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文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职称论文范文

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内涵及其构建

来源:职称论文咨询网时间:所属栏目:职称论文范文

  

摘要: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循环农业经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各地建立了农林、农牧、林畜等复合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实现了农业增值、农民增收的目的,有效地缓解我国农业资源紧张、农业污染严重的局面。首先阐述了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内涵,并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综合素质提升以及政策、法律法规的完善。

关键词:循环农业经济体系;农业资源;产业结构

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内涵及其构建

0 引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一直以来,我国农业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农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水、农药、化肥等,过量使用农药化肥,部分没有降解的农药化肥渗透到地下水、地表水、土壤中,导致土壤有机质下降,造成严重的水污染、土壤污染和大气污染,不仅降低农产品的产量,而且还影响到农产品的质量和农业现代化建设[1]。循环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必经之路,是实现人口、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有助于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对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产品附加价值以及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1 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内涵

循环农业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是将循环理念运用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减少农业生长、加工、流通环节过程的人力、物力、资金等方面的消耗,降低农业生产废气、废水排放量,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循环农业经济是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循环经济理论以及生态理论等结合起来,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规律,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达到降低农业生产的能耗和排放[2]。从经济学的角度去看循环农业经济,是通过不同农业产业之间的优势,对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进行科学配置,构建资源共享体系,利用农业技术手段提高农业循环经济活动各个效益,促进农业良性发展。近年来农村大力发展的农业微生物能源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将农村人、牲畜粪便、秸秆等农业废弃物整合在一起,通过微生物发酵产生沼气,这些沼气可以为农业生产、生活提供清洁能源,沼气的残留物可以直接代替化肥,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养分,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和排放,促进农民增收。循环农业经济体系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水、化肥农药、资金、人力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是农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通过农业循环经济体系的建设,可以根据农业发展要求,合理配置农业生产过程的基本要素,减少农业生产过程的支出,有助于实现水、资金、化肥农药等各种资源合理配置,避免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3]。太仆寺旗位于阴山北部,平均海拔在1300~1800m,属于干旱大陆性气候,全旗年平均气温为1.4℃,年降水量为350mm,气候干燥,昼夜气温差大,水资源紧缺,不利于农业灌溉。近年来,内蒙古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将农业灌溉和施肥结合在一起,利用压力设备或者地形自然落差,将可溶性固体或者液体肥料,根据土壤肥力和农作物生长发育特点,配置相应的肥料溶入灌溉水中,通过设备控制农田管道的浇水、施肥,水肥相溶后,管道和滴头逐渐形成滴灌,可以均匀、定量、定时对浸润农田农作物生长区域,让土壤一直满足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肥料,为农作物生长创造有利的条件。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了农业精准发展,降低了农业生产要素用量,1m2农田用水只需漫灌的1/5,节省50%~70%的肥料和70%~80%的人工成本,是一种绿色农业技术。

1.2 实现农业经济与生态效益统一发展

循环农业经济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的核心内容,将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理念贯彻落实到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最大限度降低农业生产的不利因素,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降低能耗,实现自然环境和农业经济的协同统一发展[4]。因此,循环农业经济体系需要实现农业、工业以及第三产业之间的协调,整合农业资源,推动农业现代化、智慧化方向发展。

1.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太仆寺旗拥有丰富的资源,这里位于欧亚草原,不仅是华北地区的生态屏障,也是距离北京最近的牧区,是全国重要的畜牧产品基地,畜牧养殖业比较发达。这里气候干旱,农作物主要以抗旱的小麦、马铃薯、胡麻、莜麦、玉米等农作物为主,农产品结构相对比较单一,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弱。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可以实现畜牧业与农业共同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达到低消耗、低排放、高质量的目的。

2 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构建路径

2.1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政府要做好循环农业经济的顶层设计,进一步发展壮大当地的畜牧养殖业、种植业等特色产业,进一步丰富农产品的结构,实现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

2.1.1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建立现代养殖体系,充分发挥锡林郭勒羊肉品牌优势资源。锡林郭勒盟的牛羊肉产品是国内外优质肉类产品,通过积极鼓励当地农牧产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畜牧加工业的发展,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批农牧产加工龙头企业,打造当地牛羊加工产业品牌,实现锡林郭勒羊肉优质优价,提高牧民的收入[5]。积极响应农业部关于实施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模式,推动农业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的循环经济增长模式转变。根据锡林郭勒盟地区的牛羊产业项目,打造集牧草种植、畜牧养殖、饲料加工、屠宰加工、食品深加工、冷链物流、餐饮销售等全产业链模式,解决农民养殖过程的饲料、销售、流通等问题。

2.1.2进一步推动锡林郭勒盟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加快水利农田、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循环农业经济体系建设奠定基础。锡林郭勒盟充分利用国家、内蒙古自治区大力支持现代农牧业发展的机会,争取项目合作和财政补贴,完善储草棚、天然打草场、高效饲料基地、温室大棚等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优质种肉牛和种肉羊的育种基地和标准化生产基地,为优质牛羊肉品种的繁育、生产提供必须的设施环境。

2.1.3完善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改善羊圈、牛圈环境,对养殖过程中的牛羊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直接将牛羊粪便排放在农田或周围环境。积极鼓励养殖户建立沼气池,将牛羊粪便、植物、农作物秸秆等混合在沼气池,在厌氧环境下,分解成为沼气和二氧化碳,不仅可以杀死粪便中的寄生虫卵和病原菌,而且产生的沼气可以直接用于牧民生活生产。或者将养殖场的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将人畜粪便进行腐熟,杀死粪便中的病原菌、虫卵后作为农作物的底肥,达到资源的循环利用。

2.2 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农民作为农业发展的主体,农民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到循环农业经济体系建设实施效果。因此,地方政府需要加大农业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农民综合素质。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太仆寺旗常住人口为109370人,其中城镇人口不足40000万人,农村人口数量超过5万人,大部分农民的文化水平低,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比较差。2019年,农业农村部、教育部启动百万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计划,各地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农民学历提升计划的要求,根据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地区的畜牧业、种植业等特色产品的要求,加强特色产业教育培训。锡林郭勒羊肉肉质鲜美、多汁不膻、纯天然、营养价值丰富等特点享誉全国,被誉为“肉中珍品”。太仆寺旗作为锡林郭勒主要的牧场区,要结合生态养养殖、加工、流通等整个产业链发展要求,积极开展养殖技术培训,提高牧民的养殖水平[6]。

要创新教育培训形式,根据农民生产技能要求,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培训,让农民在培训过程中掌握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技能。农业推广部门在农田时间,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牛、羊、猪等养殖方面的培训,胡麻、马铃薯、莜麦等经济农作物的种植培训。采用养殖种植知识+田间实际操作技能和网络销售一体化的培训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农户的养殖、种植理论知识和技能,为锡林郭勒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奠定基础。近年来,锡林郭勒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绿色有机产品的输入,通过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将羊肉推向全国。此外,地方政府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积极引进农业专业高职院校的学生进入到农村就业,为农业生产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鼓励地方离退休的农业技术人员发挥余热,到乡下指导农业技术,全面提升农民整体素质,才能适应循环农业经济体系发展要求。

2.3 完善循环农业经济体系政策、法律法规

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建设涉及到农业各个方面。首先,需要政府、民众、企业等各方主体积极参与。政府要明确社会参与机制,引导社会积极参与到循环农业经济体系建设,激发社会的创造力和活力。政府通过调整农业循环经济投资政策,通过资金补贴、政府贴息等方式,解决农民发展循环农业经济资金、技术不足等问题;地方政府还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提高社会公众的知情权[7]。地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要深度农村,普及循环农业经济知识和优势,让农户意识到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是农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落实循环农业经济要求,减少资源的浪费。其次,还要进一步完善循环农业经济相关法律法规,为地方司法部门执法提供依据,引导企业、农户等各个参与主体自觉参与到农业循环经济的建设体系。针对当前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各地要尽快出台相关文件,进一步完善循环经济的《绿色生产管理办法》、《农业生产过程中包装物回收管理办法》,为农村地区农业执法提供参考,对存在违反国家环境保护、循环农业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给予严厉的处罚,在区域范围营造良好的氛围,推动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

2.4 积极培育农村新型主体

锡林郭勒盟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经营规模小、农业组织程度低、服务体系不完善、抗风险能力比较多等问题,建立集约化、专业化、现代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专业养殖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第一,锡林郭勒盟积极培育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等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实施“农牧户+专业合作社+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将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企业等主体连接起来,专业合作社与企业签订产销合同,专业合作社负责收购农牧民生产的农产品、畜牧产品,并将其销售给企业,企业进行农产品深加工,解决农牧民产品销售问题,进一步延伸农产品产业链,促进锡林郭勒盟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第二,大力发展家庭牧场,发展养殖大户,走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模式。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支持、技术帮扶、财政补贴等方式,调动农牧民发展家庭牧场的积极性,扩大种植业、养殖业的规模。第三,加快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与流通企业、电商企业的全面对接,完善锡林郭勒地区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储等基础设施网络,打造农产品直销直供体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有助于推动锡林郭勒盟的电子商务发展,让锡林郭勒盟优质的农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

3 结语

循环农业经济体系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作,涉及到政府、企业、农户等各个参与主体,地方政府需要积极引导,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循环农业经济建设,解决农业发展的资金、技术以及人力不足方面的问题,为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保证。

同时还要加大循环农业经济的投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物质支撑。

参考文献

[1]杨昂.浅议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内涵及其构建[J].农家科技(下旬刊),2020,(3):243.

[2]郑尚华.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内涵及其构建[J].农民致富之友,2021,(23):240.

[3]刘清芬.探究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内涵及其构建[J].财讯,2018,(11):187.

[4]王国彬.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构建与内涵分析[J].商情,2015,(12):58.

[5]韩静.循环农业经济体系构建的探讨[J].新商务周刊,2019,(23):17-19.

[6]于蒙蒙,金莎,赵志花.我国能源农业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研究[J].农家科技(下旬刊),2020,(9):222.

[7]郑聪颖.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内涵及其构建[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4):19.

作者:刘世龙

推荐阅读:农业经济与管理发表周期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