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文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职称论文范文

高层住宅施工技术公路论文发表

来源:职称论文咨询网时间:所属栏目:职称论文范文

  
  摘  要:本文结合作者实际施工经验,分析了高层住宅的特点,提出了提高高层住宅施工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高层住宅;施工技术;初探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author’s practical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high-rise residen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puts forward the methods of raising the high-rise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quality.
 
  Key words: high-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explore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房屋建筑质量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且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健康。因此在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把每道施工的工序,保证施工的质量。同时灵活的将建筑与结构统一以确保整个高层住宅工程的质量。房屋建筑作为一项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特殊建筑工程项目。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屋建筑也有过去的中低层发展到现在的高层住宅,因此对建筑的施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现代高层住宅施工的特点
 
  就主体结构的施工而言,高层住宅与多层建筑的施工技术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一面。从逐层施工的方法来看,基本相同。但从整个建筑来看,并不相同。主要原因是由高度增高、体量增大,带来了施工的差异。高层住宅的施工概括起来,有“高”、“深”、“大”、“长”4个特点。
 
  1.1 高层房屋建筑的“高”
 
  1.1.1 高空作业多
 
  高空作业要突出解决好材料、制品、机具设备和人员的垂直运输。在施工全过程中,要认真做好高空安全保护、防火、用水、用电、通讯、临时厕所等问题,防止物体坠落打击事故。
 
  1.1.2 施工技术要求高
 
  目前国内多层、低层建筑以砖混结构为主,高层住宅则以钢筋混凝土为主,并逐步发展钢和钢混结构。因此,以钢筋混凝土和钢为主要结构材料及相关的施工技术成为高层住宅施工的特色。而钢筋混凝土又以现浇为主,需要着重研究解决各种工业化模板、钢筋连接、高性能混凝土、建筑制品、结构安装等施工技术。
 
  1.1.3 装饰、消防、防水、设备等要求较高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物质、精神要求的不断提高,自然带来了对设计和施工的高要求。反映在建筑美学上,摈弃千篇一律的平顶方盒子建筑;在高层住宅的设计上,平面类型的多样化、立面造型的个性化立面色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和谐,已经成为时代潮流。使得高层住宅在使用功能、平面布局和立面造型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
 
  1.2“深”
 
  高层房屋建筑的“深”是指基础埋置深度深。高层住宅为了保证其整体稳定性,地基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21采用桩基时,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15(桩的长度不计算在埋置深度内),至少应有一层地下室。因此,一般埋深至少在地面以下5m。
 
  1.3“大”
 
  高层住宅体量大,工程量大。据统计,我国目前高层住宅平均建筑面积约为1.5万㎡。由于工程量大,工程项目多,涉及单位多、工种多。特别是一些大型复杂的高层住宅,往往是边设计、边准备、边施工,总、分包涉及许多单位,协作关系涉及众多部门。
 
  1.4“长”
 
  高层住宅施工周期长,季节性施工(雨施、冬施)不可避免。一般多层住宅每栋平均工期在10个月左右,而高层住宅的施工周期平均为2年左右。要缩短施工周期,主要是缩短结构和装饰施工周期。各种高层结构体系可以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而现浇混凝土是高层住宅施工的主导工序,合理的选择模板体系是缩短主体结构工期,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径之一。
 
  2 提高高层房屋建筑的基础施工技术
 
  2.1 基础埋置较深
 
  根据《钢筋混凝土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规定,基础埋置深度,天然地基时应为建筑高度的1/12桩基时应为建筑高度的1/15,桩长不计在埋置深度以内。且充分利用地下空间,高层住宅一般将地下室建成3~4层,深达20多米,所以深基础工程已成为建造高层住宅的条件。
 
  2.2 正确处理好主房与裙房的基础关系
 
  这是建筑功能的需要;高层住宅往往设置主楼与裙房,并必须连结在一起。主楼高裙房低,沉降不同。因此在设计与施工时,必须防止两者间产生较大的差异沉降,使其符合规范要求。高层住宅常用的基础形式有:十字交叉条形基础、筏板基础、箱形基础、桩基础和复合基础。为了保证基础的稳定性,防止基础滑移,高层住宅基础工程施工时,必须解决人工地基、降低地下水位、支护工程、基础混凝土浇筑以及防止基础施工影响邻近建筑和地下管道等问题。高层住宅的基础施工主要有降水及土方开挖、基坑的支护、基础混凝土浇筑等工作。
 
  3 房屋建筑外墙的节能施工技术
 
  3.1 普通墙体施工
 
  外墙体的砖承重墙一般采用整砖平砌,孔洞垂直方向且长圆沿墙长方向设置,空心砖不宜砍凿,不够整砖时用实心砖外砌,墙中洞中预埋件和管道处,应用实心砖砌筑,并在砌筑时留出或预埋,不得随意凿孔和用水泥砂浆填孔,避免外墙体出现通缝、不密实、冷热桥的现象。在空心砌块墙体中,施工技术部门根据设计施工图和工程的具体要求及施工条件绘制砌块排列图。要针对砌块建筑的墙体热阻值低、砌体和粉刷易开裂、灰缝和裂缝处易渗漏等不利因素,从施工角度采取技术措施予以确保。
 
  3.2 墙体保温施工
 
  墙体保温系统的施工是墙体节能措施的关键环节。墙体的保温层通常设置在墙体的内侧或外侧,设在内侧技术措施简单,但保温效果不如外侧,设在外侧可节省使用面积,但粘结性差,措施不当易产生开裂、渗水、脱落、耐久性减弱等问题,造价一般也高于内设置。施工工艺一般采用抹灰、喷涂、干挂、粘贴、复合等方式。施工中应注意:
 
  3.2.1 按设计要求弹标准水平线、踢脚线或墙裙线,门窗洞四周宜用水泥砂浆抹宽50mm护角。为保证保温层厚度墙面应做标准灰饼、冲筋。
 
  3.2.2 每次抹灰厚度以l0mm左右为宜,当底层韧凝且表面有一定强度后再继续下一层。应注意保湿养护但不能水冲。砂浆硬化期间严禁撞击和振动。
 
  3.2.3 为防止首层墙面受到撞击后在抹灰面层与保温材料内造成孔洞,在首层窗台以下墙面加贴一层玻璃纤维网格布。
 
  4 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和养护
 
  4.1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及时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泌水再混凝土的浇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士表面出现泌水的现象十分常见,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有必要及时清理表面的泌水。因为泵送混凝土水灰比较大,泌水的情况也比较严重,如果不及时清理干净,就会影响混凝上的施工质量。
 
  4.2 应及时按温度技术进行保湿养护:
 
  4.2.1 保温养护措施,为了预防裂缝,应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差和降温的程度符合施工设计要求;
 
  4.2.2 保温养护过程中,混凝士表面的湿度是要一直保持的,主要是为了预防温差裂缝。保温养护是提高混凝土质量的关键环节,保温养护的最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减少混凝土内外温差引起的温度应力,以预防裂缝的产生。
 
  5 房屋建筑的防水施工技术
 
  5.1 水落口、地漏、过水孔。这些部位处在两种材料交接处,因为混凝土和砂浆干缩和两种材料的胀缩不同,会使水落口、地漏及过水孔的周边产生裂缝。此外它也是雨水集中且容易积水的部位,且所处位置工作面狭小,施工工序又多,造成施工质量难以保证。根据节点设防原则,应进行多道设防和节点密封处理,因此在水落口、漏斗和套管的周边,预留10mm。
 
  5.2 屋面天沟、檐口。天沟、檐沟和檐口处不但容易变形,而且当受雨水严重冲刷,沟中也常常因长期积水、干湿交替而对防水造成严重破坏。很多工程的防水层,首先是沟中或沟沿防水层提早失效而发生渗漏,所以应在这些部位作增强层。因为天沟平面多变,施工工作面小,采用卷材是很不利的,当今许多设计以涂膜防水予以配套。对于天沟、檐沟和水落口处往往都涂膜增强,有一布三涂和二布四涂作法,即在天沟交角处或者整个天沟和檐口先涂涂料,再铺增强胎体,然后涂涂料1~2mm厚:在檐口处,构件断面形状复杂可采取增强空铺层处理,或先涂隔离剂或压敏型抗裂胶后再作增强层。
 
  6 结语
 
  近年来高层住宅发展迅速,建筑朝体型复杂、功能多样的综合性方向发展,因而相应的结构形式也复杂多样。高层住宅的特点是层数多,高度大,结构类型多样,体型复杂,施工难度大,施工工艺技术要求高,材料用量多,施工工期长,专业性强,工序多,交叉作业多,结构自重大,受力特点、设计依据与一般多层建筑育很大的不同,对结构的安全度要求特别高,对工程结构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金德钧.施工项目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 建设部.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