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劣,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本文主要是对绿化效益进行分析,提出提高园林工程绿化生态效益的方案并制定了园林城市规划。
关键词:园林绿化; 生态; 绿化工程; 养护管理;
近年来,我们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勤俭节约、因地制宜、科技兴绿、生态环保的道路,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以节水、节地、节能、节约资金为主要手段,以生态环保、改善人居环境为主要目标,积极开展节约型园林绿化,促使城市建设和发展模式向更为节约、更加科学、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现就荥阳市在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中的一些做法进行总结,以为其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1 当前城市现状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的增多和环境的恶化,人们已越来越认识到加强绿化生态建设对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绿色是生命的象征,绿化在改善气候,净化空气和美化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是地球上整个生命之网的一部分,在这个生命网中,植物和大地之间,植物和植物之间,植物和动物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绿色植物直接或间接的给人类和动物提供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目前我国各地市已经加强道路、广场和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但是不可盲目乐观,与党和国家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当我们用科学的态度,专业的观点去分析,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2 园林绿化工程的特点
当前生态需求是人们的主导需求,而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向生态、绿色、环保型发展,园林绿化成为环境建设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
2.1实施对象大部分是活体
园林绿化工程大部分实施对象,都是有生命的活本,通过各种彩叶植物的配置,利用各种苗木的特殊功能,来净化空气,吸尘降温,隔音杀菌,营造观光休闲与美化环境空间。
2.2养护管理的长期性
只有长期的精心养护管理,才能确保各种苗木的成活和良好长势,否则,难以达到生态园林环境景观的特殊要求和效果。园林绿化工程建成后必须提供长期的管护计划和必要的资金投入。
2.3 营造工程的艺术美
园林绿化工程在景观、小品、植物配置等方面更讲究艺术性,其景观效果要给人以美的感受。这就给施工技术人员提出了专业上的深层次要求和对于园林艺术美的特殊要求。
3 提高城市园林工程的绿化效益
城市绿化不仅是增加绿地面积,还应该对城市具有较强的美化效果,体现赏心悦目的美学功能。园林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化系统的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环境设计的核心所在。作为人居环境的重要要素之一,园林是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户外空间,它不仅能为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还能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场地。因此,园 林绿化、美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园林工程的绿化效益有以下几方面:
3.1 改善气候条件,净化空气质量
绿色环境有降温增湿、改善光照、净化大气污染物、杀菌等功能,改善城市环境的生态效应和作用。北方干燥的气候条件造就了本土植物品种的耐旱、节水性,对于像荥阳市这样的北方城市,最大限度地使用乡土树种是最佳选择。在植物配置上,坚持生态优先,优化配置,提倡乔、灌、花、草复合搭配。
3.2 绿化建设加快了旧城改造进程
随着市中心大型绿地的建设,众多长期居住在拥挤环境中。受到没有卫生设备,没有煤气困扰的市民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结合旧城改造建设绿地改善生态环境,对政府、对市民来说是"双赢"的好事。在树荫下、花坛边、树穴里、绿篱边缘,栽植玉簪、鸢尾、萱草、麦冬等耐荫或粗放型管理地被植物;在树种的选择上,大量选用国槐、杨树、柿树、法桐作为城市园林绿化的主要树种,外来植物品种只是做零星点缀和搭配,大大降低了引进外来植物品种所产生的高额费用,也避免了高投入、低回报、高价绿、高成本养绿问题的发生,从根本上减少我市城市园林绿化对人力、物力、财力的高需求,降低了绿化建设的资金投放,且在节约用水、减少水耗、降低养护管理成本、提高苗木成活率上越来越显现出本地植物品种无可比拟的优势和好处。
4 提高城市绿化生态效益
4.1 发展垂直绿化
垂直绿化能充分利用了土地和空间,在短期内形成绿化效果,美化了环境,还可以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墙面绿化可保护墙体结构和保持室内适宜温度、湿度,增加空气负离子,减少粉尘和噪声。充分利用城市中零散空地进行增绿,对没有得到绿化的背街小巷、楼前屋后等边角地带进行栽树、铺草,有效利用城市中的每一寸土地。
4.2 增加乔、灌木层绿化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草坪发展越来越快,甚至大有以草代树之势,这是很不科学的,因为草坪和乔、灌木相比,草坪层厚度非常小,其绿量少,生态 功能弱、种植及维护费用高,不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而茂密森林层厚度非常高,绿量差别明显。在进行城市绿地规划时,只在很有必要的地方如广场等才单独种植 草坪,其他地方应多造乔木混交林和乔、灌、草混交复层林,改善植物空间结构,向立体空间要绿量和效益。在保证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用地的前提下,大力提高现有绿化用地的利用率。全市大力推进立体绿化,充分利用墙体、屋顶、桥梁、阳台等空间地域开展扩绿、增绿,在节约土地资源的同时,又增加了绿化面积,改善了城市生态效益。
4.3 绿化大环境,发展城郊森林
目前园林界已经认识到独立、封闭、有限的城区绿化已不足以形成改变城市生态环境的绿地系统,必须越出城区界,向城郊一体化的大环境绿地方向迈进。通过绿量实现大规模组合,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谋求人与环境进一步和谐的发展,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严格实施城市绿线管制制度,保护好现有公园绿地、广场绿地、庭院小区绿地、风景林地等,坚决查处擅自占用绿地,改变绿地性质、用途的行为,实施严格的绿地总量控制,积极落实《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全面建立健全绿线划定、公示、审批、社会监督制度。对新建小区严格按照国家绿化标准实施设计审批、建设监控、竣工验收等全程监督管理,确保小区绿地建设达标。同时,保护好城市自然绿地和人工绿化成果,真正做到多保护、保留,少再开发、再改造。四是加大对城市中河水、湿地等的保护力度,有效保护自然野生植物群落,保持生物多样性、完整性,尽量不破坏原有自然生态面貌和植物物种。
5 制定城市园林规划
城镇园林绿化规划是做好城镇绿化的根本依据。在城镇绿地系统规划时,一是要保护好城镇的自然面貌,尤其是要保护好有绿化基础和潜力的山体、水体;二是各类建设要按规划预留足够的绿化用地;三是在规划城镇景观时,应把绿化作为重要内容。很多园林植物有多种用途,既是经济植物,又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还可以兼收不少副产品。因此,把园林绿化和生产开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有可观的经济收入,又起到绿化美化的效果,进而实现园林绿化产业价值。园林植物可提供工业原料,也可提供多种经营货源;还可利用园林植物树种的根加工成盆景和根雕等,发展艺术产业。
荥阳市城市绿化面积逐年增加,大面积的城市绿地对改善城市居住环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起到很大的作用,但也耗费了大量的资源,而绿化植物生长却需要大量的灌溉用水。在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中,建立有利于节约资源的规划设计模式、建设模式和维护管理模式。城市各项规划审批要会同园林部门,加强园林绿化规划的审批控制,杜绝高价设计、高价建绿的问题,从源头上制止不切实际、不尊重科学以及铺张浪费的行为,在规划上要保绿、保留原来的大树,防止不科学改造和洋设计;在建设上,坚决纠正“大广场”、“大草坪”问题,切实避免移种大树、古树、珍稀树种和洋树种的现象;管理上,在工程验收时,加强对关于节约型园林绿化的验收。继续加强对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监督检查,大力推广节约型模式,走节约型、可持续性发展的园林绿化道路[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