生产者吹捧自己的饲料能够养出品质更好的猪,实际上是在饲料中加入了克伦特罗(兴奋剂的一种),猪在吃掉含有盐酸克伦特罗的饲料后瘦肉成分会更高,与此同时它们的身体里也会含有大量瘦肉精,人在吃掉这样的猪肉后可能会中毒,出现头晕、恶心、心跳加速、体温升高等诸多不良反应[3]。还有一些生产者在上岗之前没有经过综合的培训,缺乏饲料生产的常识,在生产过程中没有确定科学的流程,在选择原材料时敷衍了事,在添加物的选择上也没按照科学的配比,导致生产的饲料质量不合格。甚至有一些缺乏职业操守的生产人员,还隐瞒事实,一味追求绩效,对饲料存在的缺陷视而不见,还将含有农药残留或是质量不合格的饲料产品投放到市场中正常售卖,以此谋利。

2.3经营管理理念有偏颇

在畜牧养殖的饲料安全过程中,参与主体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饲料生厂商,一个是畜牧养殖单位。从饲料生产商角度来说,其经营理念就是为了提高饲料的产量,缩短交货时间,而忽略了畜牧养殖饲料的安全生产,并不重视饲料的质量。另一方面,其只关注饲料产量和生产周期也仅仅是为了满足老顾客的需求,没有在经营发展过程中想到要如何以饲料产品质量吸引新客户,由此导致市面上流出的饲料安全水平都不高。从畜牧养殖单位的角度来看,一些养殖单位的经营理念还十分传统,没有随着社会和技术的发展与时俱进,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理念,缺乏现代化的发展眼光。有的企业为了降低养殖成本,购入质量差价格低廉的饲料,有的明知饲料中掺入了激素类或抗生素类药物,但为了让动物或水产长得更快,依旧用这样存在安全隐患的饲料。有的养殖单位即便购置健康安全的饲料,但由于管理意识松懈,没有用科学的方法储存好饲料,导致饲料在中途变质。可见,要保障饲料的安全,其两个参与主体的管理理念都会对它造成较大的影响,生产企业和畜牧养殖单位的管理理念偏颇,都会导致畜牧养殖业往不利的方向发展。

2.4经营管理模式不完善

饲料安全问题不仅是饲料本身的问题,还存在饲料存储的整个环节中,都要引起关注。这也就意味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中需要涉及到多个环节和步骤的监管。一些饲料生产企业的管理模式不完善,在原材料的采购、饲料的加工、后期的包装和运输过程中都没有得到较好的监督和管理,导致其中一个或多个环节出现问题,所生产出来的饲料安全性让人堪忧。在采购原材料时,企业没有制定相应的采购标准或没有配备专门的监督人员,导致饲料的原材料较为劣质;在饲料喂养过程中,没有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导致部分饲养者在饲料中添加了药物或激素,破坏了饲料本身的成分;在保存管理过程中,没有制定严格的储存制度,导致饲料变质等;在后期对饲料处理过程中,剩余的饲料残渣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导致环境被破坏,造成另一方面的安全风险出现等。

2.5自然因素

随着我国工业化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自然环境也遭受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这些因素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对饲料原料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环境的污染会使得饲料中存在一些有毒物质,如生物碱或是有毒蛋白等;在被污染的环境下储存管理不当会让饲料受到微生物的污染等[4];此外近些年来转基因饲料的出现,虽然看起来对动物本身的生长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例如将欧洲乳牛的品种经过转基因改良让其能够产出更多的牛奶等,看起来是一件十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好事,但实际上人食用转基因欧洲奶牛之后身体会引发一些炎症反应。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影响饲料安全的微生物主要是通过水、空气和排泄物等途径对其造成污染,而转基因饲料则是在无法估量不良影响的情况下间接对人体造成伤害,畜牧养殖业的最终目的还是保障人体的健康,排除自然因素对饲料安全的影响也是极为关键的部分。

3畜牧养殖中饲料安全问题的可行对策

3.1提高工作人员的卫生安全意识

提高工作人员的卫生安全意识,主要从意识和知识两个方面入手。在强化安全意识方面,畜牧养殖单位可以通过加强企业内部畜牧养殖业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入手,让工作人员意识到畜牧养殖业中对于保障饲料安全的相关规定,通过向工作人员灌输工作过程中必须了解的规章制度,从根本上让工作人员将饲料安全问题重视起来。此外企业还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贯彻落实现代化养殖理念的推广,定期对人员进行培训和展开畜牧养殖业安全检查,保证养殖单位始终都将饲料安全放在一个高度重视的问题上。在加强知识普及方面,畜牧养殖单位可以定期组织专题培训,促进文化和技术知识的交流,提高养殖人员的整体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在培训结束后还要定期进行畜牧养殖知识和制度的考核,对于考核不通过者要进行严格处罚,全面提高畜牧养殖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最大限度消除饲料卫生安全隐患。

3.2提升生产者和养殖者的职业道德素质

畜牧部门还要督促畜牧养殖业的生产者和养殖者,提升其职业道德素质水平,首先,无论是生产者还是养殖者,都要对其进行饲料安全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养殖意识,无论是生产、存储还是使用和处理饲料,都要秉承绿色健康的理念,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将正确的养殖理念通过具体的行动表达出来。其次,要为生产者和养殖者树立一个科学的价值观念,让其明白饲料安全的重要性,消除其职业道德中会对他人造成伤害的部分。可以通过民主监督的方式,积极监督生产单位生产饲料的行为,监督者及时进行举报;也可以采用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对生产者所采用的原材料、养殖者使用饲料的方法进行抽查,保证饲料生产和使用的各个环节都能严格按照步骤开展。

3.3转变经营管理理念

涉及畜牧养殖饲料安全的单位主体主要有饲料生产企业和畜牧养殖单位两个,两者都会存在经营管理理念有偏颇的问题,因此无论是哪一方,都需要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及时转变经营管理理念,回到正常的生产经营轨道上。从饲料生产企业角度上来看,要转变经营理念首先要认识到生产安全饲料的重要性,在生产饲料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严格把关,无论是原材料采购、饲料生产还是后期包装验收等过程,都要符合相关标准。生产车间的问题也要引起管理者的重视,不能因为这是给畜牧产品吃的食物就懈怠,要时刻牢记饲料中所含有的有害物质最终都会被人体吸收,对动物和水产有害的饲料就是对人体有害的原料。从畜牧养殖单位的角度上来看,养殖单位要做好一个长期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肩负起自身的行业责任,将市场秩序放在首要位置。选用品质较好的安全饲料,在使用和存储过程中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进行。相关政府部门要鼓励生产者和养殖者在正确的道路上经营发展,加强对两者的监督和管理,对于违法违规者要严惩不贷。

3.4完善经营管理模式

完善的经营管理模式需要政府部门政策上的支持,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强监督,制定相关的法律规定,保障畜牧养殖行业的规范化。同时不能让各项规定流于形式,要不定期对养殖生产单位的操作、行为和所使用的饲料进行抽查,在检查监督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同时也不断完善自身的管理规定。

3.5积极推广饲料新技术

好饲料不仅能够改善饲料安全问题,消除饲料安全存在的隐患,还能够在不断推广新技术的过程中影响消费者的理念,引发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我国对畜牧养殖饲料安全的研究一直在持续进行,并且有了很大的突破,新技术下新产品的出现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饲料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饲料的品质有了大幅的提升,畜牧养殖的质量也越来越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就会往更好的方向发展。因此积极推广饲料新技术,必然也能从一定程度上解决畜牧养殖中饲料的安全问题。

4结束语

我国一直倡导绿色产品理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更加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保障饲料安全是一项困难又复杂的工作,只有管理好每个参与主体的行为,对原材料采购、生产、运输、储存、处理等每一个环节进行控制和监督,才能让饲料安全达到要求,人们才能享用到更安全、健康、放心的畜牧产品。

参考文献:

[1]巴合提古丽·阿斯吾汗.关于畜牧养殖饲料安全性的分析[J].农家致富顾问,2020(8):140.

[2]刘攀峰.畜牧养殖中的饲料安全问题及解决对策[J].禽畜业,2020,31(5):32.

[3]钱坤,王敬,任连泉.畜牧养殖中饲料安全隐患的影响因素及其防控措施[J].新农民,2019(19):51-52.

[4]蒋亚军.畜牧养殖中饲料安全问题及对策[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9(14):87-88.

作者:邱凤琼

相关文献:畜牧养殖中饲料安全的改善措施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