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致死性重大传染病,自2018年传入 我国后,给生猪养殖业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目前,在我国生猪养殖中散养户占比较大,其做好非洲 猪瘟疫情防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散养户;非洲猪瘟;防控;对策
1 把好消毒灭源关
非洲猪瘟传入我国后,消毒灭源工作作 为重要的防控措施被各级领导重视。为了做好 消毒灭源工作,畜牧兽医工作者通过举办培训 班,面对面、手把手指导农户学习消毒器械的 使用,印发各种消毒药品的配备方案等措施, 全面提高了养殖户的实际操作能力。现对散养 户做好消毒工作做如下总结。
1.1 常用消毒方法
散养户受自身经济条件所限,没有充足的 资金购买规模化养猪场所用的消毒器械,只能 购买最实用的喷雾器和火焰枪。喷雾器主要以 喷雾消毒为主,常采用电动式,配备合适浓度 的化学消毒剂使用。火焰枪就是根据非洲猪瘟 病毒不耐热的特性杀灭病毒。
1.2 高效消毒剂的选用
一要注意合理选择消毒药品。消毒药品种 类繁多,针对不同的病原微生物要选择不同的 消毒剂类型。非洲猪瘟疫情暴发后,消毒剂的 用量增加,在走访生猪散养户时发现,他们有 的选择用“84”消毒液给猪舍消毒,有的还采 用原始的草木灰给猪舍消毒,这些都是不科学 的消毒方案。散养户选择的消毒药品应高效、 绿色、无污染,同时要针对非洲猪瘟病毒,禁 止使用无生产企业、无兽药产品批准文号、无 保质期的“三无”消毒剂。对消毒剂是否合格 可以引导农户在国家兽药综合查询手机App上 进行查询确认。 二要注意选用对非洲猪瘟病毒敏感的消毒 剂。根据非洲猪瘟病毒特性,常选用二氯异氰尿 酸钠粉,三氯异氰尿酸钠粉、烧碱溶液(2%), 苯酚溶液等消毒剂进行消毒,效果良好。在具 体消毒过程中,建议农户对配发的消毒剂轮流 更换使用,乡畜牧兽医工作站专业技术人员要 制定科学的消毒灭源实施方案,明确消毒灭源 的程序、使用的消毒药品及浓度等。 三要注意根据不同消毒对象使用不同类 型的消毒剂。在开展消毒灭源工作前,要对猪舍粪便、尿液、饲料、分泌物等全面打扫,有 使用垫料的农户要将垫料清理干净后再开展消 毒。消毒时要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全面进行, 尤其要注意卫生死角的消毒,做到全面。对圈 舍、器具、畜栏的消毒常采用每1 L水配0.5~5 g 二氯异氰尿酸钠粉的方法开展喷雾消毒,对不 锈钢产床可采用火焰消毒;对生猪皮肤黏膜可 采用75%酒精消毒,也可采用碘制剂消毒。消 毒过程中要注意,部分消毒药品尤其是氯制剂 有特殊异味,不能用于生猪食槽消毒,以免影 响生猪食欲。部分养猪户采用生石灰给猪圈消 毒,需要注意的是,生石灰不能长时间暴露在 空气中,需要现配现用,更不能和三氯异氰尿 酸钠等氯制剂合用。
2 把好生物安全关
2.1 严禁使用所谓的非洲猪瘟疫苗
在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下,网络上传出有 部分生猪养殖场使用所谓的非洲猪瘟疫苗,部 分散养户也打电话询问此事的真实性,农业农 村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进一步严厉打击非洲猪 瘟假疫苗。目前,没有国家批准上市的非洲猪 瘟商品化疫苗,网传使用的非洲猪瘟疫苗都是 假疫苗,广大农户不能信以为真。
2.2 构建安全可靠的生物安全屏障
部分散养户由于不是规模化生产,猪舍距 离居民区很近,因此做好生物安全防控工作显 得尤为重要。一是饲养人员不能在外聚餐,禁 止携带任何肉制品进入猪圈。如遇紧急情况确 需外出的,返回猪舍工作前一定要落实隔离制 度,进入猪舍前一定要洗澡、更换防护服,做 好消毒工作。二是牢固树立生物安全意识,外 来人员不允许进入猪舍。有条件的家庭可以给 自家猪舍安装监控摄像头,定期回访进入猪舍 的人员,发现可疑对象应第一时间报告给村级 防疫员并做好登记。三是猪舍产生的粪便要第 一时间清理到固定场所,发酵后还田使用,切 不可堆在猪舍周围引来苍蝇等蚊虫,同时要做 好灭蚊防鼠工作。四是部分位于山区的养猪户 要切实防范野猪进入猪舍引发疫情,发现圈舍 周围有野猪活动时,要第一时间驱赶;发现有 野猪死亡时,要第一时间联系动物防疫机构做 进一步处理,切不可贪图便宜将死亡野猪饲喂 家犬或食用。五是坚持分群饲养,封闭饲养, 采取全出全进的饲养方式,创造条件采取必要 的空栏管理制度。
2.3 做好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接种工作
由于非洲猪瘟临床症状和经典猪瘟非常相 似,临床诊断很难确诊,需要实验室诊断才能确 诊,所以做好经典猪瘟、口蹄疫、猪蓝耳病等疫 苗的接种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广大散养户一定要 积极配合畜牧兽医部门做好防控,坚决防止其他 动物疫病发生和流行,为非洲猪瘟防控奠定好基 础。同时,应做好其他普通病防控工作。
2.4 禁止使用餐厨剩余物饲喂生猪
非洲猪瘟病毒可以经餐厨剩余物传染给生 猪,国家明令禁止餐厨剩余物饲喂生猪。但有 部分散养户认为,剩饭剩菜营养丰富,家人食 用后都没有发生不安全事故,饲喂生猪是良好 的食品,加之农户长期就有使用剩饭剩菜饲喂 生猪的习惯,禁止餐厨剩余物饲喂生猪的宣传 和检查工作曾一度很难见效。随着非洲猪瘟疫 情影响的不断扩大,生猪价格上涨,各级检查 不断增多,各类防控非洲猪瘟疫情的培训逐渐 覆盖,群众的认识也明显提高,现在已经没有 农户用餐厨剩余物饲喂生猪。但随着玉米价格 上涨,农户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使用餐厨剩余 物饲喂生猪的情况有可能会出现,需要加大检 查培训力度。
3 把好排查报告关
非洲猪瘟疫情和以往疫情有很大不同。一 方面非洲猪瘟病毒基因组很强大,可以经运输的 病猪、餐厨剩余物、感染动物的排泄分泌物、冻 肉传播,也可以在泔水中长期存活;另一方面非 洲猪瘟病毒致死率很高,几乎对所有生猪都有易 感性,生猪感染死亡率往往达到100%,给农户 造成的损失不可弥补,又没有可以治疗的药物, 因此第一时间发现疫情非常重要。 3.1 建立养猪户微信群,定期公示各养猪户生猪 存栏情况 由于散养户分布广泛,日常排查很难做到一日内完成所有饲养生猪的排查工作,可以 以村为单位建立养猪户微信群,指定群主合理 管理各村微信群,各养猪户当日在群内回复户 内生猪健康状况和进出栏情况,群主汇总后给 乡站监管人员报告情况。对没有回复信息或管 理人员认为信息有误的作为重点户进行入户排 查。这种排查方式一方面可以提高排查的针对 性;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3.2 建立排查登记制,实行签字确认
由于排查工作量大面广,对排查结果的 认可就非常重要。为了解决排查人员和养猪户 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等问题,可以实行排查登 记制。要求生猪养殖户准确填写排查登记表, 包括养殖场(户)姓名、生猪存栏量、排查数 量、消毒记录、消毒频次、是否泔水饲喂生猪 等内容。排查人员包括行政人员、乡畜牧兽医 工作站专业技术人员、村级动物防疫员。通过 排查,双方签字确认,可以实现排查工作有根 有据,对生猪存栏出栏有明确的佐证资料,养 殖户和排查人员做到信息共享。
3.3 动员群众,做好群防群控工作
应做好群众工作,发现生猪不明原因死亡 第一时间上报乡畜牧兽医工作站,切不可将病 死猪出售谋利。同时,做好防疫工作,群防群 控很重要。生猪产业关系群众的肉食供给和食 用安全,必须站在保障群众肉食有效供给的高 度加以重视,要广泛宣传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政 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农户对病死猪进行无 害化处理。
3.4 配合专业技术人员做好病原学采样检测工作
非洲猪瘟病原学检测试剂已经研制成功 并投入使用,广大养猪户应相信科学,积极配 合专业技术人员完成采样检测工作,切不可认 为自家饲养的生猪没有临床症状就判定为健康 猪,因为非洲猪瘟病毒可以在动物体内潜伏 15 d左右,潜伏期内病猪已经开始向外排毒, 具备了传染性,所以采血检测非常重要,可以 起到早预防的作用。
4 把好引种检疫关
据报道,由于引种运输引起的非洲猪瘟疫 情已成为防控常态化后出现的最重要的传染途 径,病畜长距离运输造成疫情问题突出,需要 从根本上解决。
4.1 建立非洲猪瘟防控公路检查站
非洲猪瘟疫情在我国发生后,各省、市、 县和有关乡村都设立了非洲猪瘟防控公路检查 站,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对途径检查站的运 输生猪及产品的车辆查证验物,为外防输入打 好了第一道防线,起到了检查站的作用。但部 分公路检查站由于缺资金、缺人员,检查作用 发挥不充分。建议有关部门加大对检查站的经 费投入和人员培训力度。
4.2 引种要严格程序,合规合法
部分生猪饲养户由于对疫情认识不足, 贪图便宜,从外地引入病猪而引发疫情。特殊 时期引种一定要合法合规,切不可违规引种; 也有部分生猪饲养户采用人工授精开展繁育工 作,但由于缺乏理想的猪冷冻精液,多采用其 他无供种资质养殖场自采的精液进行配种,存 在种公猪非洲猪瘟病毒检测结果可能呈阳性的 情况。因此,养猪户应高度重视,索要并保存 好种公猪的非洲猪瘟检测报告,以防非洲猪瘟 病毒通过精液传播。
4.3 出栏生猪要申报检疫
对于农户自家饲养达到出栏标准的生猪, 在出栏前3 d要向乡畜牧兽医工作站申报检疫, 经采样检测合格后才可出栏。对于出栏的生 猪,官方兽医要入户检查生猪健康状况,核对 养殖户免疫记录,各养猪户要积极配合,切不 可因为侥幸心理不申报检疫就盲目出栏生猪。 此外,对于从外地购进的生猪,一定要做好隔 离观察,隔离观察期满后再混群饲养。
5 小结
非洲猪瘟疫情来势汹汹,造成的影响还 没有结束,部分地区还存在传入风险,广大养 猪户一定要坚持“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 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方 针,积极落实隔离、消毒、免疫、驱虫、科学 饲养等措施,从而降低养殖风险。
作者:张亚丽
推荐阅读:非洲猪瘟的流行特点与防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