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论文发表期刊推荐《建筑界》杂志(月刊),是由江苏商报社主管主办的省级建筑科技类学术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118,国际标准刊 号:ISSN1671-9955,邮发代号:27-128。全称:《江苏商报•建筑界》,本刊是品牌主流媒体、是传播理论动态的本土专业平台,是建筑行业 技术探索前沿媒体。为广大建筑、房地产的从业技术人员搭建一个交流经验、展示成果、合作共进的平台。申报职称,有效使用。
摘要:工民建项目的质量关系到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市场竞争力甚至企业存亡的,更关系到国家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而相应的主管部门、质量监管部门、施工单位都必须重视对工民建施工中的工序质量的控制,通过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推广高新技术、材料,提升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的业务水平等等措施,来加强对工民建施工中的工序质量的控制,进而保证工民建整体项目的质量,促进行业的发展和企业的进步。本文分析了工民建施工工序的控制内容,然后提出有效控制工民建施工中的工序质量措施,希望能对有关人士有所帮助。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工序质量,控制措施
工民建对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可是现阶段因为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优劣不等,因而建设成的项目存在很多质量问题,有的甚至无法使用。工民建的施工过程由众多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工序共同组成,工序的质量是整个工程的重要基础,直接决定了整个项目的质量。工民建项目的质量在各个施工程序中慢慢形成,因而相应的管理部门及施工企业必须严格控制每道工序的质量,做好事前控制,从而在保证每道工序质量的基础上,确保整个工程具有良好的质量。
1工民建施工中的工序质量控制要点与影响因素分析
1.1质量控制要点
监理工程师实施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质量监控应分清主次,抓住关键,依靠完善质量体系和质量检查制度。首先,确立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计划,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计划要明确质量控制工作程序和质量检查制度。其次,要设置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质量控制点,进行预控。控制点设置原则,主要视其对质量特征影响大小、危害程度以及质量保证的难度大小而定。建筑工程施工工序就是生产和检验、材料、零部件、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具体阶段。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是企业中最经常、最大量的质量管理活动,是企业实现质量目标的基本保证。
1.2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的主要因素。
影响施工项目的工程质量因素很多,我们常说的五个大的方面: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参与施工项目建设项目的人员主要来自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项目建设所用材料也种类繁多,五花八门,有时受特殊环境制约甚至使用非标材料和设备;施工用机械的设备性能和操作者的熟练程度;施工项目建设过程中参与者的管理思路、设计方安、施工组织等方式方法。施工项目建设工程还有它同于其他行业建设项目的不同之处,例如:大型施工项目建设项目涉及的地域广泛,有时甚至非常复杂;施工用机械设备大都具有行业专用性;施工用材料工具多数也属于行业专用。
2工民建施工中的工序质量的控制内容
2.1严格遵循相应的工艺规程进行施工
施工工艺及操作规程是工人进行正确的施工操作的法律法规及依据准则,是保证相应工程工序质量的一个重要前提,因而所有的工程人员都要严格遵循。相应的主管部门必须加强监管力度,杜绝偷工减料和不合理的缩短工期的现象发生,制定科学的奖惩制度并严格执行。
2.2提升工序的活动条件质量
工序的活动条件有很多,影响其质量的因素通常有五个,分别为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操作者、施工环境、施工方法、材料。因而相应的管理者必须积极采用先进的施工机械设备,提高施工操作者的技术水平,采用比较先进的施工方法,提高施工环境,保证材料的质量,从而确保工序的质量。
2.3对相应工序活动的最终质量进行检验
相应工序活动的效果能够对工序质量是否达到了相应的标准进行有效评价,所以相关部门要增强质量检查的力度,科学统计并分析相应工序活动的质量情况,了解相应工序质量的即时状态。如果在检验工作中发现了问题,那么一定要采取科学的措施进行及时的解决,这样工序活动才能始终保持比较好的质量,保证整个工程都符合相应的标准及规范要求。
2.4对工序质量设置相应的控制点
设置一定的控制点,指对工程中一些重点环节、关键部位、薄弱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这样才能使相应的工程可以在特定的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实现强化管理,有效控制施工工序的质量。
相应的工作人员要结合相应控制项目质量对整个工民建工程质量的影响程度确定控制点。质量控制点不仅可以为影响某个环节质量的关键性工序,还可以为那些技术要求比较高、施工难度比较大的分项工程或者结构构件,更可以为结构比较复杂的某个工程项目。所以对于机械设备,建筑材料,施工技术参数,操作顺序,自然条件,工程环境等等,都能够设置相应的质量控制点。
3有效控制工民建施工中的工序质量的措施
3.1积极推广高新技术
高新技术不仅能够有效的保证施工的质量,还可以有效缩短工期,对于工民建施工的质量控制具有积极作用。因而相应的工民建施工单位应积极引进先进而高效的高新技术工艺、设备、材料等等,将其有效的运用到各个施工环节当中,从而实现机械化、现代化和专业化,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工民建施工工序的质量,缩短工期。另外,要对施工单位工作人员积极进行培训,提高其运用高新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在根本上保证工民建施工中的工序质量。
3.2实现施工目标的责任制管理
工民建工程是一项庞大而系统性的工程,工作总量比较大,工程的周期也很长,所以相应的施工单位一定要积极进行目标责任制的管理方式,明确各个部门及人员的职责,抓好施工环节间的衔接工作,保证工程能够顺利的进行。相应的施工单位及项目经理必须承担质量责任,对企业进行依法管理,严格执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无论是材料、设备还是人员、工序,都要认真落实相应的工程质量责任制,实现层层负责制。目标责任管理能够有效的促进工民建施工各道工序保质保量的完成,因而相应的管理人员必须根据具体的工民建工程中各个环节的要求、技术、难易程度以及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来确定目标责任,明确各自的职责,进行分工合作,保证管理和质量控制的重点,最后实现理想目标。
3.3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对于工民建施工的控制和质量来讲,相应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及素质具有一定的决定性作用。要想对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就必须对相应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然后利用优胜劣汰的方式挑选出具有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加强对施工人员的质量教育,有效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牢固树立预防为主、质量第一的观念,增强工程质量意识。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都要具备较强的质量规划、施工组织、质量检查和技术指导的能力。施工单位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相应的人员进行培训,如集中培训、学习、深造等等,进而有效提升相应人员的业务素质,保证工民建施工中工序的质量和整体工程的质量。
3.4建立健全相应的质量监管机制
为了保证工民建施工中的工序质量,相关部门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监管,这是有效控制工民建施工中的工序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相应的监督部门应采取科学的技术方法及手段,及时认真的检查相应的施工工序及完成工程的质量,将监测得到的结果和相应工序的操作规范、技术标准、质量特性进行认真的对比,然后客观判定相应工序及产品的质量是否过关。对相应工序质量进行监督和检验,其目的就是对相应的工序活动效果进行评价。所谓工序活动效果,主要是指利用每道工序完成的工程项目的质量或者产品的质量的好坏,能否达到相应的质量标准。一些工民建工程常常会出现安全责任事故,究其根本,就是监督监管工作没有做到位。因而,相应的管理部门必须建立并健全工民建施工的监督和监管机制。相应的施工单位也应建立健全监督和监管体系,将监管工作认真贯彻到每道施工工序当中,从而保证工序的质量。只有长期坚持不懈的做好质量监管工作,才能有效提升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保证工民建项目的质量。
4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工民建项目投入到了建设和使用当中,有力的推动了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筑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质量成为公众关注的主要问题。工民建工程的质量不仅关系到建设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更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相应的管理部门及施工企业必须重视工民建施工中工序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钟东儿.试论工民建施工的工序质量控制[A].建筑科学,2010(07):
[2]符东臣,韩阳.工序质量控制对工民建施工的影响[A].ValueEngineering,2010(24):
[3]敖富英.浅谈工民建施工的工序质量控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08):
[4]张凤云.论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A].建筑科学,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