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文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综合职称论文

绿色经济理念下建筑垃圾的治理研究

来源:职称论文咨询网时间:所属栏目:综合职称论文

  

摘要:近年来,环保理念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国家对城市环境的治理力度进一步提升,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断增多。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城市建筑垃圾的危害,其次探讨了建筑垃圾的处理方式,最后介绍了治理垃圾应用绿色经济理念时,需在源头上减少建筑垃圾、实现垃圾资源再利用、注重建筑垃圾分类、提升管理水平、引进先进技术与垃圾循环利用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绿色经济理念;建筑垃圾;治理手段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ly analyzes the hazards of urban construction waste in my country, and then discusses the disposal methods of construction waste. Finally, when applying the concept of green economy to waste man⁃ 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reduce construction waste at the source, realize the reuse of waste resources, and pay attention to construction waste and specific measures for classification, improvement of management level, intro⁃ duction of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waste recycling.

Key Words: green economy, construction waste, treatment

绿色经济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的发展变化日新月异,但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建筑垃圾的产生逐渐增多,在环保与绿色经济理念的要求下,对其处理的方式需进一步改变。建筑垃圾对城市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影响,一旦处理不好将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会威胁大众的身体健康,因此,需要对建筑垃圾采取有效措施,将其分类管理并实现循环利用,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1建筑垃圾的危害性

由于建筑垃圾日渐增多,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进行堆放,其中的化学材料渗透到土壤当中时,对土地的质量造成严重损坏。目前我国处理建筑垃圾的技术刚步入初级阶段,在垃圾治理方面的工作尚未成熟,经验较少,所以处理建筑垃圾的方式以传统的填埋为主。根据资料统计,我国一年产生的建筑垃圾在4亿t以上,按照我国的土地面积平均来算1m2就有1.6t的垃圾堆放。如将其进行全面填埋,将耗费我国大量的土地资源。与此同时,填埋处理建筑垃圾的方式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极大降低了土壤质量。因建筑垃圾中有沥青与有害金属等威胁性材料,一旦渗入到土壤中,将破坏土壤中的营养成分且形成严重污染,若人类在被污染的土地上进行生产生活,将会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在城市建设时,会使用多种材料进行装饰,因此,建筑垃圾的种类繁多,且垃圾的形状与使用的状态各不相同,若不对其进行处理,将会造成大面积的污染。我国部分地区的垃圾治理可能还未受到重视,造成建筑垃圾随意堆放的现象。当其处于露天环境或经阳光长时间暴晒后,若城市内发生降雨,垃圾中的混凝土会发生一系列反应,将改变土壤的酸碱性质。当应用于建筑的石膏与雨水结合时,其中的有害物质将通过雨水流入土壤与河流中,甚至对海洋与湖泊造成污染,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1]。另外,建筑材料中有大量的粉尘,垃圾处理时,粉尘极易进入到空气当中。尤其在遇到大风天气时,在空气中大量的粉尘,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空气质量,导致空气质量差甚至引起雾霾天气。

2我国建筑垃圾处理现状

我国建筑垃圾处理技术与先进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例如,目前在江西省各城市建设中所使用的材料一般刚过质量标准的及格线,并不注重建筑材料的环保性能。在建设施工时,大多采用人力进行操作,在此过程中,一定程度上会出现浪费材料的现象。江西省目前处理建筑垃圾的主要方式包括焚烧法、填埋法与露天处理法。焚烧法因对环境危害较大,使用相对较少。露天处理法使用范围广,江西省70%的建筑垃圾都是经过露天处理,填埋法大概能够处理20%左右的垃圾。三种建筑垃圾的处理方式都对环境有着不可逆的伤害,处理技术的落后直接影响了处理手段。另外,我国对建筑垃圾治理的重视程度起步晚,尤其是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例如,在江西省进行实际处理垃圾时,因技术落后需向其他先进地区购买新型设备,实现本省垃圾处理技术的进步,设备因融合了先进的科技成果,需要花费大量资金购入。使用购买的设备进行建筑垃圾处理时,能够将建筑垃圾进行二次加工形成循环利用的模式,但经过加工处理的建筑材料远高于江西省市场价格,处理建筑垃圾企业在此过程中投入生产成本过高,考虑到本省的实际经济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发展。与此同时,江西省各县市之间的经济竞争也使得建筑垃圾处理受到阻碍。个别城市为了最大程度提升经济效益,在急速扩张城市化建设的同时,忽视对建筑垃圾的处理,在此项目上不愿投入资金。在江西省各城市发展的同时,建筑垃圾随意堆放,对其治理更是不科学严谨,严重阻碍了江西省的城市发展进程与建设质量[2]。

3建筑垃圾治理中应用绿色经济理念的主要措施

3.1在源头上减少建筑垃圾

在建筑垃圾处理时,应遵循无害化与循环化的原则,制定一套具体的治理方案,并根据城市具体情况进行调整。针对规划方案,需注意其执行性与长久性,保证其能够有效处理建筑垃圾。在城市建设时,各相关部门应保持减量化的原则,尽量简化设计环节与流程,在不影响美观的同时,从建筑垃圾生产的源头上进行严格控制,以实现减轻垃圾治理量的目的。另外,在建筑企业生产材料时,应将环保材料应用于生产环节中,例如,将对生态环境污染较小的再生沥青与新型混凝土投入使用,通过减少建筑材料的沙砾与灰尘,提高城市的空气质量,并通过使用环保材料控制建筑垃圾产生的污染。对建筑材料进行一系列的改良,将其进行充分利用,将改良后的建筑材料应用于建设时,不仅能够促进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也利于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造成我国建筑垃圾生产量大的根本原因是疏于管理与生产工艺落后,目前,建筑材料的质量低且环保性能差,所以在进行城市建设施工时,需提高其管理能力与技术水平。建设的实际成本与建筑垃圾治理有着密切联系,从建设的源头进行把控,能够有效降低建筑垃圾带来的危害。

3.2实现垃圾资源再利用

在绿色经济理念下的垃圾资源化利用是指将先进的生产技术应用于改变建筑垃圾性能上,通过成分改变,达到二次利用的目的。要将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再利用,需通过先进的物理或化学技术手段,使垃圾实现资源化利用。建筑垃圾的二次使用,能够有效减少资源浪费的情况,建筑垃圾的种类较多,实现再利用的手段各不相同。例如,对建筑废弃材料处理时,包括废砂石、废土与废砖等,应通过再生集料的处理手段,将其二次利用,使用此种加工方式,能应用于景区内的人造景观,也可将其投入于路面铺设当中,在建筑的非结构承重体中使用。当建筑废弃材料的混凝土与砂浆处于湿润状态时,可采取还原技术,将其分解为泥浆与石砂再利用,也可通过其他技术将混凝土与砂浆变成块状,直接用于工程建设当中,建筑垃圾中有大量的金属物质,可以将其进行回收,通过熔炼技术实现资源化利用,使用熔炼可将其制成用于工程建设的钢材。对于废弃玻璃的处理能够带来极大回收利用效益,可对其使用简单的粗磨技术,成为再生集料后可再次用于建设工程的施工中,也可以使用细磨技术进行加工,在制作混凝土时代替细沙作为细料,使用玻璃细料制作成混凝土,此混凝土的性能远强于细沙混凝土,尤其是在抗压能力上,较普通混凝土的抗压能力至少提升20%。

3.3注重建筑垃圾分类

建筑垃圾的种类千差万别,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垃圾治理的难度。因此,针对垃圾成分不同进行分类,能够有效减轻处理垃圾的工作量。在建筑垃圾分类时,应在垃圾产生之前就制定一套完善的分类体系,结合城市发展的特点与实际情况,避免出现垃圾生产过多导致分类工作不理想。建筑垃圾的分类要达到积极效果需减少实际工作中的复杂环节,分类人员应与建设单位取得联系,通过及时沟通对建设施工现场产生的建筑垃圾情况进行初步了解,并对其分类回收,统一堆放与处理。此方式一方面能够极大提升建筑垃圾分类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降低了垃圾治理的成本。另外,垃圾处理部门在制定分类制度时,除了要压缩生产成本与降低分类难度外,还应要求建设单位与分类人员在实际工作时,严格遵守分类规定,确保建筑垃圾的分类制度能够真正落实到基层建设当中。全方位促进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对分类处理严格要求,在区分好垃圾的种类与材质后,进行分类堆放,利于垃圾资源再利用工作的快速衔接,确保垃圾治理工作各环节的顺利进行。分类工作是建筑垃圾处理中的关键环节,能够直接影响垃圾治理的效果。在分类人员实际工作时,应根据建筑垃圾的具体成分与材质外形进行针对性分类,若此环节的工作落实不到位,将延长集中处理的时间,处理人员需花费大量的精力对其进行分拣,一定程度增加了垃圾治理的成本[3]。若将此环节提前于建筑垃圾生产,将有效提高分类效率,在进行实地施工现场工作时,可使用异地分类的方式,将生产出的建筑垃圾移至空地进行集中分类,为建筑垃圾的资源再利用提供了基础保障。

3.4提升管理水平

全面提升垃圾处理的经济效益,是绿色经济理念有效体现,为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需对建筑垃圾处理能力与方式进行综合创新,以适应现代化城市建设发展的需求。建筑垃圾治理人员应提高对绿色经济理念的认识,通过深入了解其基本内涵,逐步将此理念渗透到实际工作当中。在对建筑垃圾进行具体管理时,应从长远角度看待垃圾治理发展,结合城市的实际问题,全面渗透绿色经济理念,将其作为城市建筑垃圾的根本思想,通过遵守垃圾处理的基本原则进行管控,实现降低垃圾产量的目的。与此同时,加大对建筑垃圾资源再利用的监督,全面提高处理垃圾的效率。通过对先进技术中经济价值的具体研究,不断挖掘其对建筑垃圾的处理技术与能力,在鼓励垃圾资源二次利用的同时,确保建筑垃圾处理能够实现最大效益。另外,当前的法律法规中对于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管理相对较少,首先,应加强立法,使得处理垃圾时能够严格按照法律执行,提升垃圾资源再利用的效率;其次,对城市建设中出现的建筑垃圾落实个人责任制,提高垃圾治理水平;最后,在建筑垃圾的治理过程中,应对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化处理,建立全方位的监督体系。

3.5引进先进技术

在建筑垃圾处理时,相关人员应注重对新型设备的使用,通过科学的生产技术,提高建筑垃圾治理效率,保护生态环境。例如,在处理成分复杂的废弃材料时,可使用终端产品将建筑垃圾进行有效处理,通过对垃圾的物质能源转化进行再利用。同时,实时关注国内研发的新型垃圾处理技术,使建筑垃圾的再处理范围能够更广。建筑垃圾处理部门应结合城市具体情况,对新型技术进行科学引用,通过大力推广实现对建筑垃圾的进一步处理,以提升城市的环保力度。在此过程中深入贯彻绿色经济理念,促进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另外,建筑垃圾的种类多样,其成分相对繁杂,若处理不当,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在垃圾治理时,相关工作人员应注重提高对新型处理技术的研发,以提升垃圾资源再利用的能力。

3.6垃圾循环利用

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是指经过简易工序进行处理,通过设备对垃圾进行简单加工后,应用于建造工程时,直接当作循环物料来使用,该方法具有简单、高效的处理优势,并在发达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垃圾处理时,应将新型科技有机融合到垃圾处理技术上,并加强管理,通过制定完善的管理措施,提高垃圾的循环利用效率。经过新型设备将垃圾处理好后,可再次应用于城市建设工程当中,将建筑垃圾进行循环使用,能够极大降低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循环使用符合环保理念,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通过对建筑垃圾循环使用的大力推广,可增加先进理念影响的范围。由于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需要相关部门对此投入一定资金,这是新型技术的研发基础。就目前我国建筑垃圾资源管理来看,垃圾的回收利用方式虽然单一,但有很大的上升空间[4]。因此,有关垃圾管理部门应提高对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的重视,并使用多种手段对先进的垃圾循环技术进行推广,加快垃圾回收利用的速度,以促进建筑垃圾处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4结语

为减少建筑垃圾对城市发展的阻碍,需明确其对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危害,确保不污染土壤与水源的条件下,进行治理工作。与此同时,生产单位应深入了解绿色经济理念,在其要求下生产建筑材料,将环保理念深入贯彻到实际工作当中。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对建筑垃圾进行循环利用,并通过先进技术将垃圾处理实现资源化,全面了解不同垃圾的特点,并进行针对性处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少燕.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多元协作性治理研究[J].粘接,2021,45(01):171-174.

[2]许斌,韩冰.建筑工程新型绿色施工技术应用及节能环保方法探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1(11):85-86.

[3]易长龙,彭梦龙,刘颖.浅谈建筑垃圾的再生混凝土应用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21(11):7-8.

[4]王群.关于建筑垃圾的有效控制与资源化利用的对策研究[J].房地产世界,2021(21):6-7+11.

作者:罗 珺 郭小萃

推荐阅读:绿色经济理念下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