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前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社会产业的转型升级既带来了发展机遇又带来了严峻挑战。以河南文化产业为例,多年来在国家政策、经济助力的多方支持下,河南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但在如今媒体融合新时代背景下,却暴露出文化资源挖掘不深、创新人才不够、社会主体参与不强、内驱动力不足的问题,极大制约了河南文化产业的媒体化、信息化创新发展。对此,今后河南相关部门需认清自身文化站位,立足自身多方优势,从人才建设、多方主体联动、更新方式、挖掘文化资源等方面探索当地媒体融合背景下的文化产业创新途径,为当地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媒体融合;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文化产业已成为新世纪发展潜力巨大的产业之一,也已成为国际之间彰显竞争实力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背景下,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据《河南经济发展报告(2020)》中的数据显示,河南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持续呈现增长态势,河南城乡统筹的时空格局在逐渐明显化,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在对外文化交流传播中不断增强。而且当前互联网渗透下,媒体融合进程的加快给河南文化产业的创新带来了新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现实挑战。如此在媒体融合时代下研究河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状况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媒体融合时代河南文化产业创新的意义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与日俱增,可以说掌握文化发展的主动权,便是占据了文化竞争力的制高点。而河南作为文化资源大省,拥有几千年文化历史,其在多年来的文化产业发展中不断创新,形成了多模态的文化表现形式,不仅给当地经济、文化建设带来了转型发展变化,更是带动了周边乃至全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此,河南省在一系列事关文化产业发展问题下调整了多项决策,为构筑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作出了产业创新之举,十分具有研究意义。
(一)有利于打造城市文化品牌
河南作为文化发源地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文化积淀,在如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今天,河南省可充分挖掘自身文化资源,利用媒体融合等多重技术手段,塑造城市文化品牌。2021年端午时节放映的《水下飞天洛神舞》给人带来了深刻的印象,许多大众、媒体纷纷将目光重新聚焦到了河南,倾城一舞瞬间刷新了大众对河南文化的印象,甚至还吸引了国外友人对河南的关注。而该舞蹈正是基于融媒体技术等多种元素结合基础上形成的文化产品,为打造河南省各城市的文化品牌奠定了基础[1]。
(二)有利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文化产业是一个城市走向成功的关键因素,河南省各城市在多年来的发展建设中十分注重文化产业的挖掘与利用,由此催生了当地一些新兴文化产业的出现,比如数字媒体企业、数字文化传媒企业等,给河南省经济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众所周知,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河南文化产业作为新时代的经济型产业,具有附加值高、发展空间大的特点,将其置于经济发展平台中能产生巨大经济利润。而且如今融媒体背景下的文化产业中又引入了新的文化传播元素,所形成的文化产品、文化连锁产品也能吸引投资,从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三)有利于推动文化可持续发展
文化是一个民族振兴的重要力量,也是国家发展的优势支撑。如今融媒体背景下,河南已逐渐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转变,致力于文化产业的更新换代与创新转型,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但人类对文化资源的利用与消耗,给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河南省文化产业低投入、消耗大的问题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难题,为此,只有借助融媒体力量,将文化产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探索,如此才能顺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媒体融合时代河南文化产业创新优势
媒体融合时代下,多元丰富的信息技术、数字手段与文化产业的结合,能够为河南文化产业发展创造更大的升值空间。而河南本身具有的文化优势、政策优势、经济优势也都能为当地文化产业转型发展提供支持。国家相关部门早先就将河南文化产业转型划定为文化事业建设的集中地,并为当地文化产业发展进行了一系列政策规划,加之河南本身带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高新科技产业经济的发展,为媒体融合时代下的河南文化产业创新提供了多方支撑。
(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国家一直以来都十分注重文化发展问题。早在2016年,“十三五”规划中便提出了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转变政策指示,其中重点针对河南、山东等文化大省提出了详细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文化产业改革方案。之后,河南政府针对自身文化产业发展形势制定了《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方案》文件,其中也提出了要顺应国家文化战略发展要求,构筑全国文化发展高地。这一系列政策的提出,肯定了河南作为文化大省在文化产业发展领域的重要地位,而且有了国家及政府的政策支撑,河南省各地区能大胆发掘各自文化优势,创新文化形态。
(二)深厚的文化资源支撑
河南地处中原腹地,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重要文化孕育地。中原文化以河南为中心,以沿线黄河流域为腹地,逐渐向外辐射,历经千年才形成了具有明显中原地域特征的主流文化和主导文化。而且中国历史上先后曾有20多个朝代定都于此,其中洛阳、开封、郑州和安阳都是闻名于外的古都城,可以说,河南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深厚的文化底蕴开辟出了中原独有的文化特色产业。截至2018年,河南省共有公有制艺术表演团体将近200个,文化馆200多个,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将近500个,入选国家非遗文化遗产的品类有100多个。此外,还有尚待开发的文化品类。由此可见,河南具有深厚的文化资源底蕴,能为其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支撑[2]。
(三)经济实力的迅速壮大
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河南全省实现生产总值54997.07亿元,比上年度增加1.3%,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分别增加2.2%和0.7%,第三产业增加1.6%。综合来看,第三产业比上年度增幅较大。河南省在改革开放后,不断推陈出新,多种高科技新产品、新技术、新商业模式接连迸发,成为当地科技创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如此给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促进作用。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运用,实现了文创产品的智能化、文化旅游的便捷化发展。由此可见,河南经济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文化产业的转型。
四、媒体融合时代河南文化产业创新内容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内在形象,也是彰显综合国力的一部分,文化产业发展的认同度要比一般政治、经济的认同更有影响力,中国作为拥有几千年历史的国家,在实现中华伟大复兴的漫漫征途中,文化艺术的复兴势在必行。而且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给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发展契机,河南作为典型的文化大省,应发挥榜样作用,在多个文化领域中开辟新路径,创新文化内容。
(一)文化娱乐产业
文化娱乐产业是维持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兴产业,是第三产业中占比重较大的产业类型之一,其在不断满足群众精神生活的同时,也为群众创造了物质财富,深受广大群众欢迎。文化娱乐产业所涵盖的内容也十分广泛,比如有文艺活动、培训班、影视戏剧、文学作品等内容,近年来,在国家政策与社会条件的支持下,河南省相关文化单位、机关、社会团体与组织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标准,顺应文化发展新趋势,举办了大量艺术活动、娱乐活动,比如《常香玉》《大国医》等文化产品,受到了社会各主体的多方关注。
(二)旅游观光产业
旅游观光产业是河南省文化跨度较大、关联度较强的典型产业类型。其发展不仅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程度有关,而且也对其他产业具有带动作用。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1世纪世界旅游经济仍将持续高速发展,中国的旅游经济逐渐在世界经济中崭露头角。尤其是河南省,拥有深厚的文化资源,适宜开展和扩大旅游产业。在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等多个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加快促进旅游市场恢复发展的通知》文件中指出,河南省当前的旅游经济即将迎来疫情之后的发展窗口期,大力挖掘文化资源,利用融媒体技术创新文化产品,能够推动旅游消费回暖,促进文化产业整体发展。
(三)新闻传播产业
新闻传播产业在河南省文化发展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包括新闻出版、广播、编辑与制作等产业服务,涵盖内容十分广泛。如果将新闻传播产业当作一种文化集群产业来看待,其仍有较大发展空间。近年来,河南电视平台依托上下游产业链技术、互联网技术实现了网页浏览、微博搜索、生活工具辅助等多项信息化发展,为文化产品的输出拓宽了网络渠道。而且利用媒体融合功能,能将新闻产品以线上线下双渠道的形式在文化市场上运作,完成全省文化新闻广播的数字化转型[3]。
五、媒体融合时代河南文化产业的发展困境
优秀的文化成果见证了我国历史长河的全过程,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财富。河南作为中华文化发源地之一,肩负着建设文化、传承文明的重要历史使命。但随着如今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给河南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现实挑战,暴露出当地文化资源不足、创新内驱较弱、人才缺乏、社会主体参与度不高的问题,极大影响了河南文化产业的顺利转型,为此,需深入分析其中原因,找准症结所在。
(一)文化资源开发不足
在如今现代化发展背景下,河南文化资源开发不足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成为影响当地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现实困境。一方面是因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国内文化市场了解程度不足,未能找准河南文化特色与资源优势,开发与众不同的文化产业,致使当地文化产业建设中同质化现象较为明显,文化竞争力不强。另一方面,河南虽然也开始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文化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但其中内容单一,文化资源挖掘程度不深的问题也尚未解决,一些剪纸、曲艺、版画、杂耍等独有的艺术形式并未在平台中被深入开发,导致河南文化品牌影响力不足。
(二)创新内驱动力不足
当前媒体融合时代下,河南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内驱动力不足的问题,导致当地文化产业发展创新度不足,不具有文化吸引力。究其根因,与河南文化产业中的信息化渗透程度不深有关。高新技术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的关联度较低,许多特色文化产业只能停留在传统媒介宣传层面上,信息化新产业开发较少,文化产品质量低下,产业发展速度缓慢。同时,河南自身文化产业投入比重仍存在不足局面,多数文化企业只能凭借自身积累资金,未能有效利用网络平台与资本市场回笼资金,极大制约了文化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4]。
(三)创新人才较为缺乏
媒体融合背景下河南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人才缺乏现象,给当地文化产业创新转型提出了人才资源的挑战。比如在文化娱乐产业中,缺乏复合型人才,多数人员都是从别处或其他单位借调到相关单位中的,也有高校刚毕业便从事文化娱乐文化产业建设的人才,这些人员专业性不强、经验度不够,对文化市场中的文化产品输出、流通、消费等环节不够了解,致使当地文化产业建设的创新度不足,数字化文化产品形态单一。而且河南部分高校文化产业相关专业与课程开发较少,专门型人才培育度不高,导致当地创新人才比重较少。
(四)社会主体参与不强
当前,河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中还存在社会主体参与度不强的问题,除国家相关部门要求的社会主体应参与文化产业建设之外,其余部分中小企业、个人企业等发展规模较小的社会主体对当地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关注度则较弱,对文创产品、融媒体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的市场投入比例较少,相关文化活动也组织较少,不利于河南文化产业的宣传与发展。而且在相关单位组织的文化沙龙、文化节、文化讲堂活动中,社会公众参与度也不高。如此致使文化活动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六、媒体融合时代河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路径
历经数千年发展与积淀,河南积累了数以万计的珍贵文化遗产,其中有许多已经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当地文化核心要素。如今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媒体融合时代已经到来,河南文化产业在多重技术的辅助下创新了文化产业发展形态,构建了多个区域文化产业链条,极大促进了当地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具体在以下几方面作出了调整应对:
(一)挖掘资源,打造文化品牌
河南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离不开文化品牌的支持,不仅需要政府市场引导,更需要文化自身发挥影响效应。因此,河南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中,需充分挖掘资源,打造文化品牌。比如能以郑州、开封、洛阳为文化中心,开发以中原文化、历史古都、黄河生态等元素为主题的文化集群品牌,发展文化旅游、文化习俗、文化饮食、文化娱乐等相关产业链,以产业链发展带动河南文化品牌发展。同时相关部门还能定期举办文化主题相关的文化节、文化展览会等,将重大历史事件融入其中,打造文化盛会,形成文化品牌。
(二)创新方式,强化内驱动力
媒体融合时代,各类信息化技术逐渐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这一发展形势给河南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条件。为此,相关部门、社会企业、文化单位可借助AR技术、智能技术在各个旅游景点、博物馆及其他文化场所中增设智能服务器,为参观人员提供智能导航、仿真讲解服务。有条件的单位也能引进3D技术设备,将河南文化内容录入设备中,大众可在设备中观看文化影片,参与文化游戏、知识竞赛、故事讲解等活动,强化大众的文化参与体验。除此之外,河南相关部门也能利用网络电视、公众号、网络直播等平台,创办网上书店、网上文化馆等虚拟平台,使大众足不出户便可了解河南文化。如此能节省河南当地文化资源,显现创新效果。
(三)培养人才,组建人才团队
针对当前人才匮乏现象,河南省政府加快引进文化产业专门型人才,增设多重文化产业建设岗位,重点吸引海外文化技术团队与留学归来的高层次人才参与河南文化产业建设工作,以改善当前文化产业中的人才短缺状况。同时,政府还要与高校、社会教育机构建立合作机制,开设文化产业相关专业与课程,并加大文化培训市场、文化学历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及时根据市场文化产业需求变化调整人才培养计划,以培养文化产业中门类丰富的专门型人才,优化人才资源结构。
(四)多方联动,互助产业发展
针对河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中社会主体参与度不高的问题,河南政府及相关单位需做好社会主体动员工作,积极联系如社会教育机构、文化单位、企业等影响力较高的主体力量,鼓励、引导、支持其参与本省文化建设工作,更好地推进河南文化产业发展。
一方面,政府及相关部门可先发展骨干文化企业组织,让其带动周边社会各机构、单位在本区域内积极宣传河南文化政策与落实计划,由政府出资奖励优秀的文化产业创新单位,并在社会上公开表扬,以激发社会各主体对文化产业创新的参与积极性。
另一方面,社会各单位也要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定期组织本单位人员学习河南文化,开办文化培训班、组织文化联谊活动,具体可组织员工到河南文化旅游景点、文化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参加文化讲坛活动,带动河南文化产业发展。七、结语河南是我国的文化大省,保留了许多古人的优秀文化结晶与文化资源,因此保护好、继承好、弘扬好河南独具魅力的文化,打造大省城市文化产业与文化品牌,是落实党和国家对文化产业发展指示的重要途径。而且如今媒体融合时代下,传播手段更加多元、传播形式更加丰富,利用数字化、信息化传播媒介向国人、向世界展现河南文化底蕴、展现中国文化魅力是当代国人需要思考的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文锋.浅谈文化产业与媒体融合创新发展的新路径[J].记者观察,2020(5):21-22.
[2]王贝.找准开封在黄河文化中的定位,塑造城市文化品牌[J].今古文创,2021(6):115.
[3]王安琪.新常态下创新驱动文化产业集约化发展研究——基于河南文化产业的实证分析[J].经济论坛,2018(11):85-86.
[4]张泽建.黄河流域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以河南为例[J].黄河·黄土·黄种人,2021(4):155-156.
作者:李 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