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养护施工日益重要并出现许多新特点。本文首先分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破坏形式及原因,进而针对其破坏形式提出相应的养护维修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维修
1、沥青路面病害维修的基本方法
针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各种病害,要根据其损坏形式和原因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养护方法。主要的方法可概括为局部养护、罩面和翻修。
1.1 局部养护:局部养护主要是病害发生的面积较小,或比较零散,在整个路段里,占有的比重较小,通过小范围的处理,就可以使破坏的路面恢复正常的使用功能。常见的方法
①沥青路面裂缝的维修。目前,新建高速公路路面裂缝已经很少,早期修建的高速公路多一些,主要是温度裂缝、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和基层强度不足引起的网状裂缝。由于高速公路对沥青面层要求高,所以,对裂缝的处理必须按高标准进行。对于出现的横向裂缝,裂缝宽度在5mm以内的,灌入热沥青;裂缝宽度在5mm以上的,先用机械开槽,用细粒式沥青混合料填充、捣实。如果裂缝出现较多,宜采用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由于基层强度不足而引起的网状裂缝,应将沥青表面铣刨或拉毛,再加铺一层沥青混凝土上封层。
②沥青路面车辙的维修。沥青路面出现车辙,首先要分析车辙产生的原因,是属于哪一种类型的车辙。如果是属于表层磨损过度出现的车辙,用铣刨机清除面层,然后重新铺筑沥青混凝土。我省高速公路的车辙的出现主要是由于路面基层强度不足和沥青混合料的级配问题引起的。如果是基层强度不足,应铣掉面层,从做路面基层,然后重新铺筑面层;如果车辙是由于沥青混合料引起的,则应铣掉级配不合理的面层部分,改铺抗车辙的沥青混合料(如SMA)。
③冻胀与翻浆的维修。早期修建的高速公路冻胀和翻浆的病害经常发生,冻胀一般发生在开山路堑段,路基下部的水无法排出。在这样的路段,应在路基下部设置横向和纵向盲沟,或者设置集水井,然后再做路面。如果发生翻浆,则将原路面全部挖除至路基顶部,重新填筑砂砾垫层,重做半刚性基层(水泥稳定砂砾),再铺筑沥青混凝土面层。
④桥面铺装损坏的维修。当桥面出现大面积损坏的情况,要分两种情况处理。一种是只是沥青面层损坏,面层下的水泥混凝土完好,这种情况,应将沥青面层铣掉,露出水泥混凝土,然后,喷洒乳化沥青,再铺筑沥青混凝土。如果沥青面层下的水泥混凝土也出现破坏,则要先处理水泥混凝土,损害面积小就进行局部处理,损坏面积大,最好重做水泥混凝土铺装,一般情况下,将原水泥混凝土铺装全部凿除至梁顶面,再铺设钢筋网,重新浇注水泥混凝土,洒布乳化沥青粘层油,最后铺筑沥青面层。现在沥青面层厚度多为9cm,分两层摊铺。
1.2 罩面:高速公路路面罩面主要为了消除破损、改善路面的平整度和恢复抗滑性能,以前采用抗滑表层AK-13A或AK-16A型,近几年,随着SMA路面结构技术的日臻成熟,SMA是最为理想的面层结构,一般罩面的厚度宜在4~5cm,一般不得小于4cm。路用沥青最好使用SBS改性沥青。
1.3 翻修:当高速公路路面破损严重,采用罩面的养护方法不能使路面恢复良好使用状态时,或路面承载力严重不足时,则应进行翻修。翻修需重做垫层和基层,重新铺设面层。
2、路面维修施工方法分析
2.1 根据维修设计进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①复核维修路段内的病害情况,测量路面的标高以及施工中需要的基本数据。②对施工中所需的各种材料进行调查试验和技术指标检测,选择符合要求的材料,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③对施工所需要的各种机械、工具进行全面的维修检查,使其性能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机械数量必须充足,重要的机械要有备用设备。
2.2 路面的铣刨:①施工放样。根据路面的损害情况和设计的高程确定铣刨深度,在路面上做好标记,以保证铣刨后具有良好的平整度。②铣刨废料要运出场外,不得随意丢弃污染环境。
2.3 路面基层的施工:①需要重做基层的路段,在铺筑新建部分路面垫层前,应将路槽用12~15t的三轮压路机或使用等效的压路机械碾压3~4遍。如发现表层过干、表层松散应适量洒水,如表层过湿,发生“弹簧现象”应采取翻开晾晒或掺石灰(或水泥)等措施进行处理。并按规定检查路基顶面的标高、宽度、路拱横坡、平整度、压实度以及路基表面的回弹模量等各项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②在进行半刚性基层施工时,路面基层和底基层应采用“宝马”拌和机进行拌和,严禁在拌和层底部留有素土夹层。拌和时配料要准确、均匀,颗粒级配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温度应在5℃以上,混合料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不应超过2小时。碾压应该在混合料处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进行,压路机要使用12t以上的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完成后,应采用洒水车经常洒水进行养生,养生时间应在7天以上,整个养生期间必须始终保持基层或底基层表面潮湿。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
2.4 封层和黏层施工:半刚性基层完成后,应做封层沥青。浇洒封层沥青前,路面应清扫干净,对路缘石及人工构造物应适当防护,以防污染;封层沥青洒布后应不致流淌,渗透入基层一定深度,不得在表面形成油膜;在大风或降雨天不得施工,气温低于10℃时,不宜施工封层。黏层施工时,在浇洒黏层油前,必须将路面上的脏物清理干净,当有黏粘的土块时,应用水刷净,待表面干燥后浇洒;黏层沥青应均匀洒布,浇洒黏层沥青后,严禁除沥青混合料运输车外的其他车辆、行人通行。
3、沥青路面病害的防治和养护维修对策
3.1 开展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快速养护及其施工工艺的研究。为了确保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工作及时、快速、安全、可靠,且尽可能不中断交通或少中断交通,快速养护已经成为高速公路路面养护施工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应不断研究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通过推广应用先进的养护施工工艺,缩短养护施工作业占用车道的时间,减少交通阻塞,实现高速公路营运事业的科学发展。同时,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尽快建立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快速养护管理、养护机械、施工工艺、人员培训、技术交流等方面的信息服务体系。
3.2 加快发展性能先进的沥青路面快速养护机械。我国公路养护机械的发展与国外相比较为滞后,长期以来国产养护机械品种少、规格不全、技术水平较低等问题仍然存在,难以适应国际上路面养护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发展的需要。因此,应加快发展性能先进、机动灵活、系列化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快速养护机械。
3.3 重视适合于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快速养护机械设备配置的研究。高速公路的交通流量大、行驶速度高,其养护与维修工作应及时、快速、安全、可靠,且尽可能减少对交通的影响。公路的快速养护机械装备是保证高速公路服务质量和使用寿命的重要手段。应重视适合于我国高速公路沥青快速养护机械设备配置的研究,实现养护机械的科学合理组合,并有效保证公路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尽可能做到一机多用,采用一个底盘配置多种工作装置,实现一机多用,既可以满足不同作业内容的需要。又提高了养护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
3.4 推广应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快速养护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近年来,由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发展,也带动了新型快速养护机械的研究工作,先后推广应用了沥青路面应地再生机组、稀浆封层机械、小型沥青砼摊铺机、小型铣刨洒布摊铺多功能机、路面喷补设备、多功能养护车等。因此,只有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快速养护机械才能成熟并得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翁梅泽,等.沥青路面养护技术现状及发展[J].中国水运,2007(2).