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由于软土分布广泛,它给不少的工程建设带来难题。下面这篇论文便对如果在软土上建造公路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有效的应对办法。本文由本站代理发表,本站从事论文发表多年,在行业内有较高的知名度,是本行业的权威专业机构,如您需要发表论文,请联系我们,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摘要:本文分析了软基的特点,阐述了软基处理方法的原理和施工工艺,探讨了公路软基处理的方法。
关键词:软基;特点;注意事项;施工工艺;处理方法
前言
软土的特点是含水量高,孔隙比大,抗剪强度低,压缩性高,渗透性差,地基承载力低,沉降稳定时间长。在这类地基上修建城市道路,若不经过处理或处理不当,会引起道路质量的降低甚至破坏,如由于沉降问题引起的路面开裂、路基滑移、桥头错台、城市管线断裂等一系列问题。为了使来往车辆及司乘人员安全、快速、舒适地行驶在路上,必须对软基进行加固。
1、软基的特点
软土对公路的危害,引起我国公路部门各级组织的重视,科研、设计、施工等单位全力以赴,协同作战,经过多年努力,已摸索了不少对策,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交通部颁布了《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使我国公路软基无论在设计方面或施工方面,出现了有章可循的局面。《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对软土的定义为滨海、湖沼、谷、河滩沉积的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的细粒土。根据工程实际经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除了上述特征指标外,还应根据液限指标和稠度等来综合判别确定。软土地基的特点是强度低、固结慢、变形大;在软土地基上修筑高等级公路最突出的问题是稳定与沉降变形。软土地基对道路还有一种影响,即其含水量较大不能达到较好的压实要求和其它技术标准。
2、软基处理方法的施工工艺和注意事项
2.1塑料排水板法
2.1.1施工工艺流程为:平整原地面—摊铺下层砂垫层—机具就位—塑板穿靴—插入套管—插入套管—拔出套管—割断塑板—机具移位—摊铺上层砂垫层。施工方法采用有心轴的插入法。
2.1.2施工步骤为:
(1)塑板材由后面的卷筒通过井架上的滑轮插入心轴。
(2)用心轴的输送轮轴夹住塑板材。上起垂直压入地下,透水滤套不应被撕破和污染。
(3)心轴达到预定深度后,输送轮轴反转,将心轴上拔,塑板材留在土中,切断多余塑板材,但应保证塑板插入砂垫层50cm以上,使其与砂垫层贯通。
(4)移向下一个施打位置。
2.1.3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前必须进行试打试验,以检验设备和工艺是否符合要求,并确定回带长度。
(2)当回带长度大于50cm时,及时进行补打。
(3)沉入塑板前,发现板体与靴头固定或板体搭接不牢时,须返工重新固定或搭接,经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沉入。
2.2预应力管桩
属于桩基础。对于填土高度较大的软基处理中,常采用预应力管桩。
2.2.1外购的C60预应力管桩符合GB-12467-98标准的先张法预应力砼管桩,并且其采用的规格和技术要求满足设计要求。
管桩布局采用梅花形,间距2m左右,深度30m左右。
2.2.2打桩方法分锤击法、振动法和静力压桩法。
本合同段采用锤击法,根据重锤轻打的原则,桩架选择ZJ90振动桩架挂DD50导杆式柴油锤施工。
2.2.3注意的问题:
(1)施工前必须进行沉孔、成桩试验,以检验试验设备和工艺是否符合要求。
(2)必须严格控制第一节桩的沉桩质量,认真注视稳桩、压锤时桩身变化情况,发现有偏移或倾斜时,应立即停止分析原因,并采取校正措施。开始锤击时,宜先用低能量、低冲程或空锤锤击3~5击,在确认桩身贯入方向无异常时,方可进行连续锤击。
(3)沉桩过程中出现贯入度反常,桩身位移,倾斜或桩身、桩顶破损,应查明原因,进行必要的处理后,方可继续进行施工。
2.3土工合成材料施工
本合同段塑料排水板结合等超载预压路段用A型土工格栅处治;
大致施工方案如下:
2.3.1下承层施工:
(1)A型土工格栅下摊铺30m或40cm砂砾垫层,要求摊铺砂砾表面平整,垫层应宽出坡脚外1m(并考虑路基加宽)。
(2)预应力管桩路段采用双向钢塑格栅处治,下承层为20cm厚的含泥量小于15%的宕渣。
(3)复合土工布及无纺土工布下承层为10cm或20cm砂垫层。施工方法同砂砾垫层。
2.3.2土工合成材料施工:
(1)根据土工合成材料的单幅宽度,在平整好的下承层上按路堤底宽全断面铺设,铺设时应拉平直顺,紧贴下承层,不得出现扭曲、褶皱、重叠现象。
(2)铺设土工合成材料,应在路堤每边各留足够的锚固长度,回折覆裹在压实的填料面上,平整顺适,外侧用路基填料覆盖,以免人为破坏。
(3)采用搭接法连接,搭接长度宜为30~90cm;采用缝接法时,缝接宽度应不小于5cm。
2.3.3注意事项
(1)土工合成材料铺设时,应将强度高的方向置于路堤轴线方向。
(2)下承层表面平整,严禁有碎石块等坚硬凸出物。
(3)土工合成材料摊铺以后应及时填筑上层填料,以避免其受阳光过长时间的直接曝晒。
3、软基处理方法
3.1塑板预压法经过排水固结,沉降量完成较好,均达到施工图设计值1.0~2.0m左右,施工工艺简单,造价较低,材料单一,适合结构物大范围的应用。
3.2预应力管桩作为路堤桩,可挤密路床土,同时能大大提高地基承载力,效果极佳。但预应力管桩造价高,对土体的挤压易造成周围土体隆起,施工时噪声也较大;对施工场地要求较高,一般需换填处理。
3.3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已较为成熟,在短时间内可得到较高的强度,压缩性能得到改善,对周围环境影响小,几乎不需要弃土。较之塑板排水和真空预压处理沉降量少,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 唐燕. 公路路基软基处理方法[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1,(02)
[2] 靳华春. 浅谈公路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0,(07)
[3] 王冲凯, 秦振书. 公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探讨[J]. 经营管理者, 2010,(15)
[4] 孙云武. 刍议膨胀土路基常用处理方法[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9,(12)
[5] 刘亚丽. 几种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技术探讨[J]. 价值工程, 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