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水资源是自然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社会生产、发展所需的重要资源之一,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社会的飞速发展影响下,水资源消耗迅速,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没有良好的水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保障,会造成水资源枯竭,影响社会未来的发展。基于此,文章对我国水资源环保利用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促进水资源开发利用时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施,在利用水资源进行发展的同时做好水资源保护工作。
关键词 :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
自然资源的逐渐匮乏和生态环境遭受的破坏,使人们开 始逐步意识到自然资源合理开发使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重 要性。为了社会未来健康长远的发展和避免生态环境受到不 可逆的破坏,倡导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 作,并取得了一定的环保效果。
1 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1 水资源匮乏问题
水资源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息息相关,是社会发展和 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关键因素。对我国当前水资源开发利用 现状调查研究发现,我国水资源占有率十分匮乏,部分地区 用水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速度也因 此受到影响。虽然我国水资源分布率占全球的60%,但我国 人口数量较大,难以保证国家内的所有居民用水需求均能得 到满足。
1.2 水资源污染问题
通过对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调查,发现我国存在 严重的水资源污染问题,不符合当下节约资源利用、保护生 态环境的倡导。虽然我国提倡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科学合 理利用已有一段时间,但大多数相关部门、社会组织企业、 人们对于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重要性认识还不足,缺乏水 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相关资金投入较小, 生活污水、生产污水未经过科学处理就随意进行排放,相关 监管部门监管工作不到位,致使大量的水资源受到污染,并 在使用和流动过程中,对周围的水资源造成二次污染,使得 我国本就匮乏的水资源更匮乏。
1.3 水资源浪费问题
水资源浪费问题也是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存在的普 遍现象,虽然我国提倡节能环保、绿色发展理念已有一段时 间,居民的环保节能意识也有所提升,但依然不足。在生活 用水过程中,还存在着水资源浪费问题,由于居民对水资源 科学利用的理解不充足,导致可以进行二次利用的水资源直 接被排放。在工业生产用水和农田灌溉用水的过程中,没有 采用其他水资源进行代替,大幅度降低了我国水资源的利用 率,造成水资源浪费问题。
1.4 水资源分布问题
此外,在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研究中还发现存 在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制约我国整体经济发展和城市建 设的速度。我国是典型的季风性气候,南部地区的降水量是 北方地区的2~3倍,导致我国南方地区水资源分布丰富,而 北方地区水资源分布匮乏。与我国西北部地区相比,西北部 水资源分布更匮乏,降水量也少,水资源使用更为匮乏。水 资源分布与经济建设息息相关,匮乏且分布不均匀的水资源 阻碍了我国西北部地区的发展,不利于国家社会建设发展目 标的实现。
2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作用和关键
2.1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作用
目前,通过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调查发现,水资源利 用率不高,开发不合理,普遍存在水资源浪费、污染问题, 与当前社会发展提倡的节约环保理念不相符,无法为社会发 展和经济建设提供资源支持。由于水资源流动性较强,如果 使用后且受到污染的水资源未经过相应的处理就进行排放, 会直接影响其他水资源,造成其他干净水资源的二次污染, 并在水资源流经其他区域时,对当地区域生态环境造成破 坏,不利于绿色和谐社会的建设。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 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可以将人们的重点转移到水资源的 充分开发利用上,结合当前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和目的进行水 资源利用工作,避免水资源出现浪费污染的情况,降低水资 源使用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确保社会生产发展需求 的用水量得到满足的同时,有效保护周边的生态环境。
2.2 水资源开发利用遵循生态保护原则进行
水资源开发利用除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生产的用水需求 外,还需要注意开发利用过程中是否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破 坏。为了有效开发利用水资源,必须遵循生态保护原则开展 水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在日常生活生产用水规划过程中,相 关工作人员可以对区域的总用水量进行总结规划,并依照当 地区域和流域间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合理规划水资源输送量, 科学适当使用水资源。同时,还可以有目的地建设储水池进 行日常生活的储水,将其用作日常生活中的其他需求或储备 日常生活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可进行二次利用的水资源,充分 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开发率。
2.3 水资源开发利用遵循因地制宜原则进行
为了有效开展实施水资源开发利用时的生态环境保护工 作,还应当遵循因地制宜原则进行水资源开发利用。因为水 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最终是作用于周边的生态环境的,只有结合当地情况和特色推行水资源开发利用时的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才能确保工作目的达标。因此,在进行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时,应结合当地地区水资源分布情况和水 资源使用要求进行分配,充分发挥当地水资源的优势,取得 理想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效果和生态环境保护效果。
3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相应策略
3.1 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宣传
为了做好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效 解决当前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必须加强水资源开发 利用宣传,使社会各部门、居民、企业机构等了解到自身在 水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中的责任义务,深入认识水资源开发利 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水 资源利用和开发,杜绝水资源浪费和污染情况发生。只有做 好水资源开发利用宣传工作,号召全社会参与到水资源健康 使用中去,才能确保水资源不受污染。 相关资源管理部门还应做好监管工作,定期对水资源使 用情况进行调查和数据整理,确保水资源开发利用不会对周 边情况造成影响。对监管数据进行整合收集,以便后续水资 源开发使用调整时,可以作为参考依据,有效协调水资源开 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使水资源在满足人们日 常生活、生产使用同时,避免浪费、污染等问题发生。
3.2 加快生态补偿机制建立
为了能够有效协调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间的 关系,避免在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时,对人们日常生活或 生产用水造成影响。为了避免开发利用水资源对周边生态环 境造成影响,可以结合当地地区实际情况推行生态补偿机制 的建立使用。生态补偿机制就是在当地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不 能进行水资源开发利用时,以其他方式保证当地居民和工业 生产的用水要求,进行适当区域性补偿,以生态补偿机制弥 补水资源无法开发利用对当地经济建设发展造成的影响。 建立相应的惩罚机制,对地区恶意破坏生态环境、毫无 节制进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行为予以惩罚,并收取相关的费 用作为水资源开发影响地区周边生态环境保护的费用,通过 生态补偿机制有效支持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工 作的实施。
3.3 优化配置水资源的使用
为了能够达到水资源开发利用时的生态环境保护目的, 还应对水资源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的开发使用进行优化配 置,大大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开发率,避免水资源在开发 使用过程中出现浪费现象,有效缓解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在 日常生活用水或生产用水中,相关部门可以结合当地相关部 门,以《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为指导教导居民和手段和生 产企业进行水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树立节水意识,讲解二 次水资源使用的相关知识,通过循环的水资源使用大幅度降 低日常用水量的需求,并做好废水污水排放工作,在保护生 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水资源开发利用工作。
3.4 水资源开发保护的并重
居民和企业社会组织机构都应对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有 所认识、有所了解,进行水资源的最大化开发利用,利用其 他可替代水源进行日常生活、生产的用水替代。生产组织机 构应树立水资源使用环境保护意识,在排放被污染水源时, 先进行简单处理,将污染水源经过相关处理后并确保对周围 生态环境不会造成损伤后再进行排放,促使水资源开发利用 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一同开展。同时,加大相关区域植树造 林力度,通过林木植被的增加有效涵养当地的水源,做好水 土保护工作,提升当地地区的水质,促进水循环,使社会日 常经营发展、生活用水需求得到满足,有效减少水资源使用 和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4 结语
综上所述,水资源开发利用时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对社 会未来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极为重要,能够有效解决我国当 前水资源匮乏问题、水资源污染问题、水资源浪费问题、水 资源分布不均问题,大幅度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为了确保 水资源开发利用时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可以有效进行,在资 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必须遵循因地制宜原则 和合理公平原则进行工作,并加强法律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 生态环境保护的干预,加快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有效推行 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理想的生态环境 保护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雯婧,杨金霞 .浅谈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J].资源节 约与环保,2018(10):162-163.
[2] 刘畅,边伟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J].科技经济导 刊,2018(3):142-143.
[3] 张祖芳 .浅谈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J].区域治理,2019 (6):114-115.
[4] 徐翔宇,李云玲,郦建强,等 .海岛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研究[J]. 中国水利,2020(23):44-46.
[5] 王向飞,时秀梅,孙旭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M].北京:中国华侨出 版社,2020.
[6] 李立业,薛红魁,熊增华,等 .加强污染防治 使盐湖资源开发利用 可持续[J].中国环境监察,2020(11):74-75.
[7] 张芳红 . 新疆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及节水措施分析[J]. 陕西水利, 2020(10):22-23,26.
作者:吴 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