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非洲猪瘟防控新常态下,后备母猪补充、培育、高效安全生产对猪场经济效益至关重要。本 文结合生产实践从精准选配、科学免疫、安全饲养等方面归纳了技术要点,以实现猪场的高效、安全 生产。
关键词:后备母猪;高效培育;管理;技术要点;生产
种猪是猪场的核心资源,管理培育好后备 母猪是猪场持续稳定高效生产和实现良好经济 效益的基本保障[1]。在非洲猪瘟防控新常态下, 培育优质后备母猪十分必要。
1 精准选配
1.1 准备隔离培育舍
首先,将隔离培育舍可移动的物品移开, 彻底清扫污物后(包括房顶、墙壁、排污沟 等)用新配制的2%烧碱溶液泼洒浸泡,2 h后 用高压冲洗机冲洗,再用泡沫清洁剂覆盖栏舍 所有区域,30 min后冲洗干净。其次,使用卫 可、戊二醛消毒剂间隔24 h分别进行高压喷雾 消毒,再用烧碱生石灰溶液喷洒白化,待完全 干燥后密闭栏舍,用甲醛熏蒸消毒,24 h后通 风换气,空栏7 d以上。最后,全方位、无死角 环境采样送实验室进行非洲猪瘟病原检测,检 测合格后方能进猪。
1.2 严格挑选后备母猪
挑选后备母猪是一项技术活,根据其父 母、同胞和猪自身的各种综合性能及表现进行 全面考察[2]。一是生长发育好,选择生长速度 快、饲料利用率高的健康状况良好个体。二是 体质和外形优良,体型修长、匀称,乳头7对以 上、发育正常、均匀分布,阴户较大且突出, 被毛光泽、皮肤亮白,四肢粗壮。三是繁殖性 能高,选择产仔高、哺育率高、断奶重高的母 猪后代。四是猪只非洲猪瘟病原、抗体检测均 为阴性,其他主要病原检测均为阴性。最佳种 猪体重为50~70 kg。
1.3 诱情
后备母猪160日龄后,公猪每天诱情2次, 上午、下午各1次,保证母猪与公猪有适当的接 触时间,一般不少于1 min[3]。选择性欲强、 流涎、有强烈气味的12月龄以上公猪对后备母猪进行刺激,每头公猪连续工作时间不能超过 1 h,否则会失去兴趣和效率,特别是炎热季 节。如果公猪诱情充分,3周后约有70%后备母 猪发情,6周后约有95%后备母猪发情。不发情 后备母猪应加强运动,每次运动1~2 h,每周2 次或2次以上。必要时肌注PG600促进发情。初 情期越早出现的后备母猪,其怀孕胎数越多, 生产年限越长[4]。
1.4 初配
体重是评判后备猪能否配种的最重要指 标。后备母猪太轻或太重配种,都会降低终生 生产性能。背膘厚和实足年龄对配种的相对重 要性较低。配种要求:体重135~140 kg,日龄 235~245 d,背膘16~18 mm。后备母猪初配最 佳时机为第3个发情期。适时输精的关键指标为 发情期出现“静立反应”,其他迹象为阴户红 肿减退,流出黏液可拉丝,爬跨或被爬时站立 不动,出现交配动作,耳朵直立,目光呆滞, 食欲减少。需要注意的是,后备母猪发情期较 短,部分母猪发情症状不明显甚至表现为安静 发情,需要查情人员集中精力细心观察,做好 查情记录,不能人为强迫后备母猪出现静立反 应。当后备母猪出现静立反应时,立即进行输 精操作,以后每隔8~12小时输精1次,共输精 2~3次。输精过程中试情公猪在场刺激,环境 保持安静,并通过按压母猪背部、阴户、压背, 对母猪进行刺激,使子宫产生负压,促进精液吸 收。通过调节输精瓶的高低和堵输精瓶的孔来控 制输精时间,一般3~5 min,不宜过快或过慢。
2 科学免疫
2.1 隔离
后备母猪挑选后需要转运到专用的隔离培 育舍隔离不少于60 d。隔离期间后备猪饲养管 理专人负责,隔离舍的工作服、水鞋、工具、 器械等专用。进入隔离舍物资需要通过熏蒸消 毒,单独运送和存放,不与生产场交叉,避免 病原交叉感染。隔离期内,每天密切观察猪只 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2 免疫
禁止使用非法疫苗或假疫苗。各猪场根据 当地的疫病流行情况和本场内的疫苗接种情况 制定科学合理的后备猪免疫程序。一般猪场建 议在150日龄开始免疫,每种疫苗注射间隔7 d 左右,接种疫苗前适当限饲,接种3 d前可添加 多维或亚硒酸钠维生素E。规范免疫操作,注 射剂量要足够,位置准确,操作手法标准,及 时更换针头,做到100%免疫。隔离结束前一 周,对每头后备母猪进行采样,送专业实验室 进行检测,主要检测非洲猪瘟、猪瘟、伪狂 犬、蓝耳、口蹄疫等主要动物疫病病原、抗 体,分析检测数据,结合临床情况,对每头猪 只进行健康评估,果断处置异常猪只,为混群 做好准备。
2.3 保健
隔离培育期建议保健2次,每个疗程5~7 d, 间隔1个月。推荐方案:阿莫西林500 mg/kg+支 原净200 mg/kg+黄芪500 mg/kg+电解多维1 000 mg/kg +脱霉剂1 000 mg/kg,各场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适当调整。日常饲料中可添加保健药物,如黄 芪多糖、电解多维、益生菌、扶正解毒散等, 从而降低猪群应激反应,提高猪群免疫力。后 备母猪在配种前安排2次驱虫,间隔3~4周, 驱虫药可选择广谱的伊维菌素。如果体外寄生 虫特别严重,可选用双甲咪对地面、墙壁、猪 栏、过道、器具、猪体等喷雾消毒,视消毒效 果可加强1次。
3 安全饲养
3.1 营造适宜的环境
营造舒适环境有利于后备母猪防控非洲猪 瘟,发挥最大生产潜能。栏舍清洁、舒适、干 燥,地面防滑;适当降低密度,保证猪只充足 的活动空间;根据猪只强弱、大小等情况加强 调栏及分群。每天保证16 h光照,可以晚上 用白炽灯延长光照时间,合理的光照可以促 进性成熟、促发情、提高受胎率[5]。最适温度 18~26℃,最适湿度50%~75%;夏季做好防 暑降温,冬季做好防寒保暖,防贼风。猪舍中 最大氨气浓度不应超过7.5 mg/m3 ,人进猪舍不 能闻到明显的异味。提供充足、新鲜、卫生、 持续的饮水。
3.2 保证充足的营养
后备母猪从70 kg体重开始使用后备料,其 含有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有效促进后备母 猪性腺和生殖系统的发育,有利于后期的发 情和配种[6]。后备母猪要按体重、膘情分阶段 饲养管理,适当调节营养供给,使其体成熟 与性成熟均衡发育,建立优饲、限饲计划,确 保正常发育和正常发情,以期获得最长的利用 年限和最佳的繁殖力。同时,提供优质全价饲 料,经臭氧消毒后存放15 d使用,防止霉菌毒 素污染。保持猪群良好体况,生长过快或过 慢都会影响后备母猪发情。体重50~115 kg阶 段自由采食,体重115~135 kg阶段每头猪每 天提供2.7~3 kg饲料。配种前15 d实行短期优 饲,每头猪每天提供3~3.6 kg饲料,时间至少 持续15 d。
3.3 精细饲养
使用针对非洲猪瘟病毒的消毒剂,如戊二 醛、过硫酸氢钾、氢氧化钠等,每周消毒2~3次, 各种消毒剂轮换使用,做好舍内外环境消毒。 每天清扫圈舍2次,及时清除圈舍内粪便污物, 加强调教,使猪只养成定点排粪尿的习惯;适 当饲喂一些青饲料,加强运动,促进猪群健康 成长,增强抗病能力。每天对混群饲养群体进 行细心观察,对猪群体况进行科学评估,及时 隔离极端猪只并精心治疗护理。
3.4 除四害
物理方法与化学方法相结合。可使用鼠 夹、鼠笼,在老鼠常出没处设立投饵站,定期 投放鼠药,评估灭鼠效果,必要时请专业公司 灭鼠;对栏舍所有门、窗、水帘、进风口装订 纱窗,舍内悬挂捕蝇灯和粘蝇贴,夏季每周2 次内外环境驱杀蚊蝇,舍外用氯氰菊酯,舍内 用吡丙醚水乳剂;栏舍外围安装防鸟设备,如 防鸟网或超声波智能驱鸟器;严禁猫犬进入猪 场,发现后立即驱逐或诱扑;清除隔离舍周边 杂草,做好卫生管理。
4 小结
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下,培育后备母猪是 猪场恢复生产的关键,在常规培育方式之外, 只有精准选配、科学免疫、安全饲养,坚持生 物安全,切断疫病传播源头和途径,增强猪群 免疫力,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提升猪群生产 性能,才能保证猪场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斌斌.规模化猪场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J].现代农业,2019(10):63-64.
[2] 韩凤奎.后备母猪的选留[J].畜禽业,2013(3):47.
[3] 葛丽娟.后备母猪饲养管理要点[J].甘肃畜牧兽医,2018(11):45-46.
[4] 施增斌.后备母猪饲养管理关键要点[J].今日养猪业,2020(3):63-65.
[5] 孙龙,卢彪,苏华,等.规模化猪场后备母猪的精细化管理[J].养猪,2020(4):84-86.
[6] 张晶,魏芳,田程程,等.日粮添加不同植物油对育肥猪维生素D代谢的影响[J].甘肃畜牧兽医,2021(4):37-41.
作者:赵海忠,李良华,宋忠旭,孙 华,彭先文,梅书棋
推荐阅读:浅议非洲猪瘟的传播与有效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