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本年9月9日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精采的作家之一的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诞辰180年留念日。
1828年9月9日出生于图拉省克拉皮文县的亚斯纳亚·波利亚纳一个名门望族之家的托尔斯泰终身创作辛勤,著作极丰,登上了其时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他还以本人无力的笔触和杰出的艺术技巧辛勤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因而被列宁为具有“最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和平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新生》等,界文学中拥有主要的地位。而把列夫·托尔斯泰的全数小说从俄文间接翻译成他国言语,迄今为止全世界只要一人,他就是我国出名翻译大师草婴。
值此之际,本报记者特意采访了这位翻译界泰斗。当记者提及前不久在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热议的相关文学翻译质量、翻译要有跨文化能力等话题时,已是85岁高龄的他登时表示出极大的热情。我们的话题也由此展开。
1
托尔斯泰、肖洛霍夫:我的翻译情结
在草婴60余年的翻译生活生计中,他不只将列夫·托尔斯泰的《和平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新生》三大名著带来中国,并且把肖洛霍夫、莱蒙托夫等世界文学家的作品带给泛博读者。1987年在莫斯科国际翻译大会上,草婴被授予了高尔基文学。他是独一获此殊荣的中国作家。终身近万万字的翻译量令后生可敬可钦,自诩为草婴先生最的读者的中国作协副冯骥才就称他被“草婴先生了几十年”。前不久,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在上海召开,可能是考虑到春秋的缘由,草婴等一批在沪的资深翻译家此次均没被邀请加入大会。不外,记者在采访中强烈地感受到,他对翻译事业仍然,仍然关怀着相关人才的培育。
记者:您前后用了二三十年的时间,把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全数翻译完,从而成为世界第一人。能不克不及告诉读者,您为什么如斯宠爱托翁的作品?
草婴:其实,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别人也翻译过。周扬先生就曾翻译过《安娜·卡列尼娜》。不外,他是从英译本转译的。而我垂青的是原著翻译,用时下的话说,就是尽量连结“原汁原味”。我是从列夫·托尔斯泰的俄文原版间接翻译的,并且是全数的小说作品,这界上简直还没有第二小我如许做。
对文学具有“狂恋式恋爱”的列夫·托尔斯泰,是文学史上创作时间最长、作品数量最多、影响最深远的伟大的作家。重情节、重典型、重写实、重的现实主义文学时代,在他笔下达到的巅峰形态。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至今还在全世界文学类册本中占领着印数第一位、出书次数第一位和翻译语种最多的桂冠。其作品的印数在早几年就已冲破5亿册。所以他不只仅属于俄罗斯,更属于全世界。
“”前我曾翻译过列夫·托尔斯泰的中短篇小说,也读了他不少作品,深深为其作品中伟大的主义所。列夫·托尔斯泰的终身就表现了主义,他的作品用动人至深的艺术手法培育人们的,否决五花八门的和思惟。“”中我遭到,被了写作。为什么会发生如许的悲剧?如何才能避免如许的悲剧重演,这是我其时思虑最多的问题。呼吁人道的回归,人们的主义情怀,这更使我把目光投向了列夫·托尔斯泰这位伟大人物。
记者:“”竣事时,您曾经54岁了,其时要组建上海出书社,组织上要您去当总编纂。这可是苦尽甘来啊。带领岗亭,能够获得各类令人爱慕的待遇,可您却选择了。此后,立下的您没有工资,没有职称,与孤灯为伴,是什么力量促使您作出如许的选择呢?
草婴:我起首考虑的是要把无限的精神和时间充实用在对社会、对人民最无益的工作上,这是我一贯的旨。能当社长、总编纂的人必定会有不少,但搞翻译我就比力合适。我晓得,要把列夫·托尔斯泰的全数小说翻译出来,总共400百多万字,工程复杂,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于是,我把本人的设法与组织上说了,带领们最初承诺了我的请求。就如许一干就是二十多年。2004年7月,12卷的《托尔斯泰小说全集》终究由上海文艺出书社出书。巴金昔时细心珍藏的托翁文集珍本中的200多幅精彩原创插图,也第一次被收录在这套全集中。这能够说是我终身中最欢快的事。
记者:除列夫·托尔斯泰外,前苏联还有一位高文家肖洛霍夫也被你垂青,在解放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您根基以翻译他的作品为主?
草婴:对。米哈伊尔·亚历山德罗维奇·肖洛霍夫是承继列夫·托尔斯泰创作思惟最成功的作家,他的良多写作技巧都是向列夫·托尔斯泰进修的。他17岁起头写作,出书的第一本书就是短篇小说集《顿河的故事》。他的作品成长过程迟缓。1925年,他起头创作出名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一共四部,到1940年完成,用了15年时间。他的另一部长篇小说《新垦地》(旧译《被开垦的地》),1932年起头创作至1960年完成,一共用了28年的时间才写完。
《静静的顿河》在“对顿河道域的史诗般的描写中,以艺术力量和耿直缔造性地反映了俄罗斯人民的一个汗青阶段”而获得1941年斯大林文学和1965年诺贝尔文学。2005年5月24日,肖洛霍夫百年诞辰之际,结合国教科文组织把2005年定为”肖洛霍夫年”。由此可见肖洛霍夫界文学上的地位。
1953年起头,前苏联《谬误报》和《星火》同时以连载的形式颁发肖洛霍夫的小说《被开垦的地》(另译名《新垦地》),《世界文学》编纂部看到后便聘请我及时地把它翻译成中文,如许同步翻译的工作不断进行到1959年其作品全数颁发完毕。同时,我还应约翻译了肖洛霍夫的《一小我的》、《顿河故事》等作品。后来又译出了《一小我的》同名片子文学脚本。当我正预备动手翻译肖洛霍夫的长篇巨作《静静的顿河》时,起头了,一切打算由此打乱,该当说,这成为我终身一大可惜。
记者:对于您对俄苏文学的贡献,世界翻译界给了您极大的荣誉。
草婴:我曾两次拜候前苏联。1985年是作为中苏敌对代表团去的,去了两个礼拜。在那里,我特地参观了列夫·托尔斯泰的故居。列夫·托尔斯泰具有一个占地5700亩的庄园,里面有树林与湖泊,就仿佛一个风光区一样,不外这是他的外祖父传给他的遗产。
1987年,在前苏联召建国际翻译大会,我被授予“高尔基文学”,再次来到莫斯科。由于我无需翻译,就间接能够和前苏联伴侣扳谈。所以,他们中有的问我,你是列宁格勒大学结业的仍是莫斯科大学结业的?由于苏联最好的大学就是列宁格勒大学和莫斯科大学。当我告诉他们,我不是苏联留学生,并打趣地说,我是在中国上海的俄罗斯大学学的。他们为此感应十分诧异和惊讶。
2
苏联大嫂:我的俄语发蒙教员
记者:早就听人说过,您学俄语是自学成才,一位俄罗斯大嫂是您的发蒙教员,是如许的吗?
草婴:1937年,抗日和平迸发,我随全家人从宁波避祸到上海。其时,国内初次出书了《鲁迅全集》共20卷,订价20元,我省下父母给的零花钱去订了一套,几乎如获至宝,我后来读俄文、搞俄苏文学翻译很大程度上是受了鲁迅的影响。
有一天,我在上看到一条教员教俄文的告白。我找到了那户人家,开门的倒是一位人到中年的妇女,看到我后便用生硬的中国话问:“小孩,你来干嘛?”我说学俄文。她说一块钱学一个钟头。其时父亲每个月给我5个银元,我就说一个礼拜学一个钟头吧。
其时没有一本俄汉辞书,也没有任何教材,女教员只是让我到书店买本俄语教科书《俄文津梁》。我每次去她家,她就按照那本书教我。我的另一个俄语教员是姜椿芳先生,他是抗战期间上海地下党组织次要带领人之一。其时,他们办了一个“新文字研究会”,我跟几个同窗去学新文字。当姜椿芳晓得我在自学俄语时,便起头我,这使我的俄语程度大大提高。
1941年苏德和平迸发,昔时的上海地下党跟前苏联塔斯社带领筹议,在上海开办中文的《时代周刊》,我被邀请加入翻译相关苏德和平的通信、特稿等。到了1942年,塔斯社又开办了《苏联文艺》,我其时翻译了我的翻译作——苏联作家普拉多诺夫的短篇小说《白叟》。自此我起头了俄苏文学的翻译工资。
记者:草婴先生,在您的作家履历表上,您名叫盛峻峰,“草婴”该当是您的笔名吧,为什么起如许的一个笔名?
草婴:我昔时读了白居易的一首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隆替。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诗我很赏识,他用很通俗、很细微的草,来反映本人的性格、个性。小草是细微的,很容易被人,也很容易被火烧掉。可是春风一吹,又会从头恢复活命力。“婴”呢,就是比草更小,草的婴儿。我感觉我们应有如许的,虽然我是很通俗、很细微的人,但我很顽强,不会于任何压力。我很喜好“草婴”这个笔名。直到此刻,我的大部门的翻译作品都用这个笔名。
3
文学翻译:原版的艺术再创作
记者: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前不久在上海举行,会上,环绕“翻译与多元文化”主题,展开了强烈热闹的会商。虽然您没有加入此次会议,但我留意到,作为翻译界的老前辈,你仍然十分关怀我国的翻译事业,对与会提到的相关“翻译程度下降”、“翻译与文化关系”等问题,您有什么见地?
草婴:在上我曾看到过一则《翻译枪手一周竟赚2.5万元》的报道,还披露了某些出书单元在经济好处的驱动下,三个月竟能翻译出100部“世界名著”的“记载”,很。当今翻译界呈现的抄袭、抄袭、粗制滥造等丑恶现象,我也时有耳闻。这是商品经济的渗入,急躁情感在翻译界的反映。为利润,一本书争相出书,有的错误百出,有的流水功课,有的真的用电脑“对号入座”。一本几十万字的译作不消一月就能问世,而在我们看来的“游戏制造”,竟堂而皇之地上了书架,翻译界的这种现状令痛。
为什么眼下的翻译界会呈现这种环境,除了我上述提及的社会和经济缘由外,还有主要的一点,就是我们有不少同志,以至是编纂先生,还不懂得什么是“文学翻译”而形成的。我认为,翻译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艺术性翻译,另一类艺术性翻译。文学翻译分歧于其他的翻译,它有一个艺术再缔造的过程。其他的交际翻译、翻译、科技翻译等是手艺性的翻译,这都能够用计较机来做。可是文学作品的翻译不可,一万年后还要用人来做,这与不克不及请机械人来写小说是一样的事理。艺术与手艺的次要区别就在这里,艺术有思惟、有魂灵、有豪情;而手艺就没有这些,这也是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之间的底子区别,因而,处置文学翻译也要缔造抽象思维,就是思维里要有一个小我物的抽象,好的文学作品和翻学作品都能使读者发生很明显的抽象。
记者:我适才在您的书橱里看到,您把列夫·托尔斯泰的原著都翻烂了,为了翻译,托翁的书您看了几多遍?
草婴:十来遍吧,有的更多。不看不可啊!由于每个翻译家都有他的局限性,要使被翻译的文学作品尽可能达到完满,尽可能与原著接近,那就要对原著十分的熟悉。托尔斯泰的《和平与和平》,人物有559个,看一遍两遍三遍,一个一个的人物就在你思维里呈现了,这就是抽象思维。要翻译好作品,不只要把人物关系理清晰,还得把各自人物的性格、特征、诸如习惯等搞大白,这是翻译前必做的案头工作。文学翻译家要把原作者所缔造的抽象,通过活泼的翻译言语引见给读者,他引见得好,就是成功了,他引见得欠好,就是失败了。我感觉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或许处置文学翻译工作的;另一方面,即便是一个文学翻译家也不是可以或许翻译所有作家的作品。此刻一些没有经验的出书社,往往不睬解这点,以至认为一个翻译家必定是样样都能翻,只需你懂外文。现实上这是一个误会。
记者:阅读老一代翻译家的翻译作品,可以或许看出翻译家小我的翻译气概,好比看到罗曼·罗兰的作品就会想到傅雷,看到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就会想到草婴。但我们此刻读一部外国作品,翻往往被疏忽,读者直奔作品本身。为什么?
草婴:翻译家的这种特色也叫翻译气概。该当说,凡是好的作家,都有本人的气概。因而一个文学翻译家在他翻译时,起首要尽可能控制原著作者的气概,然后翻译家要以本人所能达到的程度,来传达原著作者的气概。这种传达不是百分之一百的传达。由于是两种分歧的言语,都有其各自的文字上的分歧特点。文学翻译家现实上担负着在外国文学家或作家与读者之间的桥梁感化,同时又起了一个沟通原著作家和读者之间思惟豪情交换的感化。
别的,文学翻译家本身也必需有其本人的文字气概,这文字气概也有其必然的局限性。傅雷的翻译是大师的,他是老一辈翻译家,与我私交较好,他可以或许很完满地传达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的作品。但另一方面,我想,不是所有法国作家的作品傅雷都想翻译的。同样,我也是如许。
记者:目前国内的稿酬仍在沿用十几年前的尺度,稿酬偏低的现象界文学翻译界也较为遍及,据国际译联统计的数据显示,文学翻译是所有翻译工种中收入最低的群体。目前文学翻译的粗制滥造,能否还和翻译“贬值”相关?
草婴:当然相关。稿酬,关系到对社会劳动认可和价值取向问题,不只关系到的积极性,还关系到后继人才的培育。我曾是上海人民代表和两届上海翻译家协会会长,所以曾多次在各类场所呼吁,要提高文学翻译的稿酬,但见效甚微。我想,这还与不少人不知“文学翻译”的特征相关。此刻翻译稿费不分文学翻译仍是科技翻译,满是50元/千字。这是他们看不到文学翻译的再创作性所为。有人认为文学翻译只是原作的改编,所以只以原创的一半付酬,且不知文学翻译是一种艺术再创作。所以我担忧如斯下去,或把文学翻译看成文件翻译来搞,或正若有人用电脑搞“直译”,而真正搞文学翻译的人会越来越少。这无疑是文学翻译的悲剧。我不肯看到!
草婴档案
草婴,原名盛峻峰,曾任中国翻译家协会副会长,上海翻译家协会会长。生于1923年3月,浙江镇海(今宁波)人。南通农学院肄业。1941年起,先后为《时代》、《苏联文艺》及《时代日报》译稿。1945年至1951年任时代出书社编译。1952年后为人民文学出书社、上海文艺出书社等翻译和苏联文艺作品。次要译作有肖洛霍夫的长篇小说《新垦地》(旧译名《被开垦的地》)第一部和第二部;短篇小说集《顿河故事》和《一小我的》(小说和片子文学本)。1955年,翻译了尼古拉耶娃的中篇小说《拖沓机站和总农艺师》,第一版印数达124万册。1964年翻译并出书了托尔斯泰晚期中短篇小说集《高加索故事》。还译有莱蒙托夫长篇小说《现代豪杰》。
1978年,起头翻译《托尔斯泰小说全集》12卷,包罗三部长篇:《和平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新生》;60多篇中短篇小说和自传体小说《童年·少年·青年》,2004年由上海文艺出书社出书精装插图本。
1987年在莫斯科国际文学翻译大会上获得“高尔基文学”。2002年被中国译协授予“资深翻译家”荣誉称号。2006年获俄罗斯“马克西姆·高尔基章”。同年被俄罗斯作家协会接收为名望会员。 (马信芳)
草婴先生近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