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文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职称论文范文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的意义及管理措施

来源:职称论文咨询网时间:所属栏目:职称论文范文

  

  摘 要: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设施,大力发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势在必行。本文在阐述了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工程建设;必要性;管理措施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的意义及管理措施

  农业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是农业发展的命脉,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设施。因此,要强化对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的重视,结合具体情况,优化管理措施,保障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1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的意义

  1.1优化水资源配置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大力建设,可以保障农业生产过程中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对水量进行均衡分配,保障农田得到充足的水源,促进农业生产高质量发展,增加农业产量,并有效推进节水灌溉技术,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1.2强化环保效果

  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环保性能,使农业生产中对农药、化肥的合理使用,并对农业水源进行有效改善,促进地下水位的动态平衡发展。

  1.3抗涝防旱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可增强农田的抗自然灾害能力,促进农业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我国水资源储量虽然丰富,但是人均淡水量较少,加上气候变暖、自然灾害增多,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危害[1]。加强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可强化对自然灾害抵抗能力,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2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工程建设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

  多数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过于盲目,缺乏明确的目标方向,加之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技术含量高,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要在专家认证下编制合理的施工方案,保证各环节工作顺利有序进行。但实际上部分地区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重复建设,半成品频繁出现,不仅影响到工程总体质量和效益,还会导致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秩序混乱,为工程埋下一系列隐患。农田水利灌溉建设标准普遍不高,工程建设资金多数是由乡(镇)政府和民众自筹,但资金到位速度缓慢,不可避免的降低农田水利灌溉建设标准。工程建设任务完成后,部分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由于粗放型的管理模式,造成不同程度的资源损耗,未发挥工程效应。

  2.2资金短缺

  受地区经济层面的限制与影响,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地方政府所能够调用的流动资金较少,导致在开展农田水利灌溉的过程中存在维护工作不足、设备应用限制严重或者是管理制度难以落实的情况,灌溉系统的运行效率无法保障,农业发展自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2.3管理制度不完善

  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管理责任不明确,导致相关部门缺乏责任意识,对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缺乏有效管理,经常出现推诿责任的问题,导致工程问题得不到有效处理。没有制定科学有效的监管制度,往往出现乱挖沟引渠、随意破坏灌溉工程的现象,不仅不利于农业灌溉,而且增加了工程运行危险系数。管理经费不足,影响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工程的维修、管理效果。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地区的井灌区管理滞后,由于机井权属划分模糊不清,导致运行管理水平差异较大,为工程埋下了一系列隐患;部分水井由于运行年限较久,设备老化、破损严重,缺少充足资金支持维修工作开展;机井分布失衡,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不高,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工程总体效益。

  2.4配套工程不完善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过程中未能整合资源、完善配套的工程,部分灌区灌溉工程是土渠运行,可能出现渗漏水情况。尤其是多年养成的大水漫灌习惯,会加剧水资源损耗,影响水资源利用率和区域经济发展。灌区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年久失修,配套设施不完善,不可避免导致部分设备设施磨损、老化,即便到了报废年限仍然继续使用,不利于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积极效应的发挥。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多数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是20世纪60—70年代建设,受限于当时的施工条件限制,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情况,配套设施不完善,极大地降低了工程总体效益。部分小型泵站长期运行下,机泵老化,防渗渠道破损或堵塞,由于管控不当可能出现弃用的情况。

  2.5规划设计能力不够

  相关部门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考虑到不同因素的存在,要针对当地的经济发展现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工程技术手段以及灌溉用水需求等进行全方位的考量,以此来确保工程质量能够达到预期标准。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有关农田水利建设中并没有对这方面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认知,建设目标不明确,工程隐患频发,对农业地区的经济建设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究其原因,是因为相关部门在进行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并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管理,整个建设过程过于表面化与形式化,系统建设水平有限,后续的工程应用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不仅如此,在进行农田水利建设的过程中,倘若存在着规划不完善的情况,同样也会引发资源分布不均衡的情况,既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导致水质下降,同时也会对农业生产用水产生较为不利的影响。

  2.6管理机制不健全

  管理不仅包括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监督管理,还包括水利设施运行维护的管理。在施工过程中,不同的地域、环境以及施工队伍等有着不同的水利设施建设方法。大部分农田水利设施投资较少,运行模式单一,没有形成一套规范的施工标准,再加上施工监管的失效,工程质量没有可靠的保证。在水利设施管理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水利设施被盗的情况,如与水利相关的变压器等电力设施被盗,从而造成水利设施无法工作,农业灌溉不及时,最终影响农业生产。

  3加强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的措施

  3.1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大力推广多样化的节水灌溉技术,并结合当地的气候、地形、土质等因素,鼓励农民自觉选择合适的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微灌等,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此外,加大节水灌溉工程资源投入,政府不仅要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给予财政支持,监理专项管理资金,还要鼓励农民结合自身需求进行自主投资,为节水灌溉技术的全面推广和应用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优化工程管理和产权分配,推行产权到户,提高农户对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的积极性。结合实际情况,建设灌溉用水协会,对灌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和完善,强化工程管理公开化,对水费的收取、使用等信息进行公示,增加农民的信任[2]。

  3.2明确管理责任,提高工程水平

  结合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工程特性,提高人员对于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增加投入力度,落实责任到实处。在认识到农田水利灌溉工程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升工程管理水平,为农田水利灌溉工程高质量运行打下坚实基础。持续深化改革,尤其是要注重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商业化模式应用来鼓励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投入到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领域;完善工程建设机制和管理机制,建立完善的农业灌溉水源保护和排放设施,明确农民在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中的责任,提升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水平。

  3.3加大资金投入

  充足的资金是保障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工程有效建设和优化管理的重要基础。要积极拓展资金来源渠道,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政府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并对相关灌区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要综合利用多样化的媒体信息技术,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3],为老旧工程改造以及灌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充足资金。此外,要制定严格的资金管理机制,健全金融制度,建立灌溉专项资金,优化资金分配,促进农田水利工程的大力建设和有效管理。

  3.4合理规划,规范实施

  结合不同乡(镇)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编制合理的工程规划,确保规划的工程可以起到应有的积极效应,实现水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修建小泵站、小水池和河道拦蓄等水源工程,对下游水库设施维修加固处理,适当的扩大水浇面积;做好流域与河道综合治理工作,实现水土资源有效保护与利用;加强机井设施建设,完善维修设施,大力推动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和发展;对河道沟渠定期处理,完善排水设施;针对性建设调水工程,便于实现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4]。

  3.5加强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维修管理

  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的定期维修管理,并加大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认识到保护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重要性,避免为了谋取私利而对灌溉工程随意破坏;要强化对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的优化管理,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登记造册,并绘出工程分布图,对其进行分类管理[5]。针对重点工程设施,安排专人管理;积极推广现代化管理技术,并培养专业化人才,加强对现有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培训,提升其管理水平,促进对新技术和新知识的应用。建立长效化的管理机制,促进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稳定运行。对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定期检测和维修,及时发现破损、老化现象,并进行维修、更换,避免带病使用,减少维修成本。通过全方位的管理,规范工程建设和管理,为农田生产活动顺利有序开展提供坚实保障。

  4结语

  在现代农业发展背景下,国家高度重视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应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们认识到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制定科学的工程管理制度,加强维修管理力度,完善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对农田水利产权进行有效划分,提升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与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比拉力·艾则孜.农田水利灌溉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5,35(16):57.

  [2]廖加宾.浅析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J].民营科技,2014(10):193.

  [3]李常青,李强,李忠锋.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工程现状及改进措施[J].南方农业,2014,8(27):90+92.

  [4]辛淑丽.论述农田水利灌溉设计与节水管理[J].民营科技,2014(7):244.

  [5]延淑峰.农田水利基础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4(6):146.

  作者:张应涛

  推荐阅读: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