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族化设计是中国设计发展的突破点,也是中华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而汉字设计和书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文章阐述了书法和字体设计结合的必要性,分析了设计师运用书法进行设计的思路和条件,总结了书法在字体设计中的若干运用方法,对设计的民族化发展有一定理论和实践参考价值。
关键词:书法;平面设计;字体设计;美术字
1书法与字体设计结合的必要性
文字是平面设计的视觉要素之一,因此设计文字或字体成为了平面设计不可或缺的环节,它的运用十分广泛,如广告、海报、包装中的美术字,品牌形象设计中的标准字,其重要性决定了我们研究汉字的必要性。而书法艺术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中一笔宝贵财富,书法与字体设计关系密切,二者都是表达汉字的方式,其形式是互通的。“书法是书法家以审美为出发点的艺术活动[1]。”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更侧重于个人表达,同时它又受强大的历史传统的约束,而现代设计则有所不同,它主要是一种商业委托行为和应用形式,字体设计在本质上是作为平面设计系统内的要素而存在的,而且字体设计的多元性、互渗性和变动性是书法相对固定的属性不可比拟的,设计开放的要素空间,可以从各种艺术中汲取灵感,而不拘泥于书法的形式边界。在印刷技术出现前,汉字的表达主要是通过书写完成的,而书法就是指书写的法度和艺术,现代汉字的形式是唐人所书唐楷确立的,最常用的汉字字体,如黑体、宋体、楷体等印刷字体形式都是从唐楷演变而来,其中黑体虽然没有笔画的装饰部分,但它的结构依然是唐楷的结构。其次,现代美术字设计的不少处理方式就出自对古代书法的形式结构的间接运用,如颜楷外拓饱满的字形构架,在美术字中点的笔画处理成短横也从隶书找到形式出处,而缺省一些笔画的设计则借鉴了宋体笔画中粗细虚实的形式,类似的情形不无少见。20世纪末,中国设计界也开始了这种借鉴的探索实践,以靳埭强先生为代表,他的《汉字系列海报》开创了中国设计的民族化设计的新路线,进而成为具有广泛影响的潮流,近二十多年来,中国设计界诞生了许多优秀的书法文字设计,发掘利用书法字体资源应用于现代设计,已经成为设计创意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理念和路径。在现代设计中,书法和字体设计结合是必然的。在多元文化碰撞的当代大背景下,民族性和个性化的设计正在受到广泛的应用和认可,它反映了历史传统与现代思潮在传承与创新上的开放性融合,它们两者之间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从传统艺术形式中去寻找和再创造成为一种重要的设计思路。用书法来进行设计有行业的倾向性,以餐饮、旅游、艺术文化等最为突出,这些行业的共同特点是具有传统文化的内涵,并以此作为卖点,如餐饮业之饮食文化,旅游业之人文历史,在这些领域的设计中使用书法更容易唤起受众对传统文化的联系与共鸣,这是书法与传统文化二者天然的亲近关系所决定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一些不良的设计现象,由于设计师或委托方审美水平的限制和书法知识的缺失,造成在书法与字体设计中的程式化和一些违反美学规律的误用。对比同样以书法为国民传统文化的日本,我们在传统书法领域是远远超越日本的,但在平面设计中将书法和字体设计结合起来的案例数量和水平上都有较大差距,究其根源还是我们在创新性结合上存在短板和不足。中国设计要做出特色,一定要从民族性入手,借鉴东亚文化圈各国家地区对书法元素的运用先例,书法作为汉字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新时代的设计中进行传承与融合创意,是中国现代设计重要的创新实践课题。
2作为平面视觉系统要素存在的书法元素
平面设计和书法是两个互有交集却又彼此独立的体系,作为字体设计的书法应明确它作为平面设计视觉体系要素的定位,它服从于平面设计的整体,具有文字表意和形态的双重功能。平面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传播信息,而设计是为了通过用各种视觉手段达到装饰和美化的作用,促使观者产生视觉愉悦,增强传播的效率,书法的创新也应以此为前提。其次,设计师和受众具备共同文化和审美素质是交流信息的前提,设计的受众主体是普通人,他们对书法是感性的,只有模糊的认识,而作为设计师在求学阶段接受的是现代设计教育,设计师对书法的理解也是现代人的理解,因此整个过程是非书法家之间的对话。同时,书法在设计中的结合创新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融合了现代艺术和设计的审美观,受到中国书法传统的影响和现代书法的冲击。
3对书法的运用要建立
在对传统书法的认识基础上书法与设计的结合创新的另一个必要条件是认识书法的传统,书法自身就是古人对汉字的形式美的总结,这是一个方法论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当今的设计教育中这方面是有缺失的,以致很多设计师面对书法字体设计无从下手。因此,我们在运用之前应先了解各时期有哪些书体,它们艺术特征的共性,设计师应像书法的学习者一样从笔画、结体、章法三个层面去认识。笔画可解构为线条和点画,点画可归纳为如方、圆、三角,线条有粗细、提按、曲直,在书法中写出笔画的方法称为笔法。例如小篆具有点划瘦细均匀,圆笔藏锋,结构上瘦长端庄,转折部分圆转等特点,现在的圆体字正是把这种圆形起收笔的特征结合到了黑体字中。结体指汉字书写的间架结构,即字之“形”,具体指字中各笔画的安排与形势的布置,以及它们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元代赵孟頫《兰亭跋》:“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明确了研究结体的重要性。结体“因时而传”,同一个字在不同历史时期结构不同,作为现代人我们都很熟悉唐楷和它的现代衍生字体的结构,但对其他书体的结构则比较陌生。章法在书法中指谋篇布局,包括整个作品、行与行、字与字之间的呼应关系,而美术字的设计在数量上通常就几个字,因此我们主要的方向是字与字之间。
4书法与字体设计结合的运用方法
4.1集字集字是书法创作中的术语,如王羲之的《圣教序》便是后人集字,意指将散落文字凑到一起成章。集字对当下的设计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古人之字避免了版权问题,而且能获得比直接使用字库更具风格的效果,集字不属于创作,是一种再运用,不可否认这是一种务实和低成本的做法,但笔者认为设计并不是每个环节都需要创新,设计师最重要的工作是将诸多的要素统一于整体的合宜性,这是更具优先级的问题。过去我们只能从历代碑帖的出版物中集取所需之字,网络时代书法集字网站字库的兴起则给设计师增加了一个更便捷的选择。集字应集完整之单字,而集多个字时应集同人之作,当遇到无法集到所需字的情况,可以采取集偏旁、部首和笔画将其重组的方式,这也是一种创作的思路,集字是设计构思阶段的参考对象。集字也不是下载即用,也需要对其进行一番组织和改造,涉及笔画的调整,字与字的位置、间距、大小、字势,所集文字群化的形态及构图关系。
4.2同构异质:用现代设计的形式表现书法的内涵
将书法中的文字形态进行提炼,通过现代美术字的设计方法表现出来,并进行创新。《治字百方》提到“用钢笔写隶书,而重新定义隶书的形式…[2]”用钢笔去写隶书,然后再导入软件进行矢量绘制,这一种对书法的现代表达和同质异构,在设计上不拘泥古法,将隶书和楷书的点画特征进行重构结合,使两种书体的点画特征同时出现,结合现代字体设计对形式的理解,并加以适度的夸张,这是把传统书法中的形式和审美运用于现代美术字设计的例证,这种方法避开了设计师书法实践的短板,但也缺少了书写性。
4.3具有书写性的书法字体设计
所谓书写性,是指给人以写出来的感受,而不是“做”出来的,并以毛笔、墨汁和宣纸结合产生的书法特殊的笔触肌理为特征,通过墨的枯湿浓淡、笔的轻重缓急进一步丰富笔触。需要明确的是书法字体不等同于传统书法,而是现代书法的一种设计运用,是将书法作为视觉表现的手段,因此不必完全按书法的标准和法度去看待,而应该纳入设计作品中去分析:是否能与其他元素形成画面的统一和谐,能不能传达作品背后的精神,有没有美感,有没有创新性和趣味性,如果达到这种标准应该是一件成功的书法设计作品。设计过程可按照现代设计的流程进行,形成设计概念,用硬笔试作草图,研究字形结构、笔画和点画,确定好样式再用毛笔去表现。使用毛笔讲究一气呵成从而更能体现其书写性,也可反复书写,从多个结果中择优导入软件进行调整和编辑,纳入到平面视觉要素系统中,体现手写与数字化结合的优势。
4.4字形结合
字形结合在现代字体设计中有诸多运用,其方式有象形、双关、共生形等,也可以借鉴到书法的字体设计中,例如2008北京奥运会标志。象形本身就是汉字的一大结构特征,很多汉字仍然保留了象形的偏旁,将这些象形的偏旁结构和笔画图形化,仿照自然界中生物的和非生物的形态,也可以将部首偏旁替换为图形,用画的方式去表达,其图形内容可以通过提取设计主题关键要素获取,或从该字的象形意义来解读。这种设计手法,使字体的图形感增强、抽象感减弱,在设计上有较高的自由度,即便是无法写传统书法的设计师也能驾驭,但使用不当的图形化可能降低文字的识别性。
4.5滤镜特效
滤镜是图形软件中的修图功能,用来实现图像的各种特殊效果。特效滤镜可以帮助书法字体设计作品,从二维平面的、单一的质感实现立体的、丰富的材质效果的转变,给人绚丽新颖之感。滤镜特效还帮助我们实现将书法字体与各种素材结合在一起的功能,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5结语
综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要做出具有本土化和民族化的字体设计,将书法和字体设计结合起来是很有必要的,这要求设计师既要掌握现代平面设计的一般原理和技术,还需要对书法有所认识和实践,通过这种途径拓宽设计风格、提升设计水平,在设计实践中进一步深化中国设计的民族特色。
参考文献:
[1]刘鑫.书法字体设计技巧与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15.
[2]左佐.治字百方[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53.
作者:陶海凡
推荐阅读:平面设计与绘画艺术视觉构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