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玉米种植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是影响玉米产量的关键所在,本文将结合新疆的气候情况,对玉米种植管理工作、病虫 害防治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效种植;病虫害防治;玉米
病虫害问题是玉米种植中的常见问题,病虫害对玉 米的生长有较大影响,不仅会导致玉米生长速度缓慢, 还会影响玉米果实质量。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是保证玉 米质量的重要手段,农民在种植过程中要做好病虫害防 治工作,减少玉米病虫害的发生。
1 玉米高效种植技术
1.1 玉米种植选种
玉米选种是玉米高效种植中重要的环节,种植人员可 以根据之前的玉米种植经验选择玉米品种,玉米品种抗倒 伏、抗病虫害的效果要较强,在遇到暴风、暴雨等气象灾 害时,避免玉米出现大面积倒塌的情况。玉米具有较强的 抗病虫害能力,能够有效提高玉米的质量及产量,避免病 虫害影响玉米正常生长。种植人员也可以选择口碑较好、 品牌信誉度较高的优质玉米种。种植人员在选择合适的 玉米品种之后,要对玉米品种进行筛选,空粒玉米种、 残粒玉米种以及干瘪的都不能进行玉米种植[1]。玉米种子 在筛选完毕之后还要经过催芽处理,将玉米种子放置在 21℃~26℃的温室内,在催芽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就要 对玉米种子进行翻动。促进玉米种子的发芽。
1.2 选择玉米种植地
玉米种植地要选择相对平坦的土地,并且要对种植 地中的土壤进行检测,确保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含量较 高,能够满足玉米的生长需求。如果土壤中的营养成分 不足,种植人员可以选择施肥、灌溉等方式,补充土壤 中的营养元素。种植人员在耕地时,可以使用农耕机械 设备进行,能够有效提升农耕效率,加快玉米种植进 度。耕地的深度一般在30cm左右,在进行一次耕地之 后,如果土壤的松软度没有达到种植标准,种植人员可 以选择进行深度松土处理。
1.3 进行科学玉米播种
种植人员要根据当地气候、环境选择合适的时间进 行玉米播种,一般玉米播种的时间在清明节前后进行。 部分地区除了种植秋季玉米,还会选择种植夏季玉米, 夏季玉米种植的时间越早,越能保证玉米的质量及产 量。因此,夏季玉米一般会选择在6月初左右进行种植。 夏季玉米提前进行种植,除了能够促进玉米的生长,还 能使玉米生长阶段错过病虫害高发期,减少病虫害对玉 米幼苗时期的损害。在利用农业机械设备播种时,种植 人员要注意调节好农业机械设备的播种距离,控制好玉 米种植密度,确保玉米生长过程中营养充足[2]。
1.4 玉米种植技术
玉米种植过程中,种植人员可以选择合适的种植技 术,提高玉米经济产量。抗旱坑种栽培方法,是现阶段 玉米种植中常用并且高效种植方法,需要种植人员在玉 米收获之后,就进行玉米耕地,并在玉米种植地中施入 肥料,保证玉米种植地土壤中的营养成分及水分。在施 肥过后,需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将土壤中所施肥料进行 掩埋,种植人员要将土壤中的肥料填盖严实,避免出现 漏风、土壤塌陷等情况。秸秆覆盖种植技术,也是常见 的玉米种植技术之一,主要是在玉米收获之后,将玉米 秸秆使用土壤进行覆盖,秸秆经过长时间的掩埋,土壤 会吸收秸秆中的营养成分,在进行玉米播种时,能够满 足玉米生长需求,有效提高玉米的质量及产量。
1.5 玉米施肥管理
玉米施肥管理,是玉米种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玉 米生长的每个阶段都需要较多的营养,才能够保证玉米 能够正常生长。玉米施肥管理也能改变玉米种植地的物 理特点,为玉米种植地土壤提供缺少的营养物质。玉 米施肥管理还能提高玉米的抗倒伏能力以及抗病虫害能 力,促进玉米能够正常生长。在进行玉米施肥时,种植 人员可以选择轻施苗肥、重施穗肥等方法。苗肥需要在玉米苗一侧进行挖10cm~20cm左右的沟,将磷、钾、 硫、锌肥与氮肥进行混合,再将混合肥料施入挖好的沟 中,为玉米幼苗根系补充营养。在玉米结穗期,可以在 土壤中施入50%左右的氮肥,提高玉米的果实饱满度[3]。
1.6 玉米幼苗期管理
玉米在进入幼苗期之后,需要种植人员对玉米幼苗 生长情况进行检查,如果出现玉米缺苗的情况,要进行 玉米补苗。在玉米补苗过程中,种植人员可以在其他玉 米种植密集区域采苗,将采下的玉米苗移栽到缺苗区 域,从而使缺苗区域的玉米苗不会影响玉米整体生长速 度。如果玉米苗种植较为均匀,种植人员无法在玉米种 植密集区域进行采苗,则可以对玉米种子进行催芽处理 之后,再进行种植,保证玉米苗能够正常生长。
1.7 玉米生长期管理
玉米生长期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玉米结穗 期。在玉米结穗期,种植人员要对玉米结穗情况进行检 查,及时清除玉米病穗、弱穗,保证玉米结穗粒大饱 满,提高玉米果实产量。种植人员可以根据结穗期玉米 的生长情况进行施肥或者是灌溉,维持土壤中成分的均 衡性。第二个时期为花粒期。玉米在花粒期,种植人员 需要对玉米苗进行再次施肥,加强花粒肥的施入量,保 证玉米苗能够正常开花结粒。玉米的生长期还需要进行 水分的补充,如果玉米种植地区雨天较多,种植人员可 以减少灌溉次数并做好玉米抗倒伏措施,降低雨天对玉 米生长的影响。
1.8 设置合理的玉米种植间距
在众多影响玉米产量的因素当中,玉米种植间距同 样重要,所以,要求种植人员要结合自己所选的玉米品 种以及当地的地形地势特征来设置一个最适合的玉米种 植间距,一般春播玉米的密度可达3300株/667m2 ~4000 株/667m2 ,夏播玉米密度可达4000株/667m2 ~4500 株/667m2 。在设计种植间距时,要考虑到优化现有种植 结构、改良玉米光照条件以及雨水渗透率等问题。另 外,还需要针对不同的玉米品种进行不同的行距设置, 例如,针对能够抵御高密度种植的玉米品种,它们的叶 片往往向上生长且根系部位十分粗壮,对此就可以将玉 米种植的行距设置为较窄的行距,一般为25cm~45cm左 右,同时也要确保土壤的肥力能够满足玉米基本需求。 而对于一些不适应高密度种植的玉米品种来说,则需要 适当加宽种植行距,一般不超过65cm。
2 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
2.1 玉米病虫害种类
2.1.1 玉米螟虫。螟虫对玉米、水稻、高粱、甘蔗 等农作物都有较大的损害。螟虫的生长力较顽强,气 候、温度、湿度、雨量、光照等自然条件都能够提高螟 虫的生长速度、繁殖量以及危害程度。特别是春季,气 候逐渐回暖,螟虫会开始进行繁殖。虽然螟虫生长力顽 强,但是在多雨季节螟虫的死亡率就会提高。针对螟虫 的防治主要可以通过生物防治的方式对螟虫进行清除, 也可以采用喷洒农药的方式抑制螟虫的繁殖。
2.1.2 黑粉病。黑粉病是玉米种植中一种常见的病 害问题。在玉米收获之后,黑粉病病菌冬孢子会在玉米 种植土壤中或者是玉米病株秸秆上过冬,由于冬季空气 干燥,黑粉病病菌冬孢子会一直处于冬眠的状态。到了 夏季玉米的生长阶段,气温开始逐渐升高,空气中的湿 度含量也逐渐增加,黑粉病病菌冬孢子开始生长繁殖, 并通过风雨大面积传播。玉米黑粉病病菌孢子能够适应 各种恶劣的环境,在干燥的环境中冬孢子能够存活2年左 右。近年来,玉米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加上玉米的连续 种植,气候干旱问题,导致土壤中病菌逐年积累,玉米 瘤黑粉病出现次数也越来越多[4]。
2.1.3 玉米叶斑病。玉米叶斑病对玉米的叶片以及 苞叶会产生较大影响,玉米叶斑病的病斑形状不规则, 具有透光、中央灰白色边缘呈褐色并且有黑点等特点。 玉米叶斑病菌与玉米黑粉病病菌具有相同的传播特点, 叶斑病病菌在冬季时,会在玉米秸秆或者是土壤中过 冬,在春季天气回暖时,空气中的湿度含量升高时,叶 斑病病菌会形成孢子,感染玉米的叶片以及苞叶。
2.1.4 粗缩病。在玉米粗缩病当中,主要的病因就 来自于“灰飞虱”,这种病虫通常具有较长的潜伏期, 因此,可以适当采取化学手段进行防治工作。首先,需 要选择抗病能力较强的玉米品种,或将播种期提前错开 发病期;或者可以在种植之前,在种子当中加入化学药 剂,在防治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浓度25%扑虱灵作为防治 药物,使用50g/667m2 ,或者可以选择浓度50%久效磷或 浓度50%甲胺磷5000倍液~5500倍液作为防治药物,以喷 雾的方式进行给药。
2.1.5 大斑病。玉米大斑病会给叶片造成严重的危 害,在发病的初期阶段叶片上方会出现灰色斑点,该病 害发病是否严重和气候因素有紧密联系。如果空气湿度 水平过高,则叶片的颜色会由之前的绿色转变为黄褐 色,当病害愈发严重时会给果穗也造成危害和影响。玉 米大斑病发病严重时会给叶鞘部位以及苞叶部位造成影 响,在发病时会从玉米底部位置的叶片开始,会持续向 上方蔓延,最终会给玉米植株造成影响。在对大斑病进 行管控时可以选择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间隔10d喷洒一次药 物即可。在苗期阶段可以选择浓度为5%的菌毒清可湿性 粉剂500倍液进行防治。
2.1.6 草地贪夜蛾。草地贪夜蛾会给玉米、甘蔗以 及高粱这一类农作物造成威胁,对其进行啃食,并且适 应自然环境的能力较强,可以在不同环境下繁殖,并且 繁殖速度较快,这也增加了草地贪夜蛾的防控难度。在 对草地贪夜蛾进行防治的过程中可以选择在玉米田间放 飞天敌,能够利用生物防治的手段进行虫害防控,符合 当前绿色农业的发展趋势。还可以选择茚虫威、四氯虫 酰胺或者其他药物进行防治,能够取得较好的防控效果。
2.2 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
2.2.1 物理防治技术。玉米物理病虫害防治技术,主 要是通过各种机械设备消除病虫害。利用无人机对玉米 种植区域检查,能够对玉米病虫害区域进行精准定位, 保证玉米种植人员能够有针对性的对病虫害问题进行防 治。杀虫灯以及各种捕虫设备都属于物理防治设备,对 于病虫害防治都有明显的防治效果。物理防治技术对玉 米所产生的伤害较小,能够有效提高玉米的生长质量。
2.2.2 化学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是我国现阶段 玉米种植中,最为常用的病虫害防治手段。化学防治技 术主要是利用对玉米进行农药喷洒的防治,消灭病虫 害,这种防治技术能够快速消除病虫害,保证玉米种植 的产量。玉米黑粉病、叶斑病就可以利用化学防治技术 进行防治,种植人员可以喷洒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甲基 硫菌灵可湿性粉剂、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多 · 硫悬浮 剂、复方硫菌灵可湿性粉剂等化学药剂,这些化学药剂 能够有效治愈玉米黑粉病及叶斑病。种植人员在化学药 物喷洒的过程中要注意间隔5d左右就要进行1次农药喷 洒,并且要连续喷洒药剂1次~3次。
2.2.3 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有两种,一种 是天敌防治技术;另一种是害虫诱杀技术。天敌防治技 术主要是利用玉米发生虫害种类的天敌,对玉米虫害进 行消除。在进行天敌防治技术时,种植人员要注意在玉 米种植区域投放害虫天敌的比例,要确保害虫天敌数量 多于玉米害虫。针对玉米螟虫这类病虫害,种植人员可 以选择投放赤眼蜂或者是七星瓢虫,这两种益虫不仅能 够消灭害虫,还能够抑制玉米螟虫的生长。害虫诱杀技 术,主要是根据玉米害虫的生理特点对害虫进行捕杀, 种植人员可以利用激素吸引害虫进入杀虫设备内,实现 对害虫的诱杀[5]。
2.2.4 农业防治。在应用农业防治的过程中,第 一,需要种植人员在玉米种植之前,尽可能挑选优质的 玉米品种,要求玉米种子的颗粒饱满,且具有一定抗病 虫害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降低玉米病虫害 的发生概率,同时提高玉米对当地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 生长速度。第二,在挑选玉米种子后,需要对玉米种子 进行适当的处理,这样才能够保证玉米种子拥有较强的 抗病虫害能力。在进行拌种时可以选择农贝得吡虫啉种 子处理可分散粉剂,药物用量为10g,和30g~40g的水进 行混合,之后在其中放入10mL赠品助剂,对混合溶液 进行稀释,使其处于均匀的状态。当前市场上已经出现 了包衣种子,利用种子呼吸的方式将药物完全吸收,提 升种子的免疫能力,并且在玉米的具体生长周期内药效 可以缓慢释放,有利于降低后期病虫害的发生几率。第 三,对玉米品种进行合理搭配,在栽培玉米时需要针对 品种特性进行分析,不能只种植单一化的玉米品种,这 容易影响玉米品种的抗病虫害性能。在种植时需要做到 轮作,在种植玉米的地块种植甘薯或者大豆等,并在种 植收获后对土壤进行深翻处理,避免出现大量虫源堆积 在土壤中的问题。除此之外,种植人员还需要时刻观察 玉米的生长情况,确保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玉米的各类 病虫害,而后及时进行适当的农药喷洒,从而杜绝病虫 害大肆泛滥,而当发现玉米根茎或者枝叶上有少量虫卵 时,则可以利用人工直接剪除,如果面积过大则必须喷 洒农药。同时,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还需要针对玉米 进行水分喷洒,此时需要着重关注水分的喷洒量,防止 水分过剩致使玉米根茎腐烂。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玉米高效种植技术要能够重视玉米生长 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才能够保证玉米的生长质量以及产 量。病虫害防治技术也是玉米种植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 节,减少病虫害对玉米生长的危害,能够有效提高玉米 种植的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1] 马天生.探析玉米高效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新农 业,2022(1):15.
[2] 冯敏.玉米种植技术优化与病虫害防治策略[J].广东蚕业, 2021,55(10):84-85.
[3] 王明才.玉米高效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乡村科技, 2021,12(27):65-66.
[4] 王梅英.玉米高效种植技术推广及病虫害防治策略浅析[J].农 业开发与装备,2021(9):202-203.
[5] 金祥龙,陈英侠.玉米高效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J].河南农业,2021(25):44-45.
作者:阿曼古力·阿西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