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文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综合职称论文

地方经济文化与金融发展对企业科技创新的影响探析

来源:职称论文咨询网时间:所属栏目:综合职称论文

  

摘 要:一个地方的经济文化与金融发展对于企业 的科技创新会有怎样的影响呢?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已经 开始了,即将到来的,就是科技创新的竞争。科学是宏 大的,每一个学科的创新,其实都是在细枝末节处进行 突破。如何在新的竞争中不断创新、突破前沿,是每一 个企业都在思考的问题。追根溯源,创新源于现在的科 学。本文将从地方的经济文化与金融发展对于企业科技 创新影响的角度来剖析。

关键词:经济文化;地方发展;企业科技创新

地方经济文化与金融发展对企业科技创新的影响探析

引言

早在国外定义的创业生态系统 EE 模型中就指出政 策、财务、文化、人力资本和支持是影响创业的五大元素, 同样的,对于企业的科技创新也有不小的作用。根据麻 省理工的定量分析表明,企业科技创新与政策、资金和 文化在基础设施和行政支持方面呈正相关,而人力资本 和支持对企业的科技创新没有显著影响。结果还强调, 随着时间的推移,EE 的关键因素对企业的科技创新有 不同的影响,EE 的影响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因为它具有异质性和动态性。所谓的 EE 模型带入我国 的经济发展中后,在研究中发现,模型中一些元素的影 响产生了不同的效果,如本文主要探析的:地方的经济 与文化影响着企业科技创新的方向,而地方的金融发展 则影响着企业科技创新的水平。

一、地方经济文化对企业科技创新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以上海的企业科技创新为例:改革开放到现在,长 三角区域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标杆产地区域之一。优秀 的地方经济文化和金融发展,能够激发人们对生活的更 高的追求,日益增长的新需求对于科技创新的压迫前所 未有。每个时间段的人都有不同的需要,当科技越来越 发达后需求也就越来越高级。上海市处于长三角地区的 繁华地带,其科技发展早就处于国内前端,然而,面对 市民急剧提升的需求,上海市企业的科技创新仍在不断 突破。为了响应国家新的发展政策,建设新时代的标杆 城市,促进创新型经济快速发展,加快推动新旧产业的 转变,这些上海市本地的经济文化都在推动着当地企业 的科技创新发展,促使上海重大的原创科技成果不断地 出现,甚至面向世界科技的前沿:上海市 2021 年 9 月 份的政府信息公开显示,上海市“涌现出全球首个节律 紊乱疾病克隆猴模型、全球首例人工单染色体真核细胞、 世界首次 10 拍瓦激光放大输出等一批首创成果。上海 科学家在《科学》《自然》《细胞》三大期刊发表论文 124 篇,占全国总量的 32%。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一批 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加快落实,参与完成蛟龙、雪龙、天 宫、北斗、天眼、墨子、大飞机等重大项目, 千米级 高温超导电缆、100kW 级微型燃气轮机、300 毫米大硅 片等重大成果填补国内空白。面向经济主战场,刻蚀机、 光刻机等战略产品取得重大突破,发布人工智能云端训 练和推理芯片,特定领域性能及能效比达到世界领先水 平。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治疗阿尔兹海默病原创新药‘九 期一’、先进分子成像设备全景 PET/CT、首个国产心 脏起搏器、血流导向装置等生物医药重大原创产品获批 上市 [1] ”。这些企业的某些科技创新已然又一次成为国 内的新标杆、新起点,在一次次的科技创新之后,留下 的还有当地经济文化的新改变。上海一直保留并且充分 发扬着改革开放的经济文化,不同种类的经济在同一个 市场里不断碰撞,企业在包容多种经济中谋求科技创新, 同时上海市作为贸易港口城市,还接受着东西方经济文 化的碰撞,这些因素都促使上海形成独特的当地经济文 化,在接受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当地人民急速增长的 技术需求也迫使企业的科技创新不断突破。这份上海市 的政务报告恰恰表明了上海的科技创新受到本地经济文 化的正面影响,也就明确了一个地方的经济文化对于企 业的科技创新有积极的影响。

(二)消极作用

地方经济文化在某些层面上对企业起到了正向的 引导作用,但在另一些方面仍有消极作用。还以上海市 为例:我国在某些科学领域确有不足,与国际尖端科技 仍有差距,由于上海企业接触的是国外比较尖端的科技, 也更容易购买使用这些新科技,这也就导致了另一方面 的依赖性,站在别人的肩膀上进行更高的探索创新,时 间久了就容易忘记企业的科技创新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 的。对于基础的科学、核心的技术,上海市的企业没有 办法掌握,也很难进行创新,这是当地的经济文化给企 业的科技创新带来的阻碍。在相对发达的经济文化下, 企业往往选择将重心放在硬件创新上,更快地满足其市 民的迫切需求,软件上的创新非一日可以见成效,所以 在资源配置上难免有所倾斜,对失败的包容也存在不足。 这些问题都是当地经济文化的影响所带来的。同时,在 其他地区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甚至实际情况更为严重:

1. 当地的经济生态环境营造不力,科技创新缺乏动力

企业的科技创新发展都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政策支 持,良好的环境才能孕育出有创新精神的企业,才能够 完成科技创新。地方政府需要发挥引导作用,给予企业 多方位支持,参考地方经济文化的特点,结合经营策略、 城市规划、产业规划等多方面考量,为企业指出符合当 地发展的科技创新方向,充分利用当地的有利资源,为企业的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经济生态环境。如果一个区 域的科学技术止步不前,当地的政府有很大的责任,现 在很多中西部地区仍存在这些问题,不能给科技创新提 供温床,也是导致一些区域经济文化落后的原因之一。

2. 产业创新体制机制不完善

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没有发挥作用,经济文化的宣 传没有做到位,导致产业的科技创新没有思想指导。政 府各个部门之间要把产业创新重视起来,形成地方经济 文化特色,才能为企业的发展指明方向。良好的交流与 协作可以促进企业对当地发展更深层次的了解,从而能 够明确知道企业的科技创新方向,没有完善的地方经济 文化宣传机制,也就难以促进地方企业发展突破。一个 地方的经济文化往往决定了产业的科研方向,消极作用 也是同理。

二、地方金融发展对企业科技创新的影响

一项科技创新的出现,往往需要大量的经济支持, 从项目成立到成果转化,从人才引进到人才培养,每一 项的完成都离不开经济支持。一个地方的金融发展往往 决定了企业科技创新的质量。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成 本,科技发展更是如此,每一项科研成果都是大量的时 间与经济的积累,如何支持当地企业发展科技?如何支 持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关键技术研发、科技型中小微企 业发展壮大?金融力量都是离不开的重要一环。

(一)积极影响

金融发展良好可以提高科学技术研发的质量与速 度,金融发展越好,就越能吸引和留住国内外人才,越 能为企业科研提供多方面的助力。国内外的尖端人才需 要的多是经济待遇和发展机会,金融发达的地区人才待 遇和福利相对较高,大大小小的普通企业和上市公司都 能提供很好的发展平台,也就从根本上解决了科技创新 的基础问题。同样的,金融发展得好,拉动当地人民的 生活需求,能够接触到的前沿科技领域就极大地扩宽了, 而创新范围的扩大也就意味着可以多方面发展,企业所 受的局限就变小了,这些都是金融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轨迹来看,经济金融发达的国家或者 地区,其科技发展也位于发达行列。“2017 年,中国 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国家指数排名前 10 的国家依 次为:美国、日本、瑞士、韩国、丹麦、瑞典、德国、 荷兰、新加坡和英国,中国排名第 17 位;彭博社创新 指数排名前 10 的国家依次为:韩国、瑞典、德国、瑞 士、芬兰、新加坡、日本、丹麦、美国和以色列,中国 排名第 21 位;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排名前 10 的国 家(地区)依次为:瑞士、美国、新加坡、荷兰、德国、 中国香港、瑞典、英国、日本和芬兰,中国排名第 27 位。在我国国内,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北京、上海、广东、 江苏、浙江、山东等地区科技发展水平也较高,而经济 发展水平低的西藏、青海、宁夏等地区科技发展水平也 较低。为促进科技发展,需要先发展经济为科技发展积 攒一定的物质基础,可以通过固定资产投资、促进消费 与出口、提高劳动者素质等措施先将经济提升到一定水 平。[2] ”从这些数据来看,地方的金融发展影响着企业 科技创新的水平。 此外,金融的发展也为企业分摊了部分科技创新的 风险,当地区的金融发展良好,就可以为科研提供保障。 例如,在创新研究风险分担方面,“浙江银保监局将引 导辖内银行机构强化与保险机构的合作,探索‘知识产 权质押融资保证保险’业务,同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 引领作用,使用好风险资金池、贴息等专项政策。目前, 杭州市已设立 3000 万元的专利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 金;嘉兴市已按照 30 万元以内每户 40% 贴息开展补偿; 台州市则设立了 3500 万元的专项资金池,对符合条件 的知识产权质押损失类贷款实施风险补偿。”[3] 浙江省 的一系列措施是基于当地金融势头发展良好的情况,积 极地为企业科研创新提供经济保障,继而衍生了电商技 术等一系列创新,也就说明了金融发展为企业的科技创 新提供了不小的助力。

(二)消极影响

同理,金融不发达的地区反而给企业的创新发展带 来了阻碍。企业是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主体,尤其是在 地方经济文化和金融发展的影响下,当地的领头企业更 需要重点关照,如果一个地域的金融不发达,领头企业 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当地资源倾斜方的领头企业, 应该妥善利用地方资源,发挥带头作用,适应地方特色, 顺应地方政策,通过资本推动经济发展,带动当地业务。 这里的领头企业是指在当地有一定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资本发展能够撼动当地经济金融,能够起到示范作用, 并为当地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企业。目前,地方金融的发 展导致龙头企业在推动企业科技创新中主要存在下面几 个问题:

第一,金融的不发达,导致本地企业仍在为生存发 愁,没有多余精力去谋求创新。在低迷的金融环境下, 领头企业多半还处于转型期,主体还是在批量生产并不 是在科研创造,虽然是在向科创型企业转型,但是没有 大量的经济金融支持,难以转型成功并维持下去。因此, 对于当地整个市场来说,领头企业就无法起到引导科创 发展的作用,对整个地区的企业推动力不够,大多的技 术只能依靠发达地区供给或是国外资金引进,对于当地 的发展来说并非友好。某些关键的基础性技术无法掌握, 从根本上就导致了企业可以创新的范围缩小,与发达地 区的差距日益增大。我国产业创新研发的科研投入与国 外发达地区相比本就薄弱,如果地方金融业无法支持的 话,就很难让企业有所突破。

第二,在金融不发达的情况下,领头企业的资本容 错率不高,对于科研失败的包容性不大。科研创新的每 一步都需要资本,在资本不足的情况下,研究人员的实 验往往只能小心谨慎,在已知的基础上去创新要比有方 向无范围的创新要难得多,这就导致了研究人员的热情 不高,企业的市场部与研发部难以协调。一个地区多数拥有一支或多支完整的产业链,一旦处于上游的领头企 业没有科技创新成果,下游的普通企业也就无法开发新 支线,形成了科技创新的堵点。一个企业无法承受失败 是完成不了科技创新的,因此,金融发展对企业的科技 创新有着资本上的深远影响。

三、在地方经济文化和金融发展的影响下企业

如何发展科技创新 既然地方的经济文化和金融发展对企业的科技创 新有着各个方面的影响,那么企业该如何在这些影响中 顺利发展科创呢?

(一)加强企业科技创新识别评估能力建设

地方的经济文化和金融发展驱动市场需求,市场需 求则拉动企业的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向需要科 学识别和评估,明确科技创新工作的目的,了解科技创 新促进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和产业发展的新规律和新趋 势,及时监测高新技术突破的动态,开展科技创新研究, 并将企业科技创新的研究定位在创新上。企业的科技创 新将积极致力于面向未来市场的技术资源,开发全球高 科技产品,为抢占市场机遇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为国 家战略科技做出贡献。企业的科技创新强烈意识到客户 对科技创新的需求。突出企业科技创新的独特技能,吸 引客户,提高客户满意度。利用市场机会,不断提高市 场份额,发展业务。此外,积极寻找市场空白点,拓展 市场机会,突破“一刀切”技术。完善科技创新的市场 应用场景,以集团科技创新突破促进产品创新、支持产 业集群发展,从而培育新兴产业集群。

(二)加强企业科技创新协同能力建设

公司充当科技创新与消费市场的桥梁,产生科技创 新,走在世界科技前沿,在经济斗争的最重要领域,满 足国家基本需求、人民生活和健康需求。企业需要坚持 抵抗,激发发展。产业变革、社会变革,企业将实施大 项目与推进大项目改革和体制机制建设相结合,实现体 制创新、科技创新、技术创新的“多轮驱动”。

一是对 于战略目标的长期和普遍重要性,企业将专注于企业的 智慧和力量。全面围绕行业发展需求和关键技术研发实 施,实现共性关键技术、先进技术、先进工程技术和颠 覆性创新的新突破。推动大工程从种子到大树,从根本 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等安全,走中国特色自 主创新道路。

二是积极为政、产、学、研铺路。公司采 取以市场为导向的方法,重点关注关键行业之间的关键 技术合作,并促进政府、行业、科学、研究和商业之间 的联系。为了将专业创新的各个要素,如大学、科研院 所、科技孵化器、云数据中心、基础研究、技术等进行 统一和紧密联系,需要对专业创新的各个要素进行优化 整合。企业将努力打造从研发到技术研究的全链条。一 个从基础研究、研发、工程到产业化的创新平台,以市 场为纽带,在全链条前形成“国家-经济-大学-研究 所-私人”的网络化、持续协同螺旋。创新网络是一个 协同螺旋网络。通过制造业对接,攻克成果转化壁垒和 困难,加大科技创新资源投入,实现科技对接,助力该 领域科技成果转化。为此,企业应定期举办活动。科技 进步是为了知识和技术的主动转移,实现科技进步与产 业的“畅通”。促进创新,将人员从研究所转移到公司, 创造科技创新,转化技术成果,获得发明专利,保护创 新者,培养科技人才。

三是充分利用国际资源。企业要 不断立足国际视野,推动科技创新,全方位加强国际科 技创新合作,开创互利共赢的新局面。从价值链低端出 发,与先进技术、产业应用等领域密切合作,不断加大 对外开放,以模块化方式协同工作。

(三)加强企业科技创新管理能力建设

企业专注于最大限度地利用科技创新吸引人才,协 调人才理念和实践,推动业务增长。项目管理研究员、 资金管理研究员、人员流动研究员、科研评价研究员、 加大对科技创新和专业化发展的支持力度,开发“专精 新”产品,更好地发挥制造业科技创新生力军的作用, 唤醒科技创新的要素和活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地方的经济文化与金融发展都对企业的 科技创新有着方方面面的影响,无论是消极还是积极影 响,都需要企业自身去适应、去克服,才能在飞速发展 的今天有立身之地,当地的企业受到这两种因素的影响, 无论是助力还是阻力,我国企业的科研创新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上海市政府公开信息 [EB/OL].(2021-09- 29)[2022-03-12].http://search.library.sh.cn:8080/ZFXX/ slZfxxPortal.jsp.

[2] 宋永杰 . 科技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EB/OL]. (2017-10-17)[2022-03-12].https://blog.sciencenet.cn/ blog-3210449-1081261.html.

作者:谢明辉

推荐阅读:地方经济中新税制改革的影响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