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分析乡村旅游视域下乡村植被景观类型的基础上,指出了不同类型的乡村植被景观建设的方法,并提出了乡村植被景观建设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乡村植被景观;乡村旅游;建设
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新领域,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1]。对于乡村旅游开发而言,乡村的植被景观建设无疑是打开这个旅游市场最好的敲门砖。目前大多数的研究项目是针对乡村旅游视域下的乡村景观规划,景观规划是研究地貌、土地利用、植被和人类居住格局的整体结构,其核心是景观生态与场地规划,是宏观的方案设计。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乡村植被景观的建设,在分析乡村植被景观类型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乡村植被景观提出设计方法。
1乡村植被景观的类型
乡村植被景观有人工自然与纯自然两大类,前者包含了人为构建的乡村田园景观(农作物的生长景观)如农田、果园等,也包括通过后期精心种植的植被景观,如道路绿化走廊(林荫路、道路花境等),以及大面积的植被斑块(花海景观)等,后者则包含了乡村的原有植被如森林绿地及生态防护林等。
1.1田园型乡村植被景观
主要指农作物种植景观,这种景观由大面积种植的各种农作物组成形与色的对比,展示农作物自然美丽的田园风景,也给生活在大城市却热爱大自然和乡村生活的人们提供休闲的场所。
1.2农家旅游型乡村植被景观
这种乡村植被景观一般位于交通和地理环境优越的城市近郊区,依托当地较成熟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当地特色农业生产,充分利用农业环境和交通优势,开发乡村民宿景观和农业观光园,在满足当地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同时,又为居住在城市的人门提供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的场所[3]。
1.3特殊产业型乡村植被景观
这种乡村植被景观利用已有的传统特殊产业[8],重点发展经济作物,如水果、蔬菜、茶叶等特殊产业。这些特色经济作物除具备经济效益外,在提升植被景观的可观赏性、提高旅游价值方面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2乡村植被景观的设计
在规划设计时,应当将不同类型的乡村植被景观进行整体的布局和设计,既要彰显本地特色,又要创造出宜人合理的植被景观空间,并与乡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相协调。
2.1纯自然的乡村植被景观设计
2.1.1生态防护林及森林绿地。生态防护林及森林绿地一般属于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对所在地域的生态平衡有很大的影响,是需要重点保护的生态敏感区,具有相对独立的生态环境。在乡村植被景观设计中涉及生态防护林及森林绿地时,应尽量防止人的活动给这类植被景观带来破坏。
2.1.2村落自然植被景观[7]。主要指自然生长在村落的植被景观,这类植被主要由当地的乡土植物构成,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并能体现区域特色。如古树名木是村落自然植被景观中的点睛之笔,可谓是乡村景观中的一笔财富,古树名木点状景观通过与不同节点的其他景观如一栋古建筑、一座古桥、一口古井搭配,形成意境深远的乡村经典景观,这种景观无论在空间布局上还是景观效果上都会形成强烈的中心感。
2.2人工自然的植被景观设计
2.2.1农田景观。农田景观又称为生产性植被景观,一般指农作物景观。农田景观的设计要保证农田的基本生产功能,要让农田景观兼具生产功能、美学功能和生态功能[2]。这类植被景观的设计要在充分调查现有景观的基础上进行,掌握当地具有观赏价值的各种农作物和田间道路上的乡土植物,如品种、数量、规模、布局形式、分布情况及观赏价值等。在农田景观的设计中,可以在田间道路设计兼具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的乡土植物、美化农田景观的同时,还可以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如泡桐、苦楝等。
2.2.2道路、水系景观。道路、水系是乡村中最为常见的线性景观,是连接乡村各景观要素的主要脉络,在乡村景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纽带作用。乡村道路景观可以利用当地观花效果较好的乡土树种营造林荫路景观,也可以采用生长和管理粗放的花境植物设计成道路两侧对应式的花境。水系指的是河流、湿地等,在设计时,这类景观可充分利用水生植物创造出优美灵动的水体植物景观。为打造大自然中水系景观的自然风光,可以将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漂浮植物和沉水植物以及适合在沿岸生长的各种滨水植物以花境的营造手法进行水系景观打造。
2.2.3后期精心种植的片状植被景观。片状植被景观是乡村景观中的面状景观,主要以鲜艳的色彩或精美的图案来表达。它包括特殊产业型乡村植被景观,如成片的果树、茶园等。也包括花海景观和精心设计的有图案的稻田景观等。这类植被景观的设计要在充分调查基础上进行,主要掌握当地具有观赏价值、生长管理粗放又能体现乡村特色的园林植物类型,如适合营造花海景观的各种草本花卉。后期精心种植的片状植被景观不应该只是一块色彩艳丽的精美图案,而更应该是一个展示乡村特色的舞台。这类景观的设计应该在融合乡村原有自然景观的基础上,体现设计者通过后期精心设计带来的精致和美感。乡村自然的原野风光再加上后期精心种植的田园景观,对于生活在城市却向往乡村生活的人群而言,具有无与伦比的诱惑力。但精心种植的片状植被景观有明显的季节性,在设计时,这类植被景观要根据植物的季相特征进行合理的设计,要体现植物景观色彩季相的变化和形体变化,做到四季有景可观。设计时不断融入与乡村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各种创意,为提升景观内涵,考虑将当地的农耕文化和农耕文明融入植被景观的设计,为旅游休闲者创造更多体验方式[4]。
3乡村植被景观建设的几点建议
3.1开展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教育
提高环保意识,包括乡村旅游管理者、开发者、游客和村民的环保意识,是乡村旅游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要坚持乡村旅游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将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与经营理念相结合,才能使乡村旅游地的生态环境在旅游发展中得到持续、健康、协调的发展,才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突破创新,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乡村建设[5]。
3.2做好乡村植被景观的整体规划
乡村自然植被风光是乡村旅游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没有良好的自然风光和环境为依托,就没有乡村旅游的可能性。而乡村原有植被景观是乡村自然风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乡村植被景观的设计时,要在保护原有植被景观的前提下,在旅游开发阶段做好科学规划,尽量避免原有植被景观的大范围破坏[4],在进行植被景观设计时,要在大处着眼的基础上再解决细节问题,要有推动“乡村振兴”的大局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3保护乡村古树名木资源
要保护好乡村中点状分布的古树名木资源,乡村的古树名木资源以当地的乡土树种为主,最能体现当地的植被景观特色。古树名木由于处于生理老化期,再加上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和人为破坏,偏远山区的古树名木资源遭受破坏的现象比较严重,因此要加强乡村古树名木资源的保护力度。在设计乡村植被景观时,应因势利导地利用现有的古树名木资源。
3.4充分利用具有野趣的乡土植物
乡村植被景观的建设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将“以人为本”“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设计理念应用于植物造景设计中。乡间田野自然生长着各种极具野趣和承载乡愁的植物,除了具有观赏价值的乡土植物,还包括各种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的乔灌木和野草。如泡桐、油桐、苦楝、密蒙花、鱼腥草、野棉花、紫云英等。如紫云英,可以营造美丽的花海景观,同时它是人类最常用的有机绿肥(固氮)和蜜源植物,也是改良土壤、提供牧草来源、促进粮食增产、发展生态观光农业以及推进节能减排的良好植物材料。
3.5避免将城市植物景观照搬至乡村进行建设
乡村植被景观与城市植物景观有很大的不同,乡村对于植物绿化的需求,重点集中在风水林、公共场所周边、道路、房前屋后及院落等区域。乡村植被景观要体现乡村特色,避免将城市植物景观照搬至乡村进行建设。乡村植被景观应与乡村生活、乡村风貌、乡村生态相结合,营造典雅幽静的乡村美学生活。设计时,应充分利用当地兼具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的乡土植物,打造具有乡村野趣的自然植被风光。
3.6保护生态红线,不掠夺土地功能
确定生态保护的控制性目标,划定好耕地、林地、水系和湿地景观的生态红线,明确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的范围,划定鼓励开发的区域。植被、水系、自然保护区等构成乡村生态性景观,是乡村的不可建设用地,应以保护为主,规划为辅。乡村植被景观包括各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景观、乡村道路绿化、田间道路绿化、森林绿地、生态防护林等。乡村植被景观规划设计应在保护的前提下,将这些自然生态环境进行统一的布局和设计[6],真正践行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统一的绿色发展之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马颖杰,刘仁君,崔云霞,等.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主要形式简析[J].农业网络信息,2014,7:47-48.
[2]邵剑杰,黄淑娟,李先富.“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研究——以桂林市阳朔县新寨村景观规划设计为例[J].住宅科技,2014,1:39-43.
[3]中国生态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中国生态旅游发展论坛4生态旅游实践与出路[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4]陈灿.湖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材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
作者:杨丽琼,赵春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