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内部控制的制度建设在企业的战略规划中占有重要位置,内部控制对企业管理水平、企业价值提升有不同的影响。在企业价值的维度,内部控制可以推进企业价值理论的发展,实现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够避免企业价值链中存在风险并且影响企业内部的价值创造活动。因此,企业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体制机制,加强内部控制的建设和维护。本文围绕企业价值管理这一核心理念对内部控制进行分析,为企业不断挖掘内部控制价值创新的实施渠道提供启示与建议,从而保证企业的目标价值、内部控制能力的有效提升,实现企业的价值创造。
关键词:企业价值创造;内部控制;价值链风险防范
引言
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无论是在实践的检验还是在理论的研究上都有了客观的进步并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而2017年COSO发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将战略制定和执行中风险价值的实现摆在重要的位置,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也不断地受到内部控制体系变动的干扰和影响,并最终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和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贡献自己的体力和精力。从内部控制的整体范畴出发,企业运用一系列内控措施,帮助企业内部治理机制的提高和改善。
内部控制对于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和可持续发展,实现股东利益和企业价值创造最大化具有较大的研究意义。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也面临着发展转型,参与经济活动的各企业主体面临着较大的挑战。企业自身的建设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在大数据和信息网络化背景下,企业能否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将决定企业在同行业竞争中所处地位的高低。当前,许多企业由于自身内部管理出现问题,导致企业发生破产事件的概率上涨相当迅速,诸如美国安然、世通等大型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的爆发,对市场经济发展环境造成不小的破坏。国内众多企业往往存在着抗风险能力弱和内部控制薄弱与有效性不足等缺陷,企业要想在市场上发展壮大,就要遵照当前市场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路径。在国家和市场经济的要求下,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和提高价值创造的能力当作企业的首要目标,更需要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对社会效益的获取,将企业风险防范与价值创新形成有机结合,才能最终服务于企业的价值创造。
一、内部控制与价值创造
内部控制规范制度的建立需要时刻关注对风险防范的管理,但内部控制职能要发挥最大作用,不可避免需要增加运行的成本。风险控制需要企业可观资本量的投入,即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内部控制投入的资源越多,就越有可能取得优良的风险控制效果,企业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就越少。当企业发展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企业的收益往往与经营风险相关联,并表现出正向关联。那么企业的内部控制成本的稳定增加反而不能准确帮助企业把握当前的投资机会,使得企业未来净效益下降成为可能,不利于企业的价值创造。因此,需要将风险防范与价值创造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而企业所能承受风险的能力和水平决定了企业内部控制执行所需的成本与风险防范之间对企业价值增加的可行性。
由于企业管理者对高效益、高风险项目的投资热情,造成企业经营效率降低,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破坏了企业价值创造与风险防范之间的平衡。企业通常把价值最大化作为最高的目标追求,而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有助于企业的价值增长。在合理的价值链管理下,企业价值创造的效率会提高,企业整体的价值最大化目标也会成为可能。内部控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与企业的发展目标密切相关。不难发现,企业的内部控制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动而发生相应变化的。企业自身运营效率的提升也离不开内部控制的帮助。企业内部控制主体包括董事会、管理人员和相关员工。内部控制的主要功能体现为帮助企业实现经营效率的提高,财务安全性的提高使企业的经济活动符合相关的法律规定。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很好地衡量企业现代化的完成情况,也是实现企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个运营良好的企业不仅要关注眼前的经济利益获得,更要关注以后的社会效益。而对企业价值大小的衡量能够及时概括出企业在未来的发展前景和人们对其的盼望。内部控制发挥效用本质上也是为了实现各利益相关者价值的保值和增值。企业价值创造就是企业资本所获得的收益不能低于投入的本金,在价值创造这一目标的追寻过程中,企业的经营效率水准也在不断完善,企业的效益最大化也在稳中求进。而内部控制通过价值创造效用激励经理人发挥内部控制的主动性并提升企业的经济价值。企业为了不断追求价值创造就需做好风险防范与价值创造之间的平衡,不断提高自身抗击风险的能力,把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价值创造要紧紧围绕价值管理核心因素,合理控制风险,满足企业长远发展的需求。
二、企业内部控制的限制因素和问题
相当数量的企业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创造核心理念间存在不协调问题,相关限制因素不外乎以下几点。一方面,企业内部环境改造存在一定的过失。作为发展初期的企业,其自身的发展还难以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之外的开支,正是因为如此,有相当多的企业对内部控制建设没有真正重视起来,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可能性极大。另一方面,企业自身存在发展规模受限问题,缺乏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因而造成员工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理解能力不足和接受程度不高的状况。他们也很难意识到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当内部控制制度的约束和监督作用超过预期时,企业员工会产生一定的抗拒心理。当现代企业治理逐渐向人本治理倾斜,传统的内部控制就更加不利于员工有效发挥其本身的最大效能,自然也就不能满足企业价值创造最大化的本质追求。
做好企业基础性工作可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坚固的基石,当企业对于自身发展的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缺乏足够了解,将造成企业对于人员任用、职责分配等基础性工作的资源浪费。当内部激励机制失效时,企业会出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将会导致企业做出舞弊等违法行为,最终企业发生破产,投资者的利益将不能得到较好的保证。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内部控制,企业发展战略可以引导内部控制的执行和实施,而内部控制是企业发展战略的手段,没有战略引导,企业的最终目标可能就无法实现。企业的发展要求和经营目标所强调的是企业价值的实现。
而内部控制的目标则是保证企业经营合法合规、保护财产和相关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完成企业经营效率提高的任务,促进实现发展战略。据相关统计,大部分企业内部环境的设置中并未体现发展战略相关信息,其内控体系大多不是战略型内控,只是简单的合规型内部控制。
三、内部控制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因素分析
(一)内部控制与企业内部价值活动
一般来讲,内部控制活动和价值活动穿插于企业的各个生产流程、各个部门单元中,但两者真正的职能范围却大不相同。前者推进了企业内部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后者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进行保护。因此,企业的内部控制活动会从多个角度影响企业的价值活动。尤其对于企业员工,他们是价值活动的主体,同时他们也是内控活动实施控制的对象。这样的作用定位下,一旦内部控制活动不能有效进行,企业价值活动的进行就会受到阻碍。其次,企业内部控制活动对价值活动效率会产生不小的影响。由于企业价值活动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那么价值活动的效率就可以与企业的经营效率协同作用。一旦企业内部控制活动失控,企业的经营方向就会与预期利益出现较大偏差,那么企业的经营效率会受到不良影响,这样会更加危及企业价值活动效率。
(二)内部控制与价值链风险
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提出了价值链这一概念,其中一个概念是指对企业内部活动的一种价值分析,建立在企业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上,有助于企业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而价值链内部控制是指为达到既定的价值链管理目标而在价值链内部实施的组织、计划、程序。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企业还不断受到外部经济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使得企业价值管理活动时常面临不少风险,特别是价值链的风险,也就是企业或组织难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竞争优势的项目,进而破坏价值链上整体效益最优,激化价值链整体价值目标与各企业利益均衡之间的冲突,带来的种种不确定性将进一步弱化价值链内部控制的作用。企业价值链风险的发生,其对企业价值的损失是难以计量的。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目标之一就是避免所谓的价值链风险。一方面,企业内控建设要考虑风险的评估和防范,建设充分协调的各企业相互作用的价值链内部控制机制,在地方内部控制政策与行业定价等外部经济因素影响下,最终确保内控建设对经营风险的防控能有效实施。另一方面,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必须分析自身的经营方式和战略方向,结合经营方式和战略发展的双重标准最大化地消减价值链风险,从而保证企业价值管理模式高效运转。
(三)价值导向与内部控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内部控制成为企业激活自身潜力、完成企业价值创造目标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探索和应用完善了内部控制理论的构建,进一步推进了企业价值理论的发展变化。在内部控制整体性理念的要求下,企业价值理论变得更有科学性。同时,应注意到的是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出发点要回归到企业的主体,而内部控制发展的结果正好能够体现企业的整体价值。这样的企业价值理论更接近现实,也更具备战略性和整体性。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由经营管理合法合规、经营效率与效果、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性、资产的安全性与发展战略的可达成性构成,但企业内部控制的本质要落脚到企业价值创造这个核心,以此来进一步实现公共领域产权的重新配置。内部控制活动规范了企业的日常经营行为,在企业实施不同内部控制管理时,企业的运营会变得更有效率且对相关业务的针对性也更强,企业也就有能力去避免经营风险,也能获取一定的收益。内部控制建设使得企业活动更加规范;内控机制的完善,使企业各个部门的经济活动既有一定的秩序,而且效率也有较好的保证,企业运营效率、运营效益的改善最终促使企业价值的提升。
四、以企业价值创造为核心的内控建议
(一)建设战略管理体系,把发展战略作为干线
发展战略就是把企业目标摆在重要位置,明确企业如何发展。由于企业所实施的内控建设与企业的战略目标联系密切,而且企业的战略管理也同样包含企业价值提升这一目标,因此,管理者要切实保证战略计划的科学性并能够做出及时调整,从而促使企业战略计划能够引导企业的内控建设,最终实现企业价值创造。通过改善内控建设委员会内控评价机制体系,帮助企业改进内控责任,使企业内控更加高效和规范,以此来加速企业价值创造,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二)依照具体业务类型对照控制深度
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传统企业,因经营规模、管理模式不同,企业的价值目标制定也有差异,从而对内部控制的设置程度也不同。传统企业应根据自己业务的需求,合理设置内部控制活动的深度。制定与企业作业状态相分离的内部控制会导致流程的繁杂和效率的低下,打消经理人对高收益项目决策的积极性,企业的日常运营可能面临资金不足的约束。企业发展规划同时也要避免内部控制的价值创造考虑不周所导致的控制无效和风险的失控。内控管理对价值链管理的作用限度决定了企业因此遭受风险损失的大小。因此,企业在实现价值创造的过程中需要一直完善和提高对风险的了解,最终确保企业内部控制活动有序开展,有效回避信息搜集的不确定性。企业对风险的控制与价值创造能力的提高存在合理的平衡程度。企业管理者要在风险控制导向内部控制和价值提升导向内部控制的适度方向上平衡推动内部控制的建设。当企业战略目标聚焦于内控的风险承受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之间的平衡时,企业就能够在合理的风险范围内进行价值创造活动,保障企业价值创造水平提高与企业发生风险概率的降低。
(三)完善内控文化建设推动企业价值创造
企业的内控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一方面企业管理者要积极推动内控文化建设,首先要完善企业文化中涉及的内控理论框架,运用企业文化建设把内控理论融入企业员工价值理念中,增强企业员工对内控文化的认同感和使命感,使得全体职工自觉、积极地参与内控各流程,落实内部控制制度。另一方面企业要逐步形成以企业价值创造为核心的内控文化环境,促进内控文化的同时也有助于企业价值文化的提升。最重要的是企业制定内控措施要把企业价值创造水平的提高作为标准,为企业内控团队根据各自性质不同提供不同的文化建设便利,发挥企业内部控制活动和价值创造活动的战略作用。
结论
内部控制的良性动态演变是企业实现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但要实现企业价值创造的目的,企业管理者就要完善内部控制价值导向作用,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改善企业的经营效率。综合探究内控在战略管理中的地位。
企业员工要树立内控价值链管理风险理念,从而实现企业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创造的协调,最终形成高效率的内控体系,推动企业良好发展。本文以企业价值创造为出发点,对传统性质的企业在内控机制限制问题上做了因素分析,并提供一些建议。构建良好的内控体系对于传统企业是不容延缓的重要任务,企业只有建设好内部控制才能够迎接未来的挑战,在不断试错中把握机会转变战略,实现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悦齐,马云平.企业价值创造视角下小微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9(08):88-89.
[2]刘国峰.企业内部控制中的风险防范与价值创造[J].财会月刊,2012(21):82-84.
[3]肖华,张国清.内部控制质量、盈余持续性与公司价值[J].会计研究,2013(05):73-80+96.
[4]宋常,徐国伟,张士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J].山东社会科学,2014(02):136-139.
[5]牛彤.企业内部控制运行中的风险防范与价值创造[J].经济研究参考,2016(56):30-35.
[6]易烨.论人本治理视角下的内部控制机制构建[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6(11):58-61.
[7]王海林.价值链内部控制模型研究[J].会计研究,2006(02):60-65+97.
[8]杜海霞.基于产权理论的内部控制本质研究[J].商业研究,2012(01):67-70.
作者:张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