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文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职称论文范文

县域农业综合物流园区规划布局要素研究

来源:职称论文咨询网时间:所属栏目:职称论文范文

  

摘要:近年来,县域经济发展得越来越好,县域生产总值和特色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已经由以第一产业为主逐渐进入三产融合协调发展阶段,也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但县域物流尤其是县域农业物流发展却呈现诸多问题,为了使县域农业物流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各县级政府正大力支持和引导企业建设县域农业综合物流园区。剖析了当前我国县域经济的主要特点,总结出县域农业物流的基本特征,明确了县域农业综合物流园区规划布局要素,以期为物流园区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县域经济;农业物流;综合物流园区

县域农业综合物流园区规划布局要素研究

0引言

县域经济是我国重要的基础经济单元,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缩影,只有县域经济发展起来了,才能促进城市经济、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县域经济发展的两个关键是农产品进城和消费品下乡。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4168.6亿元,较2018年增长了24.8%。但我国县域农业物流由于基础设施匮乏、体系不完善、缺少专业的服务主体、集约化程度低,已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建立健全农产品供应链、产业链,构建县域农业综合物流体系,整合县域物流资源,建设综合物流园区。目前,我国很多县域内的农产品供应链都还处于低效能状态,从种子、化肥、农机具的采购到产成品的加工、销售、配送等都呈现分散化、小规模的特点。消费品下乡也面临配送难题,时效性和安全性难以保障。同时,由于县域交通资源、土地资源的限制,只有合理地建设物流园区,才能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的提升。

1县域经济特点

县域经济是基于行政区划的一种区域经济。在我国,县域经济具有承上启下、保障民生的重要作用。截至2019年,我国共有县级区划数2846个,县域经济总量已达39.1万亿元人民币,约占全国的41%。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2021年商务部、国家发改委等17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消费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基本实现县县有物流配送中心、村村通快递;改造提升县城综合商贸服务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多以农业为主,具有综合性和发展不平衡性,极大地依靠当地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等禀赋,且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1.1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县域经济都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的。县域经济以农村为广大腹地,农民的生产和消费都集中在县域内,农业在经济总量中占比较大。从20世纪80年代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市场经济改革再到如今的惠农政策,农民生产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了,农业生产总值有了大幅提升。1.2综合性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新阶段,融合了第一、二、三产业,经济结构也在进一步调整优化中。县域经济涵盖区域内的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各环节,拥有相对完整的经济运营体系。我国国民经济的各项指标都能在县域经济中有最直接的体现,县域经济既包括农业、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等各产业,也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等各种经济形式,还包括税收、财政等各种经济管理活动。

1.3发展不平衡性

据社科院《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20)》显示,2020年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GDP总和为955645亿元,占全国的9.6%。百强县(市)中东部地区有68个,中部地区有21个,西部地区有8个,东北地区有3个,东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远超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其中,GDP超千亿县(市)为32个。我国县域经济中三产发展不平衡,一般农业、工业占比较大,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较慢。

1.4极大地依靠区位优势、自然资源等禀赋

县域经济的类型和发展方向各异,主要受当地区位优势、农业资源、工业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生态资源等的影响。位于沿海或者连接重要城市的县域,依靠区位优势着重发展第三产业。农业资源优势突出的县域,特色农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农业产业链也相对完善。工业资源丰富的县域,依靠当地矿产资源等极大地提高了工业产值。历史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优势明显的县域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旅游业和服务业使当地城市功能建设更加完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消费水平都有较大提升。

2县域农业综合物流特点

县域农业综合物流主要包括以农资、农具运输配送为主的农业生产物流和农产品产成后的销售物流,以及县域范围内的工业物流和商贸物流。但因农产品的生产、销售都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故县域农业物流也呈现全年时间分布不均的情况。具体来说,现在县域农业综合物流最突出的2个特点如下。

2.1农产品上行物流特点

我国县域农业生产主体大多还是小规模、分散化的,且涉及地区范围较广,交通条件较差。这就导致农业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低效无序、无法形成规模效应、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由于物流基础设施匮乏,冷链仓储、运输设备设施不完善等原因,导致农产品上行受阻,一些生鲜农产品的损耗率极高,且因为缺乏完整的冷链运输,农产品也无法销往距离更远的地区以获取更高的附加值。

2.2消费品下行物流特点

随着收入水平和物质生活的改善以及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县域商贸物流当下的需求和未来需求的潜力都非常巨大。但由于县域消费品下行涉及到县城、乡镇、农村等多个地区,且存在批次多、批量小、地址分散等问题,消费品下行不畅,尤其是在乡镇及农村地区,物流时效性低、物流质量得不到保障。基于以上特点,县域农业综合物流要想发展,必须建设集约化、规模化的综合物流园,整合县域物流资源,完善农产品供应链和冷链物流的建设,促进农产品上行和消费品下行的顺利流通。

3规划布局要素

3.1经济发展状况

3.1.1产业结构。县域产业结构将极大地影响县域农业综合物流园区的规划布局:以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需要县域农业综合物流园区设计时重点考虑如何结合园区特点优化当前工业物流体系,如优化园区作为集散中心的中转功能,提供规模适度的停车场和专线功能区,为司机提供汽配、维修、加油等服务;以农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需要园区在设计时重点考虑如何根据不同农产品的季节性特点来进行全年物流量的综合规划,且要重点完善农产品物流区的分选、包装、储存、运输、现货交易等功能;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需要园区在设计时重点考虑完善城市功能,大力建设消费品的集货、分拨与配送活动集聚区,为城市居民提供更为便利的快递、快运服务。3.1.2主导产品。县域主导产品对县域经济贡献巨大,县域农业综合物流园区规划设计应该以主导产品为核心,完善主导产品产业链、提升主导产品价值链、优化主导产品供应链。以特色农产品为主导产品为例,应围绕该产品完善深加工产业链,提供有针对性的特色物流服务,从生产到销售推行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标准化策略,提高竞争力。3.1.3资源状况。不同资源禀赋的县域,在规划农业综合物流园区时有不同的重点。农业资源丰富的县域,要以健全农业供应链体系为建设农业综合物流园区的目的;矿产资源丰富的县域,要以提高效率、保护环境为农业综合物流园区的建设重点;旅游资源丰富的县域,要着重完善物流园区的服务配套。

3.2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

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是决定农业综合物流园区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物流园区的相对地理位置与绝对地理位置决定了园区后期的发展。毗邻高速、港口等地是物流园区的最佳规划地点,有利于形成虹吸效应,将该县域周边地区的资源要素吸引过来,加快发展。交通条件将决定园区建设的合理性,对物流成本产生重要影响。

3.3物流需求

县域物流需求直接决定农业综合物流园区的规模大小和类别,县域内和周边地区的货运量及增速是影响物流园区规划的重要因素。县域物流需求可通过县域及周边地区的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收入、货物周转量及增速等预测出来。

3.4发展规划

县域发展规划也对农业综合物流园区建设有着重要影响,因为物流园区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县域当下的发展状况,也与县域未来发展方向、定位、特色等息息相关。物流园区的规划布局不仅要满足当下需求,还要与未来需求相适应,以免落后建设或超前建设带来大量的资源浪费。

4展望

县域农业综合物流园区规划布局要素众多,在明确各要素的前提下,根据对各影响要素的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进行规划,有助于提升县域农业综合物流园区的科学规划水平和最终建成的经济社会效益。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物流需求和发展规划等共同影响着县域农业综合物流园区的选址和布局,在分析这些要素的基础上可以运用双层规划模型,结合当地实际用地规划进行选址;可以运用灰色预测算法对物流园区未来5~10年的需求进行预测,从而确定合适的园区规模;运用SLP法确定园区布局;运用物流仿真确定动线作业流程等。物流是延伸性产业,是服务于贸易的。县域农业综合物流园区不仅要服务于农业产业,还要利用园区建设来进行系统化的农业产业升级和供应链的优化,更要通过范围经济和价值延伸来更好地降本增效。要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为核心,建立完善农业产业链,用科技为供应链赋能。但县域农业综合物流园区规划布局不能局限于农业物流园区的主要功能,需要根据当地实际发展情况,匹配能提高园区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功能规划。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根据当地产业情况和其他经济特点,为园区提供合理的运营指导。

作者:李玉玺 伍金曲批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