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呼吸道疾病是鸡养殖领域一类比较严重的综合性传染性疾病。本次研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首先探讨了鸡呼吸道疾病发生的原因,然后论述了鸡常见的几种呼吸道疾病的鉴别诊断方法,希望通过研究对更好地控制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流行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鸡呼吸道疾病;鉴别诊断;防治措施
当前,家禽养殖领域鸡呼吸道疾病的种类多种多样,通常是由多种细菌病毒感染引发,具有发病急,发病过程短、传播速度快的特征。在很多养殖场中都存在隐性感染病例,持续向外排出致病原。当引进新的鸡群之后,这些致病原就会产生严重的致病性,引发新的呼吸系统疾病,从而导致养殖场周期性地感染呼吸道疾病,危及到鸡群的健康生长。引起鸡呼吸道疾病的病原多种多样,但造成的临床症状大致相同,单纯依靠外在临床症状进行判断,往往会出现失误的现象,影响到鸡群的健康生长发育。
1 发病原因
现代家禽养殖发展过程中,很多养殖户由于规划不合理,养殖密度相对较大,在多种不良因素的刺激之下,导致了鸡群抗病能力下降。如果不注重做好针对性的养殖管理,加强环境的有效清理,就会使环境当中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大量滋生繁殖。再加上消毒不彻底,消毒走形式,没有对鸡舍的粪污进行严格的无害化处理,均会引发鸡群发病。
1.1 圈舍通风保暖不到位
从当前鸡呼吸道疾病的流行情况来看,以冬春季节的发生流行率最高。进入夏秋季节之后,由于外界温度相对较高,不利于各种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因此夏季之后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率逐渐下降。规模化养殖模式之下,很多养殖户为了节约成本鸡舍规划建造不合理,内部建设过于简陋,特别是在冬春季节为了防寒保暖,选择使用塑料布将整个鸡舍密闭起来,不能够进行妥善有效地通风处理。很多规模化养殖场在冬季养殖管理期间不能够妥善处理好鸡舍保暖和通风换气之间的关系,由于长时间密闭,导致鸡舍当中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显著超标,尤其是氨气、硫化氢气体会对鸡群的上呼吸系统产生一定的毒害作用,破坏上呼吸道黏膜的完整性,从而给各种呼吸道疾病的入侵提供条件。在开放式的养殖鸡舍当中,虽然采取了一定的防寒措施,但由于贼风侵袭,不能够满足整个群体的保暖需求,使得鸡群面临着较为严重的冷应激刺激,同样会损伤鸡群到呼吸道黏膜和上皮组织的防疫能力[1]。
1.2 饲料营养价值相对较差
饲料的营养价值对促进鸡群的健康生长发育,提高鸡群身体抵抗力,节约养殖成本有着很大的帮助。从当前鸡养殖产业的发生流行现状来看,很多养殖户只看到该领域有机可图,存在投机心理,盲目投入到家禽养殖领域,养殖之前并没有详细的学习关于鸡场规划建造,不同阶段鸡养殖管理的相关技术和知识。鸡群引入养殖场之后不能够落实严格的开实制度,饲料搭配不合理,营养价值相对较差,粉碎不合理,甚至会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或者存放时间过久的饲料。由于饲料种类相对较为单一,营养价值相对较差,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添加不合理,不能够满足鸡群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生长发育所需。饲料发霉变质和长时间储存,也会造成各种营养元素的丢失,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霉菌毒素进入鸡群机体之后,长时间堆积过程中会造成鸡群出现不良的应激反应和免疫抑制,降低鸡群的抗病能力,从而诱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流行[2]。
2 鸡常见呼吸道疾病的鉴别诊断与防治
2.1 鸡新城疫
2.1.1 诊断要点。鸡新城疫是由副粘病毒属的新城疫病毒感染引发的一种急性败血症的传染性疾病,同时也是一类重大传染性疾病,没有针对性地治疗药物,发生流行之后只能够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控制病情的传播蔓延。以往鸡新城疫的发生流行不受季节的影响,一年四季均可以传播流行,并且任何年龄的鸡群都可以受到该种疾病的感染,以幼龄阶段的初期危害性最为严重。发病之后患病鸡首先表现为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呼吸极度困难,呼吸时会发出咯咯声,鸡冠肉髯发绀明显,嗉囊当中充满了液体,将患病鸡倒提时,从口腔中会流出很多酸臭的液体。除了出现呼吸道症状之外,患病鸡还会表现出严重的腹泻,排出的粪便呈现黄绿色粥样。发病中后期患病鸡表现出严重的神经症状,短期内就会死亡。通过对病死鸡进行解剖,能够发现腺胃黏膜存在严重的水肿出血现象,腺胃乳头充血明显,十二指肠黏膜血脂腔存在不同程度地充血出血现象,盲肠扁桃体显著肿大,并存在出血或者出血性坏死。近些年,随着强制性免疫接种制度的有效实施,很多养殖场每年春秋两季都需要进行新城疫的强制性免疫接种。但随着免疫接种密度和接种频率的显著增加,新城疫病毒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逐渐由典型的传染性疾病向着温和型和非典型新城疫转变,很多养殖场当中大多表现为温和型的新城疫,临床症状不是很明显,患病鸡仅表现出轻微的呼吸道症状,但是会对产蛋阶段的鸡群生产能力造成严重的危害,表现为产蛋率显著下降,畸形蛋率显著升高,造成的死亡率相对较低。对患病鸡进行解剖处理之后,能够发现腺胃肿胀、腺胃乳头会出现轻微的出血现象,盲肠、扁桃体显著肿大出血,小肠出现卡他性炎症病变,有时还会表现为输卵管、卵巢出现肿胀萎缩的现象[3]。
2.1.2 防治措施。当前,鸡新城疫没有针对性的治疗手段没有特效药物,且属于重大传染性疾病的范畴,一旦养殖场出现疑似新城疫感染,就要求养殖户立即将病情上报当地的兽医站,由官方兽医人员对发病情况进行有效的诊断,确定为新城疫感染之后,立即划定疫区受威胁地区,对役点当中的鸡群进行严格的扑杀和无害化处理。在扑杀处理过程中,也需要加强对受威胁地区鸡群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抗体水平监测,做好紧急免疫接种工作,诱导机体产生充足的抗体。当疫区的最后一只病死鸡扑杀无害化处理,并经过严格的检疫检验和卫生消毒,确保安全之后才能够解除封锁。日常养殖管理期间,一定要落实每年春秋两季的重大传染性疾病疫苗免疫接种制度,诱导鸡群产生充足的抗体,更好地抵御该种疾病的发生流行。首次免疫接种时应该做好雏鸡的母鸡在抗体水平检测,根据下降的规律,当下降到1:80再进行疫苗免疫接种。首次免疫接种时,可以选择使用二型疫苗或者克隆疫苗或者有乳剂灭活疫苗,这类疫苗安全性相对较高,能够诱导机体产生较高水平的抗体,整齐度较高。在做好疫苗免疫接种工作的同时,也需要充分认识的即便是鸡群存在比较强的体液免疫,抗体水平相对较高,如果缺乏局部免疫力,病原依然可以侵入机体,造成非典型的感染,因此在日常养殖管理期间,一定要做好抗体水平监测工作,间隔1个~2个月选择使用弱毒疫苗进行点眼滴鼻,这对预防非典型感染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2 禽流感
2.2.1 诊断要点。禽流感是由A型禽流感病毒感染引发的一种禽类全身性或者呼吸系统的传染性疾病,发病急,传播速度较快,不同地区的禽流感病毒的血清型存在很大差异性。禽流感病毒具有较强的变异能力,包括了多种血型类型,在不同的血型类型下又包括了很多亚型,各个亚型之间相互组合能够形成新的禽流感病毒,产生较强的致病性。在开展疾病诊治过程中,基层地区的兽医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病毒的制毒性存在很大的差异。多数情况下禽流感病毒感染引发的传染性疾病与新城疫感染引发的传染性疾病症状十分相似,两者很容易混淆,不同点在于禽流感感染之后,在鸡群的鸡冠、肉髯和头部等部位会出现肿胀发绀的现象,脚部的鳞片会出现出血,胰腺严重坏死,相较于新城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侵染鸡群之后死亡率更高,发病过程更短。在一个养殖场当中,一旦出现个别患病病例,1d~2d就会遍及到整个群体,造成100%的死亡。
2.2.2 防治措施。与新城疫防控一样,禽流感属于重大传染性疾病,一旦发生流行,必须执行封锁、隔离、扑杀、无害化处理的制度,将役点的鸡群全部扑杀无害化处理,并做好受威胁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通过严格的无害化处理,控制病毒向外传播蔓延,保证地区家禽养殖产业的安全。在日常养殖管理期间,除了做好疫苗免疫接种之外,必须构建综合性的预防方案。养殖场在规划建造过程中应该远离村庄、远离污染区、远离化工厂、远离主要交通干道,与其他养殖场保持安全的距离。养殖户需要坚持封闭化的养殖管理模式,避免从疫区引进种蛋和种禽养殖场,孵化场应该执行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日常要做好养殖场周边的巡视检查工作,及时清除养殖场周边的禽类动物,杜绝鸟类和家禽频繁地接触。饲养管理人员在每次进出入生产区域之前,都应该在消毒室当中进行淋浴消毒,更换相应的工作服装,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车辆、用具在进入养殖场之前,都应该在消毒池当中进行消毒处理,尤其是应该做好车辆轮胎的消毒,严禁任何人进入养殖场参观。在开展疫苗免疫接种之前,应该充分掌握辖区范围内流行的禽流感病毒的血清型,并选择相对应的疫苗。当前,以油乳剂疫苗的应用较为广泛。由于禽流感病毒具有较强的变异能力,为了防止弱毒苗在使用过程中和变异毒株产生中和反应,使得毒力加强,一般限制使用热度疫苗的使用。当发生低毒力毒株禽流感感染之后,同样不能够进行治疗,应该将患病鸡群进行严格的扑杀处理,未发病的鸡群应该进行持续不间断的血清监测,并在饲料当中添加清热解毒和止咳平喘的药物进行有效地预防,常用到的中成药主要包括了板蓝根、大青叶、清温散等,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避免病原用药不当。
2.3 传染性支气管炎
2.3.1 诊断要点。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冠状病毒和冠状病毒属的传染性支气管炎感染引发的一类呼吸系统疾病,该种疾病仅发生于鸡群当中,其他动物不会受到入侵。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发病周期短,传播速度快,发病较急。并且近年来随着该种病毒不断产生变异,出现了不同的血清型,临床上患病鸡会表现出呼吸型、肾型以及脾胃型三种。呼吸道症状一般在各个类型当中都会出现。呼吸型大多发生在雏鸡和产蛋鸡群当中。雏鸡发病相对较急,表现为严重的呼吸道症状,临床上不断的咳嗽、气喘、打喷嚏,发出啰音,流鼻涕,发病1d~2d之后,养殖场的死亡病例会逐渐升高,呈现逐渐上升,达到发病高峰期之后,死亡率逐渐下降。产蛋阶段的鸡群感染该种病毒之后,呼吸道症状相对较为轻微,或者不会出现典型的呼吸道症状,主要表现为产蛋量显著下降,畸形蛋率显著增高,产下的鸡蛋壳粗糙不堪,鸡蛋品质相对较差,蛋清稀薄如水。通过解剖能够发现气管支气管、鼻腔和鼻窦当中会存在大量的卡他性炎性分泌物,有时还会形成干酪样的渗出物。卵泡充血出血变形,卵泡严重破裂。肾型主要发生于20日龄~50日龄的鸡群当中。个别鸡群会出现轻微的呼吸道症状,或者不会出现呼吸道症状。患病鸡表现出严重的腹泻症状,排出白色的水样腹泻物解剖,能够发现肾脏显著肿大,俗称花斑肾。腺胃型的传染性支气管炎大多发生在40日龄~80日龄的鸡群当中,传播速度相对较为缓慢,伴随有一定的呼吸道症状并表现出腹泻现象。该一种类型的死亡进程相对较为缓慢,发病周期能够达到20d以上,临死之前鸡群身体消瘦限位变化最为明显。解剖之后能够发现腺胃显著肿大,腺胃乳头出现局灶性的出血。
2.3.2 防治措施。当前该种疾病没有针对性的疫苗,只能够根据患病鸡的临床特征进行对症治疗,一般要采用抗病毒,增强身体抵抗能力,止咳平喘的手段进行防控,中成药在该种疾病防治方面有着很好的效果,可以在饲料当中添加大青叶、荆防败毒散和白头翁散,进行有效地预防,同时在进行的饮用水当中添加多种维生素和抗菌类药物,避免出现继发感染。预防该种疾病,关键是应该做好疫苗免疫接种工作,可以选择使用相对应血清型的疫苗进行有效的免疫接种。并且要执行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加强养殖管理改善养殖场的卫生条件。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当前集约化规模化养殖产业不断向前推进和发展呼吸道疾病,尤其是呼吸道疾病综合症的发病率呈现逐渐升高的态势。如果没有引起养殖户的足够重视,势必会造成多种病原在养殖场当中混合感染,继发感染,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升高。饲养管理人员在日常养殖管理形象应该充分认识到发生呼吸道疾病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了饲养管理不良、病原体入侵等。对此,就需要结合不同类型的呼吸系统疾病作出有效的鉴别诊断,明确具体的致病原确保早发现早处理,将病情控制在萌芽阶段,避免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 师永生,师静.种鸡常见疾病的防治[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6(2):52-53.
[2] 郁明慧.鸡常见呼吸道疾病鉴别诊断[J].中国畜禽种业,2018,14(7):160.
[3] 张梅,王惠,张玉龙.鸡常见呼吸道疾病的鉴别与诊断[J].中国畜禽种业,2020,16(1):185.
作者:李秀玲
推荐阅读:生态鸡养殖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