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态资源系统中,林业资源是重要的组 成部分,林业工程建设质量对于生态资源管理 和保护工作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加强林业工程 建设管理,改善和修复生态环境,为人类社会的 可持续发展创建条件。本文概述了林业工程在 生态建设中的意义,分析了林业工程抗旱造林 状况,最后提出了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措施,供相 关人士参考。
1 林业工程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意义
林业工程项目日益增多,在生态建设中的 作用也日益凸显。首先,林业工程可以起到净 化环境的作用。生态系统本身既有很强的环境 净化能力,通过建设林业工程,保证空气环境、 水环境和土壤环境良好。在中国林业工程建设 中,干旱地区的林业工程可增加绿植覆盖面积, 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其次,林业工程可以起到 增加生物多样性的作用。生物多样性是衡量生 态系统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标。当生态环境遭到 破坏时,生物种群数量也随之下降。通过林业 工程建设,改善自然环境,促进生物种群的生长 繁衍,保证生物多样性。
2 林业工程抗旱造林现状
干旱地区林业工程目的主要是引入更多的 自然要素来改善干旱地区环境条件,通过扩大 森林面积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中国国土 面积辽阔,不同地区在地理条件和环境条件上 有所差异,某些地区水资源缺乏,给当地民众生 产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中国水资源 分布不均匀,偏远地区水资源人均占有率低,通 过林业工程建设可改善局部地区水资源匮乏的 问题。
3 林业工程抗旱造林关键技术
首先,在林业工程抗旱造林前,应认真做好 整地工作。结合造林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调研, 明确工程现场情况,准备好机械用具,配备现场 人员。通过整地环节保证苗木生长环境优良及 成活率。在整地前,如果有条件,可对工程区域 的土壤情况进行科学检测,改善土壤贫瘠情况, 通过科学配方施肥改善土壤环境。整地可提高 土壤肥力,消灭土壤中的病虫源,保持土壤含水 量。一般整地时间在林业工程苗木栽种前的半 年内,切记整地过早以免影响土壤水分。
其次,抗旱造林采用容器育苗,提高苗木 成活率。干旱地区土壤水分含量低,在选择苗 木类型时应选择失水率低、易成活的方式进行 造林。容器造苗技术因苗木根系被包裹得更完 整,不容易失水,在林业工程中优先被选用。一 些种植区域位于坡沟地带,这些地区的土壤肥 力较差、蓄水能力弱,选择正确的苗木类型也十 分重要。如果选择常规树种进行栽种,那么成 活率较低,通过采用容器苗的方式可以解决上 述问题。在造林环节,工作人员只需要将容器 苗底部不容易腐烂的包装去掉即可,其他部位 直接栽种,不仅种植效率高,而且可以保护好苗 木根部,提高苗木成活率。
第三,采用覆膜造林技术,可提高苗木存活 率。覆膜造林技术是减少水分散失的一种造林 技术,通过覆膜的方式可以很好地减少水分蒸 发,在造林区域形成一个微型的保湿环境,在较 高的温度和湿润环境中,苗木生长速度更快,成 活率更高。工作人员在种植区域覆盖薄膜,然 后将薄膜剪开 1 条缝隙,将苗木栽种在缝隙内。 苗木栽种坑为浅坑,种植苗木后使苗木根茎在 地膜以下 5~8 cm,创造一个良好的温湿度环境。在薄膜缝隙位置剪成倒三角,降雨时雨水 能够顺着倒三角顺利渗透到苗木根系土壤中, 提高土壤湿度。采用覆膜造林技术可以提升苗 木栽种成活率,一般可以达到 98% 以上,减少了 后续补种环节的工作量。
第四,合理确定造林密度和林分结构。分 析干旱地区的种植条件,然后合理设计造林密 度和林分结构,保证造林苗木能够获得必要的 生长养料,提高成活率,在较短时间内成林。检 测造林地区的土壤养分和水分情况,科学选择 苗木类型及种植密度,调控好苗木间距与行距, 促进苗木生长。在林分结构方面,应综合考虑 树种多样性和适应性,同时还要考虑到树种抗 病虫害性能,提高苗木环境适应能力。 第五,及时储存水资源。干旱地区水资源 条件不佳,而苗木种植和生长需要持续的水分 供给,因此为了保障造林成活率,应及时储存水 资源,保障苗木生长。通常利用保水剂来延长 水资源储存时间。目前,市场上的保水剂以高 分子树脂材料居多,可选择质量合格的高分子 树脂材料来储存水资源,为苗木生长提供充足 的水分,保障苗木良好生长。另外,覆膜技术也 是储存水资源的方式,通过覆膜技术和保水剂 结合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实现储水目标。
4 林业工程抗旱造林的强化措施
一是加强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是否到 位对抗旱造林工程效果有着重要影响。要提高 抗旱造林工程建设质量,必须加强水资源管理。 可建设水利存储工程项目,同时积极运用节水 技术和节水设备,减少造林过程中的用水量,提 高水资源利用率。
二是保证造林树种质量合格。在造林前的 规划设计环节,要可续选择树种类型,在干旱地 区造林工程项目中,首先要考虑树种对自然地 理水文环境的适应性,然后考虑抗病虫害能力、 生长速度、景观性、经济性等。在大多数干旱地 区,灌木类树种较为适宜,这类树苗对干旱地区 环境适应性强,抗病害能力强,更容易成活。在 苗木栽种前,应对苗木质量进行检验,保证没有 病虫源、根系完好,为造林奠定基础。
三是对造林地土壤环境进行整治改善。干 旱地土壤环境较差,在造林前应进行整地并采 取科学的手段对土壤环境进行改良。尽可能满 足苗木生长所需营养和水分。尽量采用滴灌方 式加强苗木生长营养元素和水分供给效率,节 约水资源,提高营养元素使用率,保障苗木生长 过程的肥力和水分需求。
四是做好抗旱造林工程技术指导工作。相 较于普通造林工程项目,抗旱造林工程项目先 天条件更差,必须采用科学的技术手段以保证 造林工程质量。在造林前邀请专家对造林人员 进行技术指导。制定造林工程具体流程和标 准,采取规范化操作措施,更好地保证苗木成活 率,保障抗旱造林质量。 综上所述,只有科学分析、合理规划、操作 规范,才能更好地保障抗旱造林工程质量,充分 发挥出抗旱造林工程的积极效用,实现生态效 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作者: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