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行各业的技术水平都向高端迈进,尖端科技的应用促使生产力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公路和铁路是必要的交通枢纽,而路桥则是建造道路的难点之一,应用高新科技固然可以使很多难题层层解开,但在路桥的施工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在路桥的过渡段的施工问题比较明显。本文作者通过多年实践经验,通过对路桥过渡段的某些问题作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解决方法。
关键词:路桥 施工 过渡段 方案
Abstract: Highway and railway are the necessary traffic hub, and road and bridge are one of the difficulties of road construction, application of high technology can make many problems in layer upon layer unlock, but in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still exist some problems, especially in road and bridge 's transition section construction is apparent. The author through years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through analyzed to the road and bridge transition period of some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methods to solve.
Key words: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scheme; transition section;
中图分类号: U448.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卡尔·马克思说:"道路是一个国家产业发展的血脉"。依照伟人的假设,桥梁无疑就是血脉中的血小板,路桥在道路建设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行各业的技术水平都向高端迈进,尖端科技的应用促使生产力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公路和铁路是必要的交通枢纽,而路桥则是建造道路的难点之一,应用高新科技固然可以使很多难题层层解开,但在路桥的施工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在路桥的过渡段的施工问题比较明显。对于公路而言,其主要原因就是过渡段产生不均匀沉降,下面作者对该问题进行了重点的分析。
1 路桥过渡段产生不均匀沉降原因的分析
1.1 桥头引道软土地基处治不佳
从公路调查结果表明,软基路段由于地基沉降引起的桥头跳车现象仍然存在。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施工图设计时,地质钻探布孔过少,钻探深度不够,未能及时发现软基存在,或者未能准确探明软基范围和深度,软土的物理学性质等等,导致桥头路堤软土地基处治遗漏,或采取的处治方法不恰当。此外,采用的软基处治理论计算方法和选用的计算参数与软基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距,导致软基处治设计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路桥过渡段的结构设计主要在于如何做好软基路堤沉降防治等路桥顺接构造物的设计。
1.2 桥台的台背路堤压实度不满足要求
从公路工程建设可知,几乎所有桥梁、通道和明涵等都要求台背填土处治。然而,台后填土压实度有施工用料、施工顺序、施工机械、施工经验、施工作业面等工程管理因素的影响,施工过程涉及各个方面。从公路调查结果可知,台背填土普遍存在压实不足的问题,这是造成路桥过度段不均匀沉降的基本原因之一。
1.3 桥头路堤边坡防护措施不妥
从公路桥头路堤的施工可知,台背回填土常采用砂类、渗水性土作为填料,不考虑防水和排水设施。通常,对桥台处于长期浸水路段,采用浆砌片石护坡,而其他桥台路段,只在锥坡范围设置浆砌片石护坡,台背设置防格网草护坡或草皮护坡,但是,从公路改建,水毁和收尾工程侦查过程发现,许多桥头路堤沉降较严重的地方,常伴随锥坡和护坡水毁,分析其原因,雨水对路堤的冲刷和浸蚀防格网草防护等路堤边坡防护措施未能起到保护路基免受雨水侵害的作用,所以桥头路堤边坡防护措施及台背防水和排水设施的不适当,造成台背填土流、,路基强度降低,在行驶车辆长期作用下,过渡段土塑性变形,诱发桥头路堤不均匀沉降,出现桥头跳车现象。
1.4 桥头引道过渡段结构设计欠周到
桥头引道路基工程中,常用的过渡段工程处治措施有粗粒料填筑法、钢筋混凝土过渡板(即搭板)和加筋土法等。这些处理措施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提高路基的整体强度,从而降低路桥间的刚度变化以及沉降差异,以减少路桥间的不平顺,从而防治或避免桥头跳车现象。从公路工程建设可知,桥头引道过渡段多采用搭板结构。
2 桥头差异沉降的表现形式
2.1 桩柱式桥台和肋板式桥台常应用于地基较为软弱的地段,而重力式桥台常应用于地基较好的地段。因此,桩柱式和肋板式桥台台后路堤的地基加工后沉降远大于重力式桥台,这是导致几种不同类型桥台差异沉降的主要因素。
2.2 由于锥坡填土自重的作用,桥头地基所受附加应力增大,地基将产生较大的侧向位移,从而提高桥头路堤的沉降变形。随着地基模量的增大,锥坡的这种影响减小。同时,有锥坡时,台前地基模量的减小对桥头路堤沉降的影响也明显大于无锥坡的情况。因此,锥坡填土的重力作用也是引起桥台类型对差异沉降影响的重要因素。
2.3 锥坡由于施工空间的限制,压实度相对较低,随着锥坡土体模量的减小,桥头路堤的沉降也将增加。
2.5 锥坡渗水将引起局部滑塌,从而增加桥头路堤的沉降,因此,对锥坡应做好防护措施。
3 路桥过渡段差异的沉降处治技术
根据土工合成材料类型的差异,目前路桥过渡段常用的加筋处治方法包括两种:格栅加筋和土工格室柔性搭板加筋。与常见的加筋类型如支挡结构、加筋陡坡、软土地基加筋等相比,路桥过渡段路基加筋的目的有较大差异,前者加筋之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稳定性和承载力;而桥头路堤使用加筋技术则是为了协调桥台与桥头路堤沉降差,从而消除桥头跳车。
3.1 土工格室柔性搭板作用性状
土工格室柔性搭板能够较好地消化地基的沉降变形,协调和控制桥台与路堤的沉降差,从而达到消除桥头跳车的目的。其作用性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3.2 土工格室较大的限制侧向变形的能力不仅限制了其中填料的侧胀,同时其构成的复合体由于具有较大的刚度和拉伸强度,通过界面的摩擦阻力和粘附力也限制了周围土体的侧向变形,提高了土体的抗剪强度,从而减小了路堤本身的压缩变形。
3.3 由于土工格室复合体具有较大的压拉强度、抗剪强度和一定的弯拉强度的特性,通过其一端锚固于桥台,一端伸入路基中,能有效地阻止上层土体的向下沉降,从而在复合层下面产生了松动区。同时由于土工格室的多层连续布置,使得路堤的沉降在每一层中都得到消减,使得桥台与路堤之间的沉降差在较长的范围内得到平缓过渡。
3.4 由于松动区的存在,路基竖向应力明显减小。桥台附近一定范围内地基的附加应力也得到减小,从而不仅减小了路基的压缩变形,也减小了地基的沉降变形。
3.5 格室变形后产生的"网兜支承效应"使荷载分布趋于均匀。
3.6 土工格栅加筋的作用形状。
3.7 土工格栅利用其较大的拉伸模量,通过其与土体的界面摩擦和咬合作用,限制了路堤填土的侧向位移,提高了土体的抗剪强度和抗变形能力,从而减小了路堤的压缩变形值。且随着路堤变形模量的减小,其作用更显著。
3.8 土工格栅变形后也存在"网兜效应",从而使荷载的分布趋于均匀。
3.9 土工格栅由于一端锚固定于桥台上,利用其抗拉伸能力,阻止了桥台附近土体的向下沉降,同时,也减小了桥头路基和地基的竖向应力。同时,基于以上的分析,针对桥头路堤平面加筋处治技术提出建议:一方面要求平面加筋材料应选用具有较大拉伸刚度的筋材,同时,桥头应换填内摩擦角较大的填料。另一方面要求平面加筋材料对于减小路堤自身的压缩变形较为有效,但由于其不具有抗弯刚度,故消化地基沉降变形的能力较差,因此,土工格栅加筋技术适用于处治地基条件较好的桥头过渡段。当地基较差时,应结合其它方法进行综合处治。
4 路桥过渡段施工采取的措施
4.1 加强路桥过渡段的施工组织设计。如果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质量不高,就难以保证在预定的成本范围内按期交工和确保工程质量。因此,对于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必须达到以下要求:a.要讲究科学的编制程序和方法;b.编制时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比较,做到设计优化。除了在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质量保证之下,还要检查施工准备工作的质量,做好施工人员的技术交底工作,材料的质量控制和机械设备的质量保证。过渡段的施工组织设计应该有利于减少路桥间的沉降差,在桥台结构完成后尽快安排过渡段路堤与一般填土路堤的施工,使用同样压实能量的压实机械把过渡段路堤与一般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高度进行填筑碾压,分层填筑时,每层松铺厚度必须控制在15cm内,并在台背墙上划上记号,以保证厚度的均匀性,方便施工人员检查。在路堤和桥台连接部位,路堤与锥坡预压填土应同步填筑碾压,使用大型机械碾压困难时可改用小型振动机充分压实。
4.2 选择有利减少路桥过渡段工后沉降的桥台结构
在形式多样的桥台结构中,桩接台帽的桥台结构施工过程是:填筑路堤、钻孔桩基施工、台帽和耳背墙施工。从其施工步骤可知。其过渡段路堤在桥台结构施工前填筑,不受施工作业面的限制,有利于大型机械碾压,不遗留施工死角。压实均匀,压实度易达到设计要求。同时,桥台结构施工时,又为过渡段软土地基和路堤填土留有一定的沉降期,有助于减少过渡段路堤工后沉降。因此。在桥梁设计时,宜首先选用桩接台帽式桥台结构。
4.3 加强路堤填料的选择
实施路桥过渡段路堤填筑之前,要有目的地选择施工路段的填料,采用各种土壤作对比试验。其试验项目包括:土壤的液限和塑限联合测定,实施筛分和击实试验;各种土壤在相同压实机具下达到同等压实度时的压实遍数与松铺厚度的关系。从实验结果中,比较各种土壤并确定适合过渡段路堤的填料。从经济角度考虑,以就地取材为主。就地取材不仅经济而且运输方便。应选用渗水性较好的材料,这种材料具有良好的级配水稳定性和压实特性。当采用非渗水性土时,应在土中增加外掺剂,如石灰、水泥等。
4.4 加强压实要求
台背路堤填土应与锥坡填土同时进行,并按设计宽度一次填土,分层填筑过程,每层的压实厚度不超过15cm。其施工顺序为汽车卸土、推土机平整、压实并压实度检测。压路机碾压过程中,既要保证压实度,同时又要注意不损伤台身。具体要求为:a.检查填土松铺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符合要求后进行碾压;b.根据压实试验提供的松铺厚度和控制压实遍数进行压实;c.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时,除对台背路堤填土与路基土方连接处必须加以振动,增强碾压效果外,桥台附近应采用不振动静压,并慢速碾压,以免损伤桥台。
结语:
通过对路桥过渡段产生不均匀沉降原因的分析,作者通过多年经验提出了以上路桥过渡段的施工研究方案,以减少路桥间的不平顺,从而防止或避免桥头跳车现象,增加车辆运行的舒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