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经济机制体制改革、推动企业集团做强做优做大,我国企业呈现出更为紧密的集团化特征。文章总结了近年来企业集团化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发现已有文献主要关注企业集团对集团成员企业在投资效率、创新投入、现金持有、企业绩效和传染效应等方面的影响,本文将围绕这五个方面展开综述,为以后更深入的研究企业集团化与集团成员企业的经济后果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企业集团化 ;集团成员企业 ;企业集团化经济后果
一、引言
企业集团是以正式或非正式方式结合的一组公司的 集合(Granovetter,1994)[1]。企业集团作为一种重 要且广泛存在的企业组织形态,对各国尤其是新兴市场 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Khanna and Yafeh, 2007)[2],Khanna and Palepu(2000)指出企业集团能 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制度的不足 [3]。根据窦欢等(2014)[4] 的统计,我国资本市场上隶 属于企业集团的上市公司比例达到 70.4%。那么,有必 要对企业集团化经济后果的文献进行梳理,以期为中国 企业集团的发展与监管提供有益参考。
二、企业集团化经济后果
1、企业集团对投资效率的影响
已有文献对企业集团化运作与投资效率的关系 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主要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 : 提升投资效率和降低投资效率。效率提升观认为 :由于 企业集团之间存在内部资本市场,便于资金融通,有助 于缓解投资不足的问题,从而投资效率提高(Billet and Mauer, 2000)[5] ;由于企业集团内部存在普遍且及 时的信息传递,使得管理层进行投资决策时能够充分获 取并利用信息,有助于提升投资标的的质量,从而提升 投资效率(Gertner et al., 1994)[6] ;由于企业集团 内有许多成员企业,便可实现将有限的资金合理配置到 不同的企业中,使得有前景和盈利性高的项目都能得到 资金的支持,从而投资效率提高、企业价值提升(Stein, 1997)[7]。效率降低观认为 :因为在企业集团内存在着 多重代理关系,比如总部与各成员企业之间、集团控股 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均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这会导致 过度投资(Stein, 2003;潘红波和余明桂,2010;窦欢等, 2014)[8-9,4]、交叉补贴(Rajan et al., 2000)[10] 和侵 占少数股东利益(Claessenss et al., 2000 ;李增泉 等,2004)[11-12] 的问题,从而降低投资效率(辛清泉等, 2007)[13]。
2、企业集团对创新的影响
国内外学者大多从以下三个角度关注企业集团化经 营对创新活动的影响 :
(1)内部资本市场。企业集团对 创新起到基础性制度作用,同时构筑进入壁垒(Mahmood and Mitchell, 2004 ;Chang et al., 2006)[14-15],企业集团的内部资本市场能够缓解创新企业的融资困难 问题 :提供短期借款或长期贷款(Jia et al., 2013 ; 蔡卫星等,2015)[16-17] 与互相担保(Shin and Park, 1999)[18] 等。从缓解融资约束视角研究,王超恩等(2016) [19] 发现集团财务公司效率与企业创新产出存在显著正 相关关系,主要通过降低集团成员企业信息不对称与避 免财务冲击机制发挥作用。
(2)知识溢出效应。企业集 团能够发挥内部人才市场与技术市场的作用,实现集团 内部知识技术共享与技术人才的流动调配(Khanna and Yafeh, 2007 ;黄俊和陈信元,2011)[2,20],集团内部形 成知识与技术网络,便于集团成员企业之间共享。
(3) 集团多元化。企业集团多元化能够形成一个关于顾客、 供应商等方面的多元化知识贮存池,从而激励集团成员 企业的创新(Mahmood andRufin, 2005)[21],同时集 团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研发过程中的不确定性(Khanna and Yafeh, 2007)[2]。此外,关注集团企业组织结构 的文献得出了不一致的观点 :集权对创新具有消极影响 (Kstle et al., 2013)[22]。主要原因在于权力集中不 利于员工发挥积极性与自主性,同时还会滋生官僚主义 作风。已有研究根据调查问卷方式,一致认为集权对创 新存在负面作用。进一步地,谭洪涛和陈瑶(2019)以 财权、事权、人事权三项细分权力为视角,发现三项细 分权力对集团创新具有异质性作用 [23]。
3、企业集团对现金持有的影响
关于企业集团的现金持有水平,已有文献得出了较 一致的结论,即企业集团的现金持有水平较低。由于存 在内部资本市场便利了内部资金调配(蔡卫星和胡志 颖,2016)[24] 和企业集团多元化战略分散了企业经营风 险(Bakke and Gu, 2017;马忠等,2018)[25-26] 的原因, 企业集团现金持有较低。从集团化程度的角度考虑,刘 慧龙等(2019)发现金字塔层级越多,企业集团降低现 金持有的效应更显著 [27]。黎文靖和严嘉怡(2019)发现 随着集团化程度的提高,集团现金持有水平将出现显著 下降,且该效应仅存在于国有企业集团样本中 [28]。
4、企业集团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已有文献关于企业集团化经营对绩效影响的结论不 一,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
(1)企业集团的经营绩效更好。 Khanna 和 Palepu(2000)发现印度的集团成员企业经营 绩效更优 [3]。Keister(1998)发现若企业集团设立金 融机构,集团成员企业的财务绩效与生产效率均有所提 高 [29]。肖星和王琨(2005)从集团多元化经营的角度入 手,发现集团成员企业的市场价值更高 [30]。
(2)企业集 团的经营绩效更不好。苏勇和张军(2012)[31] 以家族控 制股东侵占视角研究,发现企业集团中家族大股东会通 过多元化经营实现对少数股东利益的侵占,Bertrand 等 (2002)指出控股股东通常通过非经常性项目侵占资金 达到获取私利的目的 [32]。Bae 等(2002)[33]、Bertrand 等(2002)[32] 和李增泉等(2004)[12] 的研究发现也支 持大股东的“掏空”行为。从企业集团的内部资本配置 入手,邵军和刘志远(2008)发现这种安排会损害集团 成员企业的市场价值 [34]。郑国坚等(2016)发现在上市 公司绩效方面独立企业表现最好,其次是非系族模式的 集团控制企业,而系族企业的表现最差 [35]。还有学者认 为集团化经营对企业绩效无影响(辛清泉等,2007 ;He et al., 2013)[13,36]。
5、企业集团的传染效应
由于集团内部通常存在着战略、财务与人力的关联, 集团内企业行为后果可能会通过多种渠道影响到其他成 员企业,从而产生传染效应,比如经营业绩、财务风险、 盈余公告和违规行为的传染效应等。近年来,企业集团 的传染效应成为研究热点。黄俊等(2013)发现集团内 个体企业经营业绩下滑的冲击会波及到集团内的其他公 司 [37]。纳鹏杰等(2017)发现中国企业集团内存在财务 风险的传染效应,当集团内某一上市公司风险增加时, 次年集团成员上市公司风险会上升 [38]。甄红线等(2015) 发现公告公司与未公告公司在盈余公告时期的累计超额 收益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39]。刘丽华等(2019)发现 当公司因违规行为而被处罚后,同一集团内其他公司的 股价会显著下跌 [40]。
三、未来研究展望
2006 年 12 月,《国资委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 有企业重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 力的特大型企业集团。自此,地方政府为支持企业做大 做强也纷纷出台“企业集团促进政策”。企业集团在许多 方面影响着成员公司的决策与行为,国内外学者们就企 业集团的经济后果进行了很多研究与探索,然而还存在 着一些不足与局限,笔者简要提出几点未来可能的研究 方向 :第一,目前文献大多立足于静态视角关注企业集 团化经营的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实际上,随着制度环 境的变化,企业集团的结构组成应该是动态变化的,未 来可以从集团组织结构调整与发展的角度进行探索 ;第 二,研究方法上可以进行适当创新。已有文献大多采用 实证研究的方法范式,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寻求多样化 的研究方法,比如案例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与实地访谈法等等,获取更详实的案例数据从而有利于在某个问题 的纵向与横向上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第三,提供并补充 国际化视野的研究。学者应充分考虑企业集团的国际化 战略与全球化经营的模式,比如集团总部在国内但是拥 有众多海外子公司、总部在海外但是拥有众多国内子公 司的情况,这种集团海外经营模式催生出的话题也可能 会成为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 Granovetter, M. “Business Groups”, In Handbook of Economic Sociolog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4.
[2] Khanna T, Yafeh Y. Business groups in emerging markets: Paragons or parasites?[J].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2007, 45(2): 331- 372.
[3] Khanna T, Palepu K. The future of business groups in emerging markets: Long-run evidence from Chil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0, 43(3): 268-285.
[4] 窦欢 , 张会丽 , 陆正飞 . 企业集团、大股东监 督与过度投资 [J]. 管理世界 ,2014(07):134-143+171.
[5] Billett M T, Mauer D C. Diversification and the value of internal capital markets: The case of tracking stock[J].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2000, 24(9): 1457-1490.
[6] Gertner R H, Scharfstein D S, Stein J C. Internal versus external capital markets[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4, 109(4): 1211-1230.
[7] Stein J C. Internal capital markets and the competition for corporate resources[J]. The journal of finance, 1997, 52(1): 111-133.
[8] Stein J C. Agency, information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J]. Handbook of the Economics of Finance, 2003, 1: 111-165.
[9] 潘红波 , 余明桂 . 集团化、银行贷款与资金配 置效率 [J]. 金融研究 ,2010(10):83-102.
作者:郭永祯
推荐阅读: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